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合理利用及绩效管理

2014-08-12 00:24邱春梅
中国经贸 2014年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资金

邱春梅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并逐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管理处于备受瞩目的转型时期。本文分析了合理利用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意义及对其进行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1.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概念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资产的重要手段。主要指事业单位根据自身预算管理的目标,采用预算编制、内部控制以及业绩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从而保障财政部门拨划资金资金高效、安全地运用于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貫穿于整个事业单位运转预算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之中。同时也是财务机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工具。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财政预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合理利用及绩效管理,不但有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深化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编制相关财政预算,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与指导意义。还可以提升事业单位配置财政资金的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综合财政管理机制的改革,根本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二、合理利用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意义及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合理利用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意义

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资金等。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预算资金合理利用的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可以巩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二是可以改善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率。事业单位科学的预算编制不但可以优化财政拨款结构,还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能够实现事业单位资金的优化配置。国家的财政支出能力有限,事业单位通过预算管理,合理安排有限的财政资金。这样就能使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譬如,新疆新源县,通过核实各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的情况,并建立专门的档案,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不合规的购买行为。

2.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是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的需要。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在选择考评对象和考评方法等方面中的标准不一,因而难以依据考评的结果给单位分配预算资金,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积极性。因此,科学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是相辅相成的。其次,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无论是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还是绩效考评成果的应用,都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从整体上强化“一盘棋”观念,提升管理水平。再次,可以强化预算管理控制水平。预算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年度资金使用量,因此事业单位都会尽最大努力争取到更多的预算增量。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事业单位只关注预算的资金分配环节,而忽视了对资金的合理调配,降低了预算支出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对预算支出的管控也较为松散,缺乏长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必要的预算激励和问责措施,预算支出管控效果不理想。

三、合理利用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措施

1.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识

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切实提升单位使用资金的效益,是事业单位完善自我控制的有效途径,它的开展对企业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都应该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对预算管理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以身作则,通过预算管理提倡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理念,打造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性工程,整体上促进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其次,事业单位管理者还应意识到预算管理并非只有财务部门参与,而是需要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协调才能完成的工作。最后,单位管理者还需要为预算编制预留充足的时间,严格把关预算编制的质量,尽可能做到早动手,制定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预算计划。

2.注重编制预算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确定定量指标。编制预算之前,事业单位应通过反复的分析论证,在部门预算整体框架下,综合考虑日常业务与特殊事项,遵循“保证重点、统筹分配”的原则,制定出切合实际,经济适用的预算定量指标。

(2)大力推行“零基预算”。这样的预算编制方法不以历史数据为基准,而是实际地考虑了事业单位的业务需求,使预算编制更加有可靠性。当然,相应地也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需要满足日常需要,确保单位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转,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项目的重要程度各个部门的差异需求,根据单位整体财务状况来统一安排项目支出。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编制制度,对于部门申报的项目预算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全面的分析,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适当性,

3.加大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与考核力度

预算支出监督需要做到事前分析、调研控制、时候反馈等多个环节。具体来说,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对预算支出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然后对抽查情况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形成合理判断,保证预算支出的可控性。财务部门应该着重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力争参与到资金从筹集到使用的全过程中去,提高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减少问题出现的频率,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同时,结合实际业务的完成情况与预算指标的比对,综合考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分析偏差,兑现奖惩。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效能监察过程中也要考虑预算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增强预算透明度。

4.加强特殊性质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动态预算管理

一般情况下,企业化经营、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其他资金收入、经营性资金收入来源的比重较大。由于这类资金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对应着其业务开展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控制这部分预算及支出是特殊性质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重点。从实践来看,以动态的方式进行预算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成本费用的增加与收入的上升进行整体考虑,以合理的方式与上级主管部门、财政(财务)部门进行及时沟通协调,做好预算调整的相关工作,并及时上报。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也对特殊性质的事业单位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四、构建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考评体系

1.考虑预算资金绩效评价在单位及人事考核中的作用

(1)建立健全管理预算约束机制。及时观察各项目的实施效果,取消实施效果差的项目,或者相应减少单位资金的分配数额。优化部门的预算支出方向与结构。

(2)建立财务整改机制。以财务部门为牵头单位,结合年度、专项考核,进行问题分析、整改。

(3)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公开发布制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位内部公开、媒体公布等方式,发动群众监督,引起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督的兴趣,从而提高单位的预算支出透明度。

2.加强思想重视,强化责任主体

(1)从思想上提高重视,并将无形的观念转化成切实有效的行动。事业单位领导应在平时的工作中反复提倡绩效考评,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它、接受它。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是事业单位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财务部门是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与牵头单位,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资金统筹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事业单位首先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基础会计建设,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在部位内部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使预算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预算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采用“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逐步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指标评价体系。

(1)考评主要对象的确定。应从事业单位的业务、项目着手,综合评价其完成的重点工作及资金使用情况,实现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判断预算完成的实际效果,制定出定量的权重指标。考评对象可以是事业单位整体,也可以单位内部的部门单元。

(2)绩效考评指标的原则。与企业预算管理模式不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不能单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衡量,而必须综合考虑资金支出的社会效益作出评价。从管理的角度而言,预算考核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兼顾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如经营性事业单位,则设置定量指标可以多一些。

(3)研制具有共性的考評指标。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考评指标时要考虑不同事业单位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对同级事业单位、不同的级别但同一属性的事业单位而言,要研判具有共性的考评指标,以便进行横向比较。对于不同级别、或者同一级别但属性差别较大的事业单位而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单位的“个性”,尽量在指标设置上考虑权重的一致性,使考核比较科学、客观、可比。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构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2] 臧超.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商业经济,2013(08)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