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衡
(210013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508室)
据《现代快报》载,2013年9月8日,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上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内容,取缔社会上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从而引发众多网友热议。笔者仅就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国被称为天朝大邦,礼仪之国,受各国礼敬,实赖国学之功;那种忧国爱民、舍生取义、舍己助人等博大胸襟的培养,亦国学之力也。”(国学网·《国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小探》)以致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的出现,与国学也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源头,是其蓬勃发展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和催化剂。然而,从1919年至“文革”阶段,国学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1919年受白话文运动的冲击,她在人们心目中已不再占有重要位置,解放后极左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十年“文革”的疯狂扫荡,国学几近灭绝。“文革”结束,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整个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嗜财如命的丑闻层出不穷。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复兴国学,唤醒沉睡的国民!
回顾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国学的复兴走过的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数年前一位专家把当时国学热现象的出现说成“不过是一场艳遇而已”。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有识之士的努力,国学作用日渐明显,至今已受到百姓普遍的热爱和政府的认可!
国学复兴的大潮正以不可遏止的态势向前发展,而其中一个支流——楹联文化,则乘势崛起。自1984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楹联学会以来,迄今国家级会员已发展到万余人,全国省市县乡级会员加起来,约有二三十万人,楹联之市、之县、之乡、之家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各种活动频繁,楹联书籍琳琅满目,蔚为壮观。
楹联从形式到内容都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她是国学这个母体孕育出来的婴儿。她讲究音韵和谐、词性和结构的对仗,形式整齐,端庄秀美,她充分利用汉字表达形音义的特点,母语各种功能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她集文学性、社会性、实用性于一体,处处彰显着国学的无穷魅力:她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无法媲美的。她是用来继承传统、唤醒民魂、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利器。
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历史和割断历史。继承传统、服务现实、着眼未来,站在历史的潮头,每个楹联家都要勇敢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楹联家的任务就是挖掘整理、溯源探流,传承绝学,将之发扬光大;从楹联的实用角度讲,楹联家的任务就是用它来唤醒民众,响应党中央文化强国的号召,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而作出贡献。
新时期为楹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每个联人都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展望前景,无限光明。愿大家并肩携手,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