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萨出发 西藏三大圣湖之纳木错

2014-08-12 20:35
旅游 2014年5期
关键词:纳木错海拔拉萨

西藏旅游与别处不同,无论去哪里游玩,拉萨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或者说,拉萨是必不可少的西藏旅游中转站。深度游也好,观光游也罢,从拉萨出发的三条传统黄金旅游线路,是国内外游客初次来西藏的必然选择。

第一条线路:拉萨-纳木错一日游。纳木错景区属拉萨市当雄县管辖。往返车程约500公里,沿青藏线过堆龙德庆县向西北,途经羊八井温泉、念青唐古拉山脉、1990年北京亚运会火炬点火点、当雄赛马场、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到达海拔4700米的圣湖纳木错。此线路与青藏铁路重合,公路与铁路蜿蜒穿插,高山草原、草甸一望无际,牦牛群如洒落人间的黑珍珠遍布四野,河水奔流不息,鹰隼展翅翱翔,一路恍若奔行在地球之巅,故有“天路”之称。

第二条线路:拉萨-林芝2-3日游。往返车程约1000-1200公里,途经尼洋河、巴松错、鲁朗林海、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风景名胜区。林芝号称“西藏的小江南”,传说中“人间最后的秘境”——墨脱县就位于这里,在西藏平均海拔低于3000米,基本没有高原反应,川藏公路318国道沿途树木葱茏、森林密布,风景宜人,盛产各类水果,是松茸、手掌参、人参果等藏地特产的天然基地。

第三条线路:拉萨-日喀则2日游。往返约700公里,一路向西南,途经山南的羊卓雍错,过卡若拉冰川,进入日喀则境内的江孜古堡,游览白居寺,到达海拔3900米的日喀则。一路风光与川藏线温婉的秀美江南和青藏线粗犷的藏北草原又有天壤之别,海拔渐高,却是藏地的农业区,黄黄的高原低矮油菜田、日喀则红土豆(小土豆)、青稞遍布旷野,若不是周遭高山耸峙,雪山环抱,恍若到了中原大地。第二天看过扎什伦布寺,沿正在修建的拉(萨)日(喀则)铁路,过尼木、曲水,返回拉萨。如果还有2天时间,一般驴友和背包客还要继续向南,到达海拔5500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大本营,一瞻珠峰雄姿,运气好的还可以看到珠峰旗云。

此外,还有一条更为艰辛的旅程。从拉萨出发,沿318国道一路向西,就是传说中的古格王朝所在地——秘境阿里,往返时间大约15-20天。阿里是后藏的隐秘之地。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藏传佛教、印度教、原始苯教以及古耆那教的共同朝圣中心——神山冈仁波齐,藏地三大圣湖之玛旁雍错,旷古奇观札达土林使无数世人魂牵梦萦,一般海拔都在4300米以上,虽说近几年自驾和背包客渐多,但一年几万人次的游客数量与其他熙来攘往的旅游目的地相比,这里仍然是地球上最神秘的人间净土。

从拉萨出发,开始一段与心灵相约的旅程,是无数人的梦想吧?在这条通向人间天堂的路上,沿途到处是震撼心灵的旖旎风光,那些缀在雪域之巅的宝石——雪山、冰川、河流、寺庙和大大小小的神圣湖泊。

西藏三大圣湖之纳木错

到拉萨不去纳木错,就如到北京不去长城一样,算不得资深游客的。

纳木错,与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位于拉萨当雄县与那曲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海拔4700米,是我国除青海湖之外的第二大咸水湖,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错”,藏语,湖的意思。纳木错,蒙古语称“腾格里海”,均为“天湖”之意。一说其高,可与天齐;一说其蓝,宛若天穹。3年前的7月,以游客身份初访纳木错,至今念念不忘。纳木错之美,如梦似幻,无以言表,或繁花遍野,或疏星朗月,或孤鹜与落霞齐飞,或娇羞若新娘待嫁。湖水之幽蓝,似揉藻泻玉,挂墨衔翠,动静咸宜,沁人心脾,映衬着康巴汉子——终年不化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可以使人一时忘却了呼吸,说不出话来。

这次进藏半年有余,不想第一次与纳木错相约,却是无意在藏历新年期间,一头撞见了纳木错的大美初春。出发时还麻麻亮,天气一般,这一般自然非北京可比,只是云量略略多一些而已。小块的蓝天清澈透亮。阳光依然热烈,初始的光线斜斜射在拉萨西郊的山峰上,耀眼的雪山散发出橘色的光芒,不时有鹰、隼或鹞在天空划过,拉萨河的黄鸭、斑头雁已经早起了,三五成群兀自热闹着,并不理会河边的行人和路上的车辆。

拉萨到当雄162公里,路上共有3个警务检查站,主要有两个职责:测速和安检。拉萨还不具备全程测速的条件,为了限速行驶保证车辆安全,实行两头卡时间的政策。出发时在堆龙德庆县羊达乡领全程测速单,第一站到马乡检查站,28公里,最低限时30分钟;第二站到羊八井检查站,30公里,最低限时35分钟;第三站到当雄检查站,75公里,最低限时1小时7分钟。友情提醒自驾驴友,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限速行驶,否则为这个瘦钱包,还是有点肝颤的。

行驶在伸手可触的天路上,西侧是近在咫尺的念青唐古拉山脉,道路两边是枯黄中泛着鹅黄的高山草原和星星点点的牦牛群,临近惊蛰,高原也变得蠢蠢欲动起来,大地仿佛闻得到春的气息。过当雄赛马场不远,纳木错景区大门就到了,不过这里距离湖区还有60公里。

一路同行的,还有来自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的援藏大夫们,其实我们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为藏历新年期间坚守岗位的纳木错景区干部职工义诊。下车直奔几个办公室按科室组成的临时小诊所,大夫们顾不上歇息就披挂上阵为大家做高原体检和有关病情的初步诊断,诊所内一时倒也排起了不长的队伍。极为巧合的是,拉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北京援藏指挥部副指挥洪家志带领当雄县的同志也来景区慰问,我们一行反倒成为被慰问的对象。新年期间,在海拔将近4500米这样艰苦的地方相遇,一群人自然是笑声一片,格外激动。

纳木错景区归拉萨市布达拉文化旅游集团管理,正值淡季,景区大门约有20位员工,在湖边游客服务中心还有近10位员工等待着我们。为了不给景区增加麻烦,1个小时后,喝上几口热水,在车上啃几口自带的干粮,我们又踏上了去往湖区的征程。

进入景区,山路盘旋,海拔逐渐升高,四围全是皑皑白雪,远处是茫茫高原,阳光在湛蓝的天空下跳跃,闪耀着金属般的光芒。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是一片开阔的山间台地,三面环山,唯西面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纳木错草原,翠蓝色的湖水呈带状在天际略施粉黛,露出怯怯的一抹。山风很硬,下车时不自觉收紧衣服。大部分人初次来到纳木错,开心地在这里跑来跑去拍照留念。一盅茶的功夫,大家脸上都“挂了彩”,灿灿的高原红调皮地顺墨镜乱窜,无论男女都显得“神采奕奕”。

歇息片刻,继续向湖边进发。山路两边最深处是一人见深的积雪,明显可见铲雪车工作的痕迹,穿过两个观景平台,游客服务中心就到了。远远的有两位工作人员站在马路边翘首等待,小伙子都是20出头的年纪,略显羞涩的笑容浮现在他们憨厚朴实的脸上,黑黑的高原红更显牙齿的清澈洁白。来不及寒暄,直奔驻地。这里无法用“条件艰苦”来形容,四处漏风和破败的临时建筑被这帮小伙子、小姑娘收拾得很是温暖,室内的火炉烧得正旺,录音机播放着嘹亮的藏族歌曲,与室外的寒冷俨然是两重天气。他们并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却不停地向火炉里倒牦牛粪,仿佛一停下来,手脚就无处可放。大夫们自然又是一通忙碌。

检查完毕,与大家依依作别,我们这才出来到湖边漫步。刚才还是多云的阴郁天气,这会仿佛为了迎接我们,云开日出,彩虹飞挂。两块高大的石山伫立在岸边,山上到处是缠绕的彩色经幡,在风中飞舞。两块山石并排挤在一起,像两只并拢的手掌,这就是传说中的合掌石。合掌石,也称父母石,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错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传说此掌为藏传佛教莲花生大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纳木错是藏传佛教著名的圣地,每年都有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各地的佛教徒到此转经朝拜。藏地有“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的习俗,所以每逢藏历羊年,朝圣盛况更是空前。纳木错呈方形,横跨拉萨、那曲两个地市,环湖一周300公里,转湖之虔诚,非常人可度。

湖面冰雪封冻,据湖岸不远处,蔚蓝色巨大的冰块晶莹剔透,堆积在一起,如乱云飞渡,恣意汪洋。远处则是一片冰雪世界,像凝固的童话,显得那么不真实。念青唐古拉雪山在蓝天白云下衣袂飘飘,气度非凡,嵯峨有致。那冰、那雪;那山、那湖;那蓝天、那白云,湖天一色,仿佛挥鞭指处跃马纵横、气吞万里。

这片湖区位于纳木错最大的半岛——扎西半岛上面。拉萨雪顿节期间,这里是纳木错国际徒步大会的主赛场,环半岛一周约20公里,高原徒步4个小时,相当考验参赛者的毅力,是挑战自我的好地方。半岛西侧是嶙峋的石山,在阳光照射下,壁立万仞,直插云天。毕竟是春天了,拉萨城里的桃花已经迎风怒放,艳阳之下,厚厚的冰层深处不时传来隆隆的“鼓声”。据说,纳木错封冻与解冻均在一夕之间,无法想象,解冻之时,该是怎样的一副马卷狂沙,鼙鼓动地的撼人景象?

在旅游旺季,湖边会有藏族老乡牵白牦牛与游客合影,棕头鸥在湖天嬉戏,湖面翠波粼粼,仪态万千,又是一番不同。

归程在即,湖岸渐行渐远,扎西半岛隐隐如一只护法神龟,浮游在天地之间。

猜你喜欢
纳木错海拔拉萨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纳木错
圣湖禅境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孩子的潜力无限,这样的“狼爸”可以多一些
纳木错湖的蓝色魅力
拉萨土豪
诺米亚暗影之病毒危机(大结局)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