电影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噪音现象分析*

2014-08-13 10:34王译旻
关键词:噪音

王译旻

(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噪音现象是电影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干扰附加产物,和作品的信息符号本身没有关联。噪音会带来电影作品传播的障碍,从而产生大量的信息误差。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有时会成为噪音产生的原因,因此,消除一些无关紧要的噪音干扰,对于观众正确理解影片的信息内容很有帮助。

一、电影作品传播中噪音的基本概念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五大基本传播要素构成。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于1948年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中五大基本要素的“拉斯韦尔传播过程模式”(图1)。第二年,美国两位信息学家C·香农和W·韦弗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香农—韦弗数学模式”(图2),并首次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噪音在传播学中的定义为“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由于信息在传播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附加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某种程度的衰减或失真,因此一切传播目的以外和讯息本身没有客观联系的干扰附加因素即为传播中的噪音。

电影作为一门以声画影像为载体的视听集成艺术,其传播目的在于电影主创团队能够精准地将影片故事脚本中的信息内容传递给观众,并且得到相应的反馈。而一切传播目的以外和影片信息内容本身没有客观联系的干扰因素即为电影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噪音的存在增加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大量误差并且造成影片的文本符号和意义在解码与反馈过程中的失误,因此,噪音是影响观众客观公正地接受电影作品的重要障碍。

图1 拉斯韦尔传播过程模式Fig.1 Lasswell’s communication pattern

图2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Fig.2 Shannon-Weaver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艺术创作的本身是一种审美具象化的过程。电影作为当代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用其独特的视听语言造型手段,传播与构建大众文化的交流。新媒体时代,计算机三维动画与数字合成影像技术的介入为电影的制作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电影艺术与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交融、渗透,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有了更多、更广的交流平台,观众可以有选择性地在互联网或者电视屏幕上进行点播观看。

但是在电影文化市场越来越繁荣的今天,很多商家和媒介为了赚取票房收入和视频点击率,有意无意地制造各种与电影信息内容无关的干扰附加物,使得电影传播中的噪音现象愈演愈烈。

(一) 国产电影传播中的噪音现象

历史上,国产电影传播中的噪音现象始于对“十七年电影”的批判。这一时期(1949—1966)的很多作品都经历了从备受称赞的“香花”到后来被批判成为“毒草”的过程,并逐渐沦为了政治斗争牺牲品。比如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出品的影片《柳堡的故事》就被认为是“十七年电影”最大的“毒草”之一。

《柳堡的故事》主线歌颂的是新四军战士李进和农家姑娘二妹子之间淳朴的军旅爱情故事,其主题曲《九九艳阳天》曲调悠扬悦耳,直到今天都被当作红色革命歌曲的代表而广为传唱,但在当时却被当成是靡靡之音。影片在当时那个封闭而又严重束缚艺术家个性发展的年代,勇敢地打破了革命电影不能自由表达爱情的主题,故事含蓄饱满而又直抒胸臆,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但由于其中涉及过多的人性关怀而饱受批判,另外,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当时创作的禁区。

由于“十七年电影”后期和文革十年时期长期受到政治宣传教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因此长期处于一种裹足不前的状态,大约有将近四百多部电影被贴上各种标签而失去客观、公正的评价。“十七年电影”时期不乏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但是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这些作品都被贴上了“毒草”的标签,并且以“反面教材”的形式和观众见面,这些“毒草”、“反面教材”就成为了影响观众解码和反馈的最大噪音。

(二) 中国电影在国外传播中的噪音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治原因以及苏联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彻底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陆续引进了一批欧美和其他各国电影。同时,中国本土电影先后经历了三次美学改革,即“伤痕”美学(1978—1981)、纪实美学(1981—1983)和造型美学。这三个时期被当代文艺评论界统称为“新时期电影”(1976—1989)。

伤痕美学时期的电影创作侧重于表现对文革的控诉和反思;而纪实美学时期,欧洲新浪潮电影之父安德烈·巴赞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景深镜头剪辑理论在尘封了近30年后被重新关注,电影界纷纷反对采用“假、大、空”类型的创作表现手法,中国第三、四代导演的很多经典作品都诞生于这一时期,如《小街》、《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边城》等,影响了一代观众的记忆;而造型美学时期,《黄土地》(1984)、《红高粱》(1987)、《一个和八个》(1983)等一批色彩饱满而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片瞬间秒杀了整个影坛,中国第五代导演此时终于圆满完成了电影史上的重要飞跃,《红高粱》、《黄土地》等影片频频摘得国际大奖,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也越来越被西方观众所熟知。但在西方观众眼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给中国电影贴上标签,从而成为影片传播中的最大噪音。

例如张艺谋导演1987年执导的、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中,那片火红的高粱地并非真实地再现抗战时期中国陕北农村的生活,而是来自导演对红色视觉符号意象化的隐喻。影片中,九儿的鲜红色嫁衣、大红花轿、血红色的高粱酒以及漫天的熊熊大火等,都是导演用来歌颂红色的意象化符号,是对男女主人公欲望的刻画以及对原始生命张力的歌颂。但西方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片中红色视觉隐喻的表达,因为红色在多数西方人眼中不仅仅代表生命和热情,有时更加传达出血腥、复仇、危险等负面意义的信息。

二、电影作品传播过程中产生噪音的原因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媒介逐步走向视觉化的生产道路,影片的内在价值思考逐渐被外在的视听震撼元素所代替,越来越多的噪音现象随之产生。噪音使观众容易满足于影片外在的华丽视听元素,而疏于思考影片内在的思想价值,从而导致作品真正的符号意义被观众所搁置。噪音的产生还有政治绑架艺术以及文化环境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 商业利益导致电影作品传播中噪音的产生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其审美情趣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受到票房、宣传等市场机制的影响。产业化的发展势头要求把票房收入作为影片流水线生产的导向,只有满足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票房收益。

因此,很多制片人和导演纷纷放弃了独立而又极具艺术个性的小成本制作,把目光投向类型化的商业大片,巧妙地避开了由于审美个性创新所承担的商业风险和票房不利因素。很多商业大片受好莱坞类型化创作模式的影响,乐于制造虚拟的视听震撼效果以迎合观众的口味需要,这样既可能导致艺术水准的丧失,又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噪音。

一位好莱坞业内人士声称,从电影创意的最初萌芽到某个真实的想法或者清晰的概念,再到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推广,他们所有的动力只有一个——盈利。

好莱坞电影业的确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非常成熟的运营模式,很多华语电影人和投资发行公司也都乐意于模仿好莱坞成熟的运营机制。但是以追逐票房利润为目的的产业竞争模式会消减整个电影产业的艺术价值,因此,过分追求影片的娱乐观赏性,会给电影作品的传播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噪音。

例如,2008年吴宇森导演的大片《赤壁》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但不少观众却喜欢把注意点放在那匹可爱的小马驹“萌萌”身上,很多电视综艺节目都喜欢恶搞“萌萌,站起来!”这句台词,甚至还被一些网站做成了手机彩铃,“萌萌”也因此被贴上了“可爱”、“卖萌”的标签,成为让观众忍俊不禁的笑点。

(二) 语言环境差异导致电影作品传播中噪音的产生

很多好莱坞电影日常对话中常会冒出“Use your noodles!”这句话,一些国内观众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就是美语俚语中“用大脑思考”的意思。随着近年来中西方电影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很多进口大片都实现了国内外院线同步上映,但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导致译制片翻译过程中不必要的噪音的产生。

例如1975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的电影《飞越疯人院》(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中国台湾地区却将其翻译为《飞越杜鹃窝》,令人贻笑大方,因为杜鹃鸟在英语俚语中常被比喻成“一群乱吵乱叫影响他人休息的疯子”,所以“Cuckoo’s Nest”(杜鹃巢)即是疯子窝,也是“精神病院”的意思,中国大陆地区的片名翻译就传神地体现出了影片内容的真谛。再比如,由动作巨星史泰龙主演的系列电影《第一滴血》(FirstBlood)的中文翻译也不够准确,因为“first blood”在英文习语中的涵义为“首战告捷”。

同样,很多国外翻译人员由于不了解汉语的表达习惯,也制造了很多令国人啼笑皆非的噪音。例如2007年由李安导演执导并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色·戒》,其片名翻译(Lust,Caution)就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争议,因为“Lust”在英语习语中有表达强烈肉欲和渴求的涵义,而“Caution”则传达了“小心,谨慎”的意思,即提醒人们小心各种潜在的危险。很多网友抨击片名的英文翻译太露骨,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建议把片名中的“戒”字改译为“Ring”(戒指),因为这样既对应了片名中的“戒”字,又巧妙提醒了观众那枚鸽子蛋钻戒的重要意义。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同片名的英文翻译,认为这样的语义表达很贴近影片主题。

电影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与异国观众良好的交流目的,必须在语言上进行二度创作,原语言文化中一些固有的语言符号会被重新解码而衍生出一些新的价值意义。但是,不同的语言文化有其各自独到的精妙之处,新的语言思维习惯不能完全替代旧的固有表达。

三、电影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噪音防范

(一) 电影的传播需要负责任的把关人

电影艺术应该如何遵循客观美学规律和自身发展特点进行符号、信息的加工,并完成意义的构建与生产;而受众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完成对电影文本的欣赏与接受,并实现其符号意义的传播与生成,成为大众热议的关于电影传播的主要话题。噪音的存在容易造成作品与观众在沟通理解方面的困难,并且会对电影作品的传播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们不能完全消除这些噪音干扰现象,只能尽量采取一些有效策略,来遏制那些传播过程中的不良影响。电影作为备受关注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作品的宣传策略需要负责任的影片把关人,以有效遏制传播过程中不必要的噪音干扰因素。

(二) 积极遏制不良噱头炒作带来的负面效应

当前,国产电影的发展势头还是相当乐观的,但是有时候,方式不当的宣传会影响作品的大众接受程度。例如2012年由陆川导演的作品《王的盛宴》,其实是一部制作精良、艺术水准较高的佳作,但是上映后,却由于不当的宣传策略而被观众所忽视,票房成绩远不如同时期上映的轻松喜剧片《泰囧》。影片发行方在后期宣传中为了提高电影票房,雇佣了不少网络水军,结果被曝光后,给影片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由此可见,不良噱头炒作带来的负面效应会严重影响观众对影片信息价值的判断。过多的外在噱头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电影真正的价值精髓被搁置一边。

四、结语

噪音现象的产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果仅仅用一种方法来生搬硬套地解读,是毫无意义的。噪音也是发生在作品符号和意义解读过程中的伴生现象。噪音容易使观众对作品中某些象征元素符号和内涵精髓意义的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从而造成作品中某些渴望表达的信息内容无法得到准确的传播。因此,剔除不相关的噪音,对于观众正确理解电影文本内容的表达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潘源.影视艺术传播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2] 范志忠,吴鑫丰.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电影[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会军.风格的影像世界:欧美现代电影作者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 珍妮特·瓦斯科.浮华的盛宴——好莱坞电影产业揭秘[M].毕香玲,迟志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 张凤铸,黄式宪,胡智锋.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6] 张凤铸,黄式宪,胡智锋.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 岳淼.影视传播概论与技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8] 宋佳玲,李小丽.影视美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噪音
噪音,总是有噪音!
SOUNDS OF THE CITY
三种有色噪音能助眠
无法逃避的噪音
噪音银行
三种有色噪音能助眠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基于Zadeh推理的故障空调噪音识别
噪音对身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