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凤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48-02
精彩、巧妙的课堂导语往往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产生引人入胜、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精心设计导语,是教师教学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实力的具体体现。然而,导语设计无固定的模式,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来设计导语呢?
一、设疑启思法
教师在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欲望,积极思考问题。如教学《称象》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疑导入的:“老师这儿有一个疑难问题,谁能帮忙解决一下?古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可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臣们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有的人建议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来称,这种办法肯定不行。你们说这事难不难办呀?当时有个6岁的孩子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聪明的孩子是谁?他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让我们一起到《称象》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这样抓住课文重点巧设疑问,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和好奇,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故事激趣法
课堂上以故事作为导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浓厚,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课堂,轻松地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五彩池》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四川松潘旅游胜地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一上课,我以五彩池的传奇故事导入新课,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小时侯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的,我却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个神奇瑰丽的五彩池呢?其实,这个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它就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借此唤起学生对“五彩池”的神往,激发了学生急切了解的欲望。
三、情境渲染法
情境渲染法强调“导”激“情”,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挖掘。教师常常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视频、音乐等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一进课堂,我就用深沉、悲哀的语调说:“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76年1月8日,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与我们永别了。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首都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的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这段深情的导入,很快就把学生带入那催人泪下的情境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凝重的声音中感受“人民爱总理,人民想总理,人民悼总理”的深切感情,使学生与老师与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这样,以“情”促学,以“情”促教,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游戏拓展法
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接受新知识。如在教学《团结力量大》时,我出示了一把筷子,先请一位同学上台折一根筷子,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折一把筷子,看出现什么结果?同学们兴致颇浓,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断了,但无论另一位同学怎样使劲,甚至请台下同学帮忙,那一把筷子仍旧完好无损。这时教师说道:“为什么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一把筷子却不易折断?”有学生很快答道:“团结力量大。”随即,教师因势利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团结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起来了。
五、扣题质疑法
在许多情况下,我在揭题板书之后,总要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在向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激发其兴趣,启迪其心智,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我紧紧扣住课题的“飞”字,引导学生质疑,红军夺桥为什么要用“飞”?从课文中找出“飞”的原因:“时间只剩下二十多小时”“还有一百二十公里”,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天黑、下雨、路滑,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一下子扣住了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抓住本质,积极探索,点燃学生那把渴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求知之火,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随机应变地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语,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只要做到以“情”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就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让他们以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芒。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