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从嘉陵江流域的角度,分析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微观运行机制与宏观运行机制,提出促进嘉陵江流域经济健康发展应采取的必要措施。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嘉陵江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把握经济运行规律,选择适合该区域经济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环境,促进流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流域经济;经济运行机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旅游业
1 四川省嘉陵江流域文化经济概况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流经甘肃、陕西、四川三省及重庆市。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以上为上游,昭化至合川为中游,合川以下至重庆朝天门为下游,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嘉陵江全长约1120千米,沿江22个县级城镇。
嘉陵江流经四川省诸多县市,嘉陵江流域经济是川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源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该区域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农业为主,总体经济实力薄弱。
2 流域经济的运行机制
纵观世界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它有没有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流域经济是以自然河流为基础,以流域内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20世纪4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成功开发使得流域经济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其相关研究已成为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热点问题。国内流域经济研究主要侧重于流域经济的发展、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和流域开发与治理三方面。而从区域经济一般运行机制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区域经济微观运行机制,二是区域经济宏观运行机制。流域经济也正是在这两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和运行的。
2.1 流域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
流域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即流域经济运行的市场配置机制,主要由利益机制、竞争机制、技术进步机制等构成。
2.1.1 利益机制
流域经济的开发给流域的各级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以目前取得巨大成功的长江流域经济区为例,长江流域各种资源优势的开发为长江沿岸各省市带来了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这些省市的经济发展。已经建成的三峡工程是世界级的环境保护工程,三峡水库建成后在大坝上下游附近发展起来了诸多经济项目,形成了三峡产业集群;二滩电站利用长江上游进行水力发电,为华东、华中、华南、重庆等地区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廉价电源。虽然,对水电的大力开发在某些方面为流域居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过度的水电开发同样也引发了不容忽视的自然灾害。就目前的流域经济开发来说,更多的是关注水电等硬开发的利益,而缺少软文化开发的利益机制,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保护环境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发展流域经济时,我们应该将发展重点放在生态型文化产业的开发上,二滩森林公园被开发为休闲度假疗养胜地,促进了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成功开发流域软文化的一个例子。
流域上下游各地区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比如:水资源利用的利益冲突、土地等资源利用不合理不协调、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等等。
在发展嘉陵江流域经济时,若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使利益机制的作用得到良性发挥,首先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以及相应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顺利解决环境治理、土地使用等问题;其次,也要把握“整体发展,各地互补”的原则,保持保证嘉陵江流域整体利益;摒弃长江黄河流域重点开发大中型水电站、过度利用水资源的发展模式,将发展重点立足于建立生态型文化产业上。力求让区域经济利益机制运行顺利,使资源得到优化控制,并且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1.2 竞争机制
无论是对于流域经济内部还是流域经济之间,都存在产业结构上的激烈竞争,这样的竞争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但是也有可能导致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进而影响到合理的流域产业布局。类似的资源条件很容易造成区域间主要发展行业的相似性,这样势必会导致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从原材料到劳动力资源再到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将会不断上演。
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微观竞争机制的良性作用,就应该将流域经济带作为整体来进行统一的规划,也就是说应该充分考虑嘉陵江流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包括地理、水文、气候以及嘉陵江流域城镇经济社会需求、人口,流域历史文化演化特点等方面问题。故而,可以建立跨区域的协调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流域经济带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以减少各地区之间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减少区域间的经济摩擦,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协调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协调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建立相互补充的产业文化体系,实现嘉陵江流域产业分工的合理化、旅游文化产业独具特设,促进流域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2.1.3 技术进步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步升级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在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当下,技术进步机制不仅在流域的电站自动化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流域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在长江、黄河流域修建的各大中型水电站基本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独立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集中监视与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提高了水电企业的效率,同时也为水电站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奠定了基础。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在综合研究嘉陵江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对水资源环境进行分析,这不仅能对区域水资源的保护起到极大的作用,还能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endprint
2.2 流域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
流域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主要有法律机制、规划机制、组织制度创新机制、协调机制等等。下面就以规划机制、协调机制以及组织制度创新机制为例,简要阐述宏观运行机制对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2.1 规划机制
规划机制就是对资源的规划配置,是通过规划指标以及各种手段,从而在生产和需求之间建立内在的经济联系,是以能够反映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
流域经济的规划手段是实现流域经济规划机制的主要措施。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流域经济总量增长与平衡问题、流域空间组织问题是流域经济规划机制应该考虑的三个主要问题,也是流域经济规划手段的基本内容,缺一不可。
要促进嘉陵江流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应该针对嘉陵江流域进行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分析实际情况、预测未来目标、编制战略部署等,找出流域经济运行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对其长期的发展做出战略性的规划。
在对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做出整体规划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流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与平衡的问题。即是,流域经济系统在规划制定发展战略期内经济总量扩张的基础上,也要规划调节流域内部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彼此适应与均等发展。要很好地做到流域产业部门间的平衡关系,还有流域的调入调出关系,从而达到嘉陵江流域的部门结构与区域结构的最优配置。在进行规划调节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流域空间的组织问题。空间组织的集中与分散,一直都是关乎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嘉陵江流域经济若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应该顾及到产业平等问题以及产业效率问题。坚持以培育中心增长点为基础,辅助对流域内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可以通过实现优势地区先富裕起来,再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规划调节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流域空间组织的有序化。
2.2.2 协调机制
首先,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来制定恰当的流域区开发目标。例如:国家的投资、金融、信贷政策等的倾斜方向,这些都是在制定发展计划是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其次,各地区为了适应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坚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的基础上,也要相应地制定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那么,嘉陵江流域计划经济发展方向时就应该先考虑国家的政策方针,努力使流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的投资计划、产业结构等相吻合,只有使得国家政策有利于嘉陵江流域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流域区各方面的稳步提升。另外,为了协调流域内各地区的地方政策,应该针对嘉陵江流域的总体利益,适当的对流域区内的各省市区政府在税收、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一个整齐划一的规划,尽量做到兼顾各方利益,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
2.2.3 组织制度创新机制
流域经济的组织制度创新,不仅要对企业进行组织制度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流域内各地区的组织制度创新,以及创新之后将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与影响。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凡是开发较为成功的流域经济,都免不了流域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进行。
实践证明,嘉陵江流域经济想要得到长足发展,组织制度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会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嘉陵江文化推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流域文明史的发展其实就是很多国家社会经济文明史的缩影。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就是流域,流域附近的区域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我国是一个多河流国家,这就意味着我们具有开发流域经济的巨大潜力。但是,就已经得到较充分开发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来看,我国流域经济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影响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促进嘉陵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尽量避免之前走过的弯路。结合现状,嘉陵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由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来作为原动力,这将是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突破。
3.1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所欲为的对大自然进行恣意掠夺,由此引发了资源锐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生态问题,20世纪之后,人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
就当下的情况来看,生态经济应该算是持续发展嘉陵江流域经济最明智的选择。虽然流域附近水资源丰富,但是如果不合理利用它,可能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的水污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为了避免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从嘉陵江流域丰富的文化历史入手发展文化产业型生态经济。
3.2 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
生态经济是近年来流行于全世界的新型经济模式,虽然它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但是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对策。针对嘉陵江流域小农经济普遍的情况,那么该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就应该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根本指针。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树立自主、开放的观念,培育出本地的特色产业,建立并完善制度体制,多方位、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建设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核心就是培育富有特色且无污染的生态经济产业群,形成以资源富集的市、县为中心,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区域,通过经济效益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其实,对于嘉陵江流域来说,利用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才是对该区域内资源的最好开发方式。嘉陵江流域内复杂的自然地貌,诸多的名胜古迹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文化历史水乳交融。嘉陵江流域沿江分布着如昭化镇、阆中市等的诸多古城镇,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对如此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在集中对自然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交通路线的打造,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努力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让旅游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在开发嘉陵江旅游业的过程中,建立嘉陵江旅游区域也是很有必要的。以嘉陵江为纽带,不去管原有的行政区域划分,由流域内各有关旅游景点及相关县市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旅游大区,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与产品优势,增强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聚集,使区域旅游业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发展。
总之,嘉陵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针对流域的自身情况来看,在发展本土支柱产业的同时应该加大对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力度。通过对广元、南充等流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培育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的发达经济城市,遵循城市生态经济的原则,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大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这样,嘉陵江流域经济建设的腾飞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罗君,白永平.嘉陵江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04).
[2]刘有明.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学术研究,2011(03).
[3]张学斌,石培基,罗君.嘉陵江流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2010(04).
[4]杨学辉,郑垂勇.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流域模式分析[J].水利经济学,2010(02).
[5]吴晓燕.生态经济-嘉陵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2009(01).
[6]李敏纳.国内流域经济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8(07).
[7]胡碧玉.流域经济宏观运行机制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4(12).
[8]胡碧玉,宋小军,帅建祥.流域经济微观运行机制创新探讨[J].社会科学,2006(12).
作者简介:朱文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宣教中心编辑部主任,《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执行主编,研究方向:资源与区域环境经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