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日渐肆虐的雾霾引发国人万般感慨。分析雾霾生成以及大面积扩散的深层原因,GDP成了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难辞其咎。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治霾与考核也成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作为衡量一地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GDP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时尤为看重的一个砝码。而在一些地方,则自觉不自觉地将其演化成唯此马首是瞻的政绩“指挥棒”。在畸形政绩观的引导下,相当一些地方为了追求GDP的高增长,不惜以竭泽而渔的方式推进政绩工程,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恶果,也给可持续发展留下诸多隐患。因为考核理念的偏差和考核方法的缺陷,致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层出不穷。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谈到选人用人问题时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此后,他在多个场合重申这一要求。
同年12月,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对于“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盲目举债留下一摊子烂账的”,已离任的也要追责。
有观察人士指出,在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下,随着政绩考核“风向标”的转向,靠做大GDP“一俊遮百丑”的时代将告终结。
既然青睐GDP的政绩考核存在诸多弊端,那么,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该如何建立和完善?在不唯GDP之后,又当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施政者的政绩?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才能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发展观念?坦率地说,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