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视角下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4-08-12 07:44邱春林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农村

邱春林

摘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之一,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农村生态现代化战略目标是发展的生态化和生态化的发展,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科技支撑是实现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政府主导协同推进是实现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社会组织及群众参与是实现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基础环节。

关键词:农村;生态现代化;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3-0108-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不可谓不艰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面临愈来愈多的困难,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就称不上完成,而农村生态现代化无疑就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生态现代化战略意义

(一)生态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几代人不懈的追求,从太平天国农民的追求,到地主阶级洋务派求富求强的努力,再到维新派的维新变法以求自强,直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都在追求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但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1]35年的改革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台阶,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前列。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人民生活水平也在发展中不断提高。

然而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加。现代化研究专家罗荣渠从历史进程论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2]也就是说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政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制度的发展、生态的发展等方方面面。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基础”[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趋尖锐, 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面对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困境。我们在思考,我们的在为谁发展?我们的发展终极目标在哪?无疑,我们认识到人是我们发展的终极目的。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氛围中,人才会感到幸福,人民工作起来才有效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能真正和谐,从而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如果生态环境破坏了,即使获得了所谓的GDP增长,那也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不是真正地发展,最后的结果是一笔得不偿失的发展。正如美国学者卡逊《寂静的春天》描述了美国中部的一个美丽的城镇变成“到处是死神的幽灵”,“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营田野、树林和沼地。” 什么原因呢?引发人们深思,作者指出“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愈来愈受到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人民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大自然已不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人类去善待它,维护它,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可见农村生态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农村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最初产生于欧洲,早在上个世纪80 年代的西欧, 其工业的现代化和环境矛盾突出,愈来愈引起人民的关注,特别是德国、荷兰和英国。在西方生态思潮的推动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的工业社会转型,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此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德国社会学家胡伯,早在80年代初,针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就提出要通过超工业化来最终解决环境的问题。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也只有通过超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得以解决,基于此,他认为在生态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客观上来说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总体来说,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将“生态化”与现代化并不必然是对立,是可以现代化并行不悖的,因此,它主张要摒弃传统现代化理论片面追求工业化、城市化等不合理因素,对西方工业社会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实现经济社会体制、科学技术政策和思想意识形态等的生态化转向,使人类社会实现从传统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的革命性变革。这一理论已经提出,得到了西方国家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机构广泛接受,成为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转型的指导思想。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德国、荷兰以及北欧国家积极倡导并推进经济的生态化,在政府的干预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实现了人与自然和经济和谐发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中国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显著成绩,经济连续保持快速增长,“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奇迹。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5]但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原来蔚蓝的天空已被雾霾所覆盖,原来洁净的水源被不宜饮用水所替代,原来的放心奶被三聚氰胺污染等等。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钢铁、氧化铝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12年,煤炭消费总量近25亿吨标准煤,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10大流域中劣V类水质比例占10.2%。如此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江泽民认为“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6]。对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7]

很显然如果继续沿袭几十年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目标任务将遥不可及。因为人是自然的人,人是环境的人,没有优美的环境,单纯的GDP数字能代表什么呢?它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那样的发展,将失去发展的根本意义。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将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终化为泡影。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难道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答案是否定,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调整结构,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为指标。

二、农村生态现代化战略目标和重点

(一)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推进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战略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一方面要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同时一定要注意的就是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没有生产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将难以提高,没有环境的保护,同样农民生活难以有质的提高。通过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最终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生态现代化是当前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生态现代化面临着严重的考验。目前中国农业化肥密度指标、农村卫生设施普及率等指标超过主要发达国家的2倍,而“中国农牧业造成的生态退化也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据统计,“2004年,中国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中国生态现代化指数为42分,排世界118个国家的第100位。”[9]由此可见农村生态现代化的紧迫性。基于此,是在明确了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发展的生态化和生态化的发展基础上,要切实转变当前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厘清当前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就是要农村生态经济的转型、农民生态意识的树立为切入点,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为载体,推动农村发展的生态化、绿色化,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完成现代化由粗放式、资源依赖型到内涵式生态型的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型到主动适应型的战略转变。

首先,实现农村生态经济的转型。生态经济是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出发点、追求生态效益、保障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要实现农村生态经济转型首先要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农村短缺资源,在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综合开发农村资源,努力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破坏的影响,特别是数目众多的乡镇企业,在一段时期内曾经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为此就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乡镇企业的生态转型,实现使经济成本降低,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其次,要更加注重保护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坚决摒弃浪费资源或者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念,把生态资源的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以便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和农村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此外,发展包括绿色有机农业在内的各类产业,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显著增强。

其次,实现农民生态意识的转型。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是和谐的,但我们也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也不再是天蓝水清,城市污染向农村污染的转移趋势在一些地方尤其显著,导致农村大片污染、农作物受到损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农村的生态消费观念还没形成,生态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农村发展生态经济首先还要从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入手。

三、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一)科技与创新战略是实现农村生态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尤其是农业支撑科技技术能力不强,表现在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普及率较低,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低。在我国推动农村生态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科技的支撑,生态经济本身就强调用科技来改善农业、农村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为此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为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马克思很早就指出了“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那么旧的机器、工具、器械等等就会被效率更高的、从功效来说更便宜的机器、工具和器械等等所代替”[10]。实际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现代科技革命,尤其实现现代工业发展的情况下,邓小平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

推动农村生态现代化需要科技的支撑,但是现实中,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科技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异化”现象同样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切。从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标准逐渐异化为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性已远超其生态化。正因如此,在推动中国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尽快实现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转型,也就是要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性,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我国农村生态现代化服务,为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建设服务。围绕生态经济建设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建设的驱动作用,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我国生态经济建设服务。发展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突破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同样,科技创新也必须面向生态经济建设,提高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才能最终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二)政府主导协同推进战略是实现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首先,政府要加大农村生态现代化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为此,既要加大对地方财政转移与支付力度,加大对生态科技研发与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转型支持力度。稳步推进高新技术向农业、农村全面的倾斜,切实对农村生态现代化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

其次,构建实施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既包括对西部落后的地区的生态补偿,也包括对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的生态补偿,从而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进程。如西部水源地生态补偿、农村节能补偿等。

再次,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政府为主导不断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以规范保障生态经济。无论是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还是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最终的保障应该是法律。很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调整经济,只能用法律规范来促进规范生态经济的发展。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农村发展生态经济,必然会遇到许多传统和固有的经济利益需要重新调整,这些也必须用法律规范和推进生态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在生态经济中的权利。习近平在讲话中也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2]

(三)社会组织及群众参与战略是实现农村生态现代化的基础

政府参与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仅仅以一个方面,而农民则是农村生态现代化的主力军,没有农民的参与,农村就不可能实现生态现代化;而广大社会组织也会推动农村生态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政府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农村生态现代化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生态现代化,还包括农村制度的生态现代化、农民消费的生态现代化、农民思想观念的生态现代化等诸多方面。

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水平从根本上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通过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来改变农民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进而达到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的目的。只有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农民们才会在平时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的变化和保持生态平衡,并且反对任何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行为以维护环境的良性发展。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只有让农民都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他们自己,只有让农民都能增强生态环保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农村的生态环保工作才可以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非政府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在于它在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进程中对提高农民生态意识、习惯等方面更具有其灵活性,在政府组织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之一,推进农村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只有实现农村经济、管理、文化等综合因素的生态现代化,才能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农村生态现代化之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4]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

[5]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N].人民日报,2013-11-06.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4.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DB/OL].新华网,2012-11-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11.

[9]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7(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2]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DB/OL].新华网,2013-5-25.

责任编辑:王敏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