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雅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42-02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学生,面临着今后更大的升学压力。在农村,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学困生,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分析出他们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动力源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去激发他们在一个健康的心理条件下的学习动机。
一、各项统计结果和具体分析
1.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考试的态度
一部分学生能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这部分占40%;可是也有很大的比例(38%)的学生面临考试时感觉自己非常的紧张;部分学生对待学习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动机还不是很明确。这也是当前学困生中存在的大问题。由于现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评价往往还是用分数去衡量,所以部分学生听到考试如临大敌,感觉很紧张。
2.其他同学对自我价值衡量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自我的衡量,而他人也会有一个衡量标准。许多学生会非常在乎别的同学对自身的看法,很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别人的看法非常重要,这部分占35%;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般,占30%;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占21%。所以对于部分学生,如果能适当的表扬,也会激发他学习的动机。对于那部分无所谓的学生,往往是对自我价值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
3.对待有难度的题目时的学习态度
本次调查还特意设置了几道对待学习态度的题目,从这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40%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去对待学习,当遇见比较难的任务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占20%)能够执着的相信自己能够完成;部分学生消极的对待,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对待不懂或不理解的问题时的态度
当学生碰到自己不懂或不是很懂的题目时,大部分的学生往往是和同学先进行讨论,这部分占41%;还有部分的学生采取自己动手,占34%;当然部分的学生还是依靠老师,自己往往不经过思考就找老师。
5.对待老师布置的练习的态度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老师布置下来的练习,因为只有温故而知新。练习是对课堂上知识的温习和巩固,同时也能为下步学习打好基础。而调查中56%学生能够认真的去对待,也有23%的学生只是偶尔做。还有部分的学生采取的是选择自己不是很会做的思考题。
6.对待课堂上需解决的难题的态度
学生对难题都抱有尝试和参与的良好心态,对了解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尤有热情。有部分学生学习并不是主动为自己而学,以为学习是应该履行的义务,对学习不具有主观主动性,更多的以为学习是老师或家长分派的任务,因而把解决难题当作应该做的事情。
7.对于其他同学厌学的成因的自我看法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往往每个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不同,有部分学生往往厌倦学习。这次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太枯燥、负担重;每天又要完成作业,认为学习没劲,占42%;还有一部分认为是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占27%。
8.对于学习成绩下降的影响因素
由于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遇上波折的经历。有些学生会从自我的角度去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还有部分会把这归结为外部的因素,如家庭的关心、社会的动荡等等。从这次的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够正确地分析自我因素,认为是自己的学习努力不够,占42%;还有一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是家庭父母关心不够或是老师上课兴趣不够。
9.对于感兴趣的科目的影响因素
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形势,所以有相当部分学生受这种因素的影响,把学习的目标瞄准了今后。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中学所谓主要的科目上,如语文、数学、英语。所以他们感兴趣的科目往往就集中在这部分,这完全是受考大学和今后就业形势的影响。当然还有部分的学生认为只有老师上课比较生动,才使自己对这些科目感兴趣。
10.对于上学目的的调查
从这次的调查结果分析数据可以看出,部分的学生认为来上学是为了学习本领、获取新的知识,占36%;还有一大部分认为是为了将来能够找好工作,占30%。这也代表了现在的主流,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今后自身的发展。
二、总结
激发学困生成就动机,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两个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提高学生自我有效感,二是采取竞争方式。
自我有效感的强弱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学习结果紧密相联。学习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较强的自我有效感,较强的自我有效感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证实和加强最初的自我有效感;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容易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即使努力学习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因此便有可能形成较弱的自我有效感。
竞争包括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同龄人的竞争。同学之间的竞争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对学生的自尊、荣誉构成威胁,因此是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也不能过滥地使用这一手段,因为同学之间的竞争是以人际比较为前提,带来的压力较大,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会直接挫伤其学习情绪和动机。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