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金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脑梗死发生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资料,并将其分为死亡组合生存组,比较观察两组年龄、病程以及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结果:存活组患者年龄、病程与死亡组有明显的差异,死亡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病程短于存活组(P<0.05);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死亡13例;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结论:对年龄偏大、病情较重或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脑梗死;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死亡率较高,目前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转归有较多的研究[1-2]。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心病等引起的脑梗死不相同。对癌症脑转移相关文献报道较多,而对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报道比较少,由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提高该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医生比较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对40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探讨预防脑梗死发生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5.6±17.5岁,脑梗死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小时~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性偏瘫;运动性失语6例,混合性失语6例,偏身感觉障碍8例,嗜睡6例,意识混浊7例,反复癫痫抽搐3例,消瘦4例。40例患者中,伴高血压18例,心脏病史5例,糖尿病史5例,胸膜炎5例。全部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证实。
肿瘤诊断:40例患者中,胃癌6例,子宫内膜癌4例,肺癌12例,食道癌5例,胰腺癌3例,肝癌6例,舌根癌4例。
治疗:急性期暂停止抗肿瘤治疗,给予口服尼奠地平、肠溶阿斯匹林、维生索E、静滴2O%甘露醇、能量音剂及胞二磷胆碱等.恢复后期或以后大部分继续行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结果
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比较:存活组患者年龄、病程与死亡组有明显的差异,死亡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病程短于存活组(P<0.05),见表1。
治疗及预后:急性期暂停抗肿瘤药物治疗,给予肠溶片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静滴20%甘露醇、能量合剂等。恢复后期继续给予抗肿瘤治疗。在生存组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而死亡组13例患者中的脑梗死治疗均未起到明显作用。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发生率为10%~15%,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胃癌、卵巢癌、支气管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膀胱癌、恶性组织细胞瘤等[3]。⑴恶性肿瘤并发脑血管病可以表现为: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脑动脉栓塞;③静脉或静脉窦血栓;④脑出血[4]。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是并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另外,化疗可诱发其发生。导致高凝状态的主要机制为: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激活、血管内皮的损伤、纤溶活性的改变、抗凝活性减弱等。各种恶性肿瘤的癌细胞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活性,触发血小板产生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从而引起血小板栓子形成,并为内源凝血途径的进一步激活提供场所[5]。由于凝血系统的激活,抗凝血活性降低。化疗时由于药物产生的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不良反应,使患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或脱水导致血黏度进一步提高,诱发脑梗死。⑵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主要特点:①起病比较缓慢、隐袭,缓慢地出现肢体、语言障碍等特征性表现;②脑CT表现不典型;③症状与脑CT所示病变大小不一致,大部分患者脑CT表现梗死范围较小,而临床表现严重;④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⑤年龄偏大,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比较显示死亡患者年龄偏大,发病病程比较短,提示我们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病程较短的患者应该加强积极治疗,尽量降低患者病死率[6]。另外研究结果也显示,生存组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而死亡组13例患者中的脑梗死治疗均未起到明显作用;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提示我们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若未能及时有效的缓解脑梗死病情,会对患者的生存期产生重大的影响[7]。因此,对年龄偏大、病情较重或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化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避免脑梗死的发生,一旦出现,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平,陈万青.201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10-28.
[2]张思维,陈万青,孔灵芝,等.中国部分市县1998-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06,15(7):430-448.
[3]程艳,蔡欣,刘基巍.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4):376-379.
[4]曾福仁.恶性肿瘤血栓并发症8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9):15-16.
[5]郭英华,孟繁会,王仁本.恶性肿瘤患者与血栓症[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875-888.
[6]王喆,张云亭,郭志.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4):1429-1432.
[7]于正洪,王苏莉,史兆荣,等.老年人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9,3(7):1357-1359.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脑梗死发生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资料,并将其分为死亡组合生存组,比较观察两组年龄、病程以及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结果:存活组患者年龄、病程与死亡组有明显的差异,死亡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病程短于存活组(P<0.05);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死亡13例;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结论:对年龄偏大、病情较重或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脑梗死;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死亡率较高,目前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转归有较多的研究[1-2]。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心病等引起的脑梗死不相同。对癌症脑转移相关文献报道较多,而对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报道比较少,由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提高该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医生比较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对40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探讨预防脑梗死发生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5.6±17.5岁,脑梗死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小时~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性偏瘫;运动性失语6例,混合性失语6例,偏身感觉障碍8例,嗜睡6例,意识混浊7例,反复癫痫抽搐3例,消瘦4例。40例患者中,伴高血压18例,心脏病史5例,糖尿病史5例,胸膜炎5例。全部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证实。
肿瘤诊断:40例患者中,胃癌6例,子宫内膜癌4例,肺癌12例,食道癌5例,胰腺癌3例,肝癌6例,舌根癌4例。
治疗:急性期暂停止抗肿瘤治疗,给予口服尼奠地平、肠溶阿斯匹林、维生索E、静滴2O%甘露醇、能量音剂及胞二磷胆碱等.恢复后期或以后大部分继续行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结果
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比较:存活组患者年龄、病程与死亡组有明显的差异,死亡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病程短于存活组(P<0.05),见表1。
治疗及预后:急性期暂停抗肿瘤药物治疗,给予肠溶片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静滴20%甘露醇、能量合剂等。恢复后期继续给予抗肿瘤治疗。在生存组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而死亡组13例患者中的脑梗死治疗均未起到明显作用。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发生率为10%~15%,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胃癌、卵巢癌、支气管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膀胱癌、恶性组织细胞瘤等[3]。⑴恶性肿瘤并发脑血管病可以表现为: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脑动脉栓塞;③静脉或静脉窦血栓;④脑出血[4]。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是并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另外,化疗可诱发其发生。导致高凝状态的主要机制为: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激活、血管内皮的损伤、纤溶活性的改变、抗凝活性减弱等。各种恶性肿瘤的癌细胞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活性,触发血小板产生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从而引起血小板栓子形成,并为内源凝血途径的进一步激活提供场所[5]。由于凝血系统的激活,抗凝血活性降低。化疗时由于药物产生的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不良反应,使患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或脱水导致血黏度进一步提高,诱发脑梗死。⑵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主要特点:①起病比较缓慢、隐袭,缓慢地出现肢体、语言障碍等特征性表现;②脑CT表现不典型;③症状与脑CT所示病变大小不一致,大部分患者脑CT表现梗死范围较小,而临床表现严重;④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⑤年龄偏大,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比较显示死亡患者年龄偏大,发病病程比较短,提示我们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病程较短的患者应该加强积极治疗,尽量降低患者病死率[6]。另外研究结果也显示,生存组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而死亡组13例患者中的脑梗死治疗均未起到明显作用;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提示我们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若未能及时有效的缓解脑梗死病情,会对患者的生存期产生重大的影响[7]。因此,对年龄偏大、病情较重或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化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避免脑梗死的发生,一旦出现,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平,陈万青.201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10-28.
[2]张思维,陈万青,孔灵芝,等.中国部分市县1998-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06,15(7):430-448.
[3]程艳,蔡欣,刘基巍.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4):376-379.
[4]曾福仁.恶性肿瘤血栓并发症8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9):15-16.
[5]郭英华,孟繁会,王仁本.恶性肿瘤患者与血栓症[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875-888.
[6]王喆,张云亭,郭志.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4):1429-1432.
[7]于正洪,王苏莉,史兆荣,等.老年人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9,3(7):1357-1359.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脑梗死发生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资料,并将其分为死亡组合生存组,比较观察两组年龄、病程以及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结果:存活组患者年龄、病程与死亡组有明显的差异,死亡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病程短于存活组(P<0.05);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死亡13例;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结论:对年龄偏大、病情较重或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脑梗死;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死亡率较高,目前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转归有较多的研究[1-2]。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心病等引起的脑梗死不相同。对癌症脑转移相关文献报道较多,而对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报道比较少,由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提高该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医生比较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对40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探讨预防脑梗死发生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现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5.6±17.5岁,脑梗死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小时~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性偏瘫;运动性失语6例,混合性失语6例,偏身感觉障碍8例,嗜睡6例,意识混浊7例,反复癫痫抽搐3例,消瘦4例。40例患者中,伴高血压18例,心脏病史5例,糖尿病史5例,胸膜炎5例。全部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证实。
肿瘤诊断:40例患者中,胃癌6例,子宫内膜癌4例,肺癌12例,食道癌5例,胰腺癌3例,肝癌6例,舌根癌4例。
治疗:急性期暂停止抗肿瘤治疗,给予口服尼奠地平、肠溶阿斯匹林、维生索E、静滴2O%甘露醇、能量音剂及胞二磷胆碱等.恢复后期或以后大部分继续行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结果
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比较:存活组患者年龄、病程与死亡组有明显的差异,死亡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病程短于存活组(P<0.05),见表1。
治疗及预后:急性期暂停抗肿瘤药物治疗,给予肠溶片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静滴20%甘露醇、能量合剂等。恢复后期继续给予抗肿瘤治疗。在生存组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而死亡组13例患者中的脑梗死治疗均未起到明显作用。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发生率为10%~15%,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胃癌、卵巢癌、支气管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膀胱癌、恶性组织细胞瘤等[3]。⑴恶性肿瘤并发脑血管病可以表现为: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脑动脉栓塞;③静脉或静脉窦血栓;④脑出血[4]。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是并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另外,化疗可诱发其发生。导致高凝状态的主要机制为: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激活、血管内皮的损伤、纤溶活性的改变、抗凝活性减弱等。各种恶性肿瘤的癌细胞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活性,触发血小板产生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从而引起血小板栓子形成,并为内源凝血途径的进一步激活提供场所[5]。由于凝血系统的激活,抗凝血活性降低。化疗时由于药物产生的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不良反应,使患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或脱水导致血黏度进一步提高,诱发脑梗死。⑵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主要特点:①起病比较缓慢、隐袭,缓慢地出现肢体、语言障碍等特征性表现;②脑CT表现不典型;③症状与脑CT所示病变大小不一致,大部分患者脑CT表现梗死范围较小,而临床表现严重;④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⑤年龄偏大,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比较显示死亡患者年龄偏大,发病病程比较短,提示我们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病程较短的患者应该加强积极治疗,尽量降低患者病死率[6]。另外研究结果也显示,生存组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而死亡组13例患者中的脑梗死治疗均未起到明显作用;全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为0.7~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提示我们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若未能及时有效的缓解脑梗死病情,会对患者的生存期产生重大的影响[7]。因此,对年龄偏大、病情较重或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化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避免脑梗死的发生,一旦出现,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平,陈万青.201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10-28.
[2]张思维,陈万青,孔灵芝,等.中国部分市县1998-2002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06,15(7):430-448.
[3]程艳,蔡欣,刘基巍.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4):376-379.
[4]曾福仁.恶性肿瘤血栓并发症8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9):15-16.
[5]郭英华,孟繁会,王仁本.恶性肿瘤患者与血栓症[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875-888.
[6]王喆,张云亭,郭志.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4):1429-1432.
[7]于正洪,王苏莉,史兆荣,等.老年人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9,3(7):1357-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