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荣,黄厚今,司壮丽,亢玲玲
(遵义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遵义 563099)
近年来,营养问题日益备受各界的关注,成为当今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营养不良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1]。为了解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不良相关因素,改善和提高健康水平。我们于2014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黔北地区3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黔北3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专业分层,再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3所高校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98.3%。
1.2 营养问卷 调查问卷参考文献自行设计[2-3],经预调查后修订而成。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生源地、每月生活费用等)、营养饮食行为(蛋类、肉类、奶类等摄入情况)、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吃零食等),调查对象在统一指导语下独自填写问卷,当场收回。
1.3 营养状况评估 采用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4]来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BMI=体重(kg)/身高(m2),身高、体重数据是基于学生自己填写的数据。判定标准: BMI<18.5为营养不良,18.5~23.9为营养良好,≥24为营养过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男生117人(29.8%),女生276人(70.2%),汉族315人(80.2%),少数民族78人(19.8%),农村311人(79.1%),城市82人(20.9%),医学专业139人(35.4%),非医学254人(64.6%),年龄16~26岁,每月饮食(含零食)费用(448.9±233.7)元。
2.2 营养不良与营养良好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显示:营养不良113人(28.8%),女性34.8%、男性14.5%;营养良好280(71.2%),体质指数BMI≥24的仅占6%,归类于营养良好。女生占65.2%、男性85.5%;在性别方面,女性营养不良率高于男性(OR=3.14,P=0.000);年龄方面,≤20岁营养不良率高于>20岁(OR=1.60,P=0.049);年级方面,低年级营养不良率高于高年级(OR=1.59,P=0.045);是否挑食/偏食方面,挑食/偏食营养不良率高于不挑食(OR=1.96,P=0.003)(见表1)。
表1营养不良与营养良好单因素分析模型及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赋值情况营养不良(n=113)例数%营养良好(n=280)例数%2POR性别女性=19634.8 18065.2 16.452 0.000 3.14 男性=21714.5 10085.5 年龄≤20岁=17969.9 16659.3 3.872 0.049 1.60 >20岁=23430.1 11440.7 民族少数民族=11815.9 6021.4 1.531 0.216 1.44 汉族=29584.1 22078.6 年级1-2年级=17566.4 15555.4 4.024 0.045 1.59 3年级=23833.6 12544.6 专业非医学=17364.6 18164.6 0.000 0.994 1.00 医学=24035.4 9935.4 生源地农村=19483.2 21777.5 1.576 0.209 1.44 城市=21916.8 6322.5 是否学过营养相关课程否=17263.7 20372.5 2.956 0.086 0.67 是=24136.3 7727.5 营养认知<6分=18373.5 22279.3 1.577 0.209 0.72 ≥6分=23026.5 5820.7 是否挑食/偏食是=16456.6 11240.0 9.012 0.003 1.96 否=24943.4 16860.0 是否喝酒是=13026.5 10035.7 3.055 0.080 0.65 否=28373.5 18064.3 是否吸烟是=11210.6 3412.1 0.181 0.671 0.86 否=210189.4 24687.9 是否规律吃早餐否=11715.0 5519.6 1.138 0.286 0.72 是=29685.0 22580.4 是否吃零食是=14842.5 11440.7 0.103 0.748 1.08 否=26557.5 16659.3 是否吃夜宵是=12320.4 6523.2 0.379 0.538 0.85 否=29079.6 21576.8 吃鸡蛋的频率一周<7次=110492.0 23784.6 3.832 0.050 2.10 一周=7次=298.0 4315.4 每天摄入肉量<1两=15952.2 13447.9 0.611 0.434 1.19 >1两=25447.8 14652.1 每天摄入水果量<200g=18575.2 22178.9 0.642 0.423 0.81 >200g=22824.8 5921.1 奶类摄入频率一周<7次=19281.4 24487.1 2.129 0.144 0.65 一周=7次=22118.6 3612.9 每月饮食费≤450元=15649.6 11440.7 2.565 0.109 1.43 >450元=25750.4 16659.3
2.3 营养不良相关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与营养良好受性别、年龄、是否挑食/偏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上述影响营养不良与营养良好的各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的是性别、是否挑食/偏食(P<0.05)。参数检验说明,女生与男生营养不良相对危险度是OR=3.14(P=0.000),说明女生营养不良率大约是男生的3.14倍;有挑食/偏食习惯营养不良相对危险度是OR=1.96(P=0.011),说明有挑食/偏食习惯营养不良率大约是无挑食/偏食习惯的1.96倍(见表2)。
表2营养不良多因素回归模型及结果
变量βsxWaldPOR(95%CI)性别(女生 VS 男生)1.077 0.294 13.460 0.000 3.137(1.773,5.552)挑食/偏食习惯(是 VS 否)0.584 0.230 6.418 0.011 1.959(1.259,3.049)constant-1.318 0.486 7.367 0.007 -
大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这与错误的营养态度和行为相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28.8%)高于上海(24.08%)[5]及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中≥18 岁人群(8.5%)[6]及相关报道[7-8]。其中男生为14.5%,女生为34.8%,营养不良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这与李爱玲[9]等的报道一致,每月饮食(含零食)费450元以下的占43.0%,营养不良组中每月饮食费低于营养良好组。这与黔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人均收入偏低及传统的饮食习惯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生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是否挑食/偏食相关,女生营养不良构成比明显高于男生(34.8%>14.5%),原因可能是一些女生为了身材苗条盲目节食,中餐不吃饱,晚餐不吃或以水果代替,引起营养不良;此外,长期挑食/偏食也是引起女生营养不良构成比明显高于男生的重要原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此期学习负担较重,活动量大,其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超过其他成年人。长期饮食中偏素食,以零食代替主食,食物单调,这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主要与不良的饮食行为有关[10]。有研究表明,不良饮食行为短期将直接导致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长期将导致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等营养不良性疾病等[11],应普及宣传营养不良的危害。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营养健康知识的教育。首先建议各高校增加营养相关课程或定期开展营养教育讲座。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挑食偏食对身体的危害。其次,加大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政策扶持力度。为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使他们有能力改善个体的膳食结构。最后,加强对高校餐厅的正规化管理。提高食堂饭菜的营养质量,注意各种食物的营养搭配,采取科学的烹调方式,保证学生每天营养的供给。
[参考文献]
[1] 杨多多,任秀红,苏美华,等.西部地区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分析研究[J].体育教育,2012,2(35):88-89.
[2] 孙锦峰,李星,胡小靖,等.河南某高校大学生营养KAP调查及干预结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766-768.
[3] 范利国.大同大学医学生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 69-70.
[4] 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77.
[5] 彭宁宁,王芝瑛,高根绨.上海市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9,11(9):389-391.
[6] 李立明, 饶克勤, 孔灵芝.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7] 潘子儒,黄万琪.大学生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8):1035-1036.
[8] 姚秋妹,郝丽萍.医科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 19(3): 371-374.
[9] 李爱玲,叶运莉,陈德芬.大学新生体质指数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35(6):1121-1122.
[10] 安维维,余小鸣,张芯,等.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173-1175.
[11] Evans S, McKenzie J, Shannon B, et al. Guidelines for school health programs to promote lifelong healthy eating[J]. Morbid Mortal Weekly Rep,1996,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