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平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3)
持续改进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
孔 平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3)
本文利用质量持续改进理论,不断发现、总结、改进、发现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问题,持续改进医疗设备管理, 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
持续改进;医疗设备;管理
2007年6月,有关部门查房过程中以及总值班和医务部、护理部工作过程中,发现医疗设备使用不均衡现象严重,半年之内,关于抢救类医疗设备的申诉、需求事件将近300起(见表1)。
表1
各个科室由于专业类别不同,病人发病原因受到时间、季节、日常活动等影响,出现有的科室春夏天危重症病人多,有的科室秋冬危重症病人多,因此导致监护仪、推泵、气垫床等医疗设备使用不均衡。
基于以上问题,经过协商讨论,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由护理部统筹,科室之间协调合作,互相借用,由于牵涉到设备投入的问题,设备按实际使用时间收取设备使用费。
(2)医院成立医疗设备租赁中心,统一购置部分设备,全院范围借用,由于设备由医院投入,所以租用设备的科室支付部分设备使用费。
(3)医疗设备租赁中心由总务科管理,下设租赁部班组一个,暂派4人,实行24小时值班制。
(4)先期暂时购置呼吸机6台、监护仪2台、注射泵2台、气垫床4套。
(5)一年后,措施有效地缓解了临床科室缺少抢救类设备的问题,使设备需求类事件下降至10件以内。
2008年3月,正式成立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归后勤服务部管理,派4人轮流值班,设备一并配置,相关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医疗设备租赁中心自2008年3月1日-10月1日运行,检查情况如下:
(1)设备购置情况见表2
表2
(2)设备使用情况如下:绝大多数呼吸机都放置在呼吸内科,使用呼吸机的科室也大多是呼吸内科,气垫床基本是老干病房使用,监护仪主要是肾内科使用,推泵基本摆放在心内科。
(3)医院到处借用医疗设备情况部分缓解。
6.1 实际效果
自医疗设备租赁中心成立并开始工作以来,有效缓解了医院抢救类设备使用不均衡的矛盾,科室之间借用设备明显下降,每个科室之间此类设备的投入明显减少,租赁中心的呼吸机使用率明显高于科室自购的呼吸机,有效降低了科室的运行成本,减轻了科室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医院在设备方面的投入。(具体见表4-表6)
表4 抢救类医疗设备申诉、需求事件登记表(单位:次)
共计:38次
表6 设备故障登记表
6.2 存在问题
(1)设备的租赁没有详细的记录,何时租出,何时收回,哪些科室需要使用或已经使用没有登记,所以设备使用费难以计算准确。
(2)设备使用过程中,损坏多,既有搬动过程中的不小心机械碰撞,也有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还有由于设备疏于保养引起的设备故障。
(3)设备使用科室少。如:呼吸机绝大多数仅限于呼吸内科使用,监护仪基本都在胸外科使用。
6.3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1)没有详细记录、搬迁造成的故障、设备使用少等问题都有由于租赁中心工作人员职责不到位的原因。
(2)由于租赁中心工作人员没有医疗设备或电子设备专业基础,更没有医学基础相关知识,所以无法承担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临床科室的操作培训,因此导致设备故障和设备附件遗失等问题。
(3)设备仅限于少数几个科室使用,尤其是呼吸机,这与科室业务的开展和诊疗水平直接相关。
针对以上检查和运行中的问题做以下改进:
(1)鉴于由于租赁部门工作人员问题引起的一系列现象,至2009年4月1日起,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归属设备采购部管理,医疗设备租赁中心为设备办下设班组之一,因为人员少的问题,暂归属于仪修室,由仪修室人员兼任。
(2)责成仪修室制定严格的医疗设备租赁制度、交接班制度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严格遵照执行。
(一)医疗设备租赁制度
(1)租赁部实行24小时工作制,各科室需要使用租赁部仪器时,电话或当面通知。
(2)凡科室需要租赁设备时,租赁部门工作人员需将设备送达科室,或在临床科室人员的协助下送达,并当场检测仪器各附件及各部分功能, 确认仪器能正常使用后,由临床使用科室验收签字。
(3)当临床科室使用人员不熟悉仪器的操作时,租赁部工作人员有义务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并就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一并转告。
(4)仪器使用完毕后,租赁部门人员必须在使用科室的配合下,检查仪器的附件及仪器功能,确认正常后,双方签字交接,由租赁部门人员收回。
(5)仪器租用过程中,仪器的租用起始和结束时间,双方都需做好记录,并签字以备查。
(6)各科室租用仪器时,须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若发现有人为损坏仪器或因错误操作损坏仪器,租赁部有权要求使用科室全额赔偿由此产生的仪器维修费用。
(7)租赁部所有设备均为医院所有,全院各科室均可以有偿使用,所有设备均不计使用科室折旧费、维修费,设备使用收入的50%上交医院,另50%算作科室收入;禁止各科室将仪器据为己有,否则租赁部有权按照仪器使用费的50%收取仪器占用费。
(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常用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常用医疗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度
一级保养:设备使用科室每天在设备使用开始前或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清洁、消毒和基本参数校正。发现问题及时与设备主管工程师交流沟通,及时维修,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级保养:设备使用科室操作人员配合,由设备主管工程师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蓄电池充放电和技术参数校正等。
三级保养:设备主管工程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易损件,润滑机械部件,检查水路气路等,同时请设备厂商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测量、校验、更新升级软件等
(2)急救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现将急救医疗设备作如下分类:
治疗类:替代或有助于恢复人体器官功能的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萨博心肺复苏仪、洗胃机、吸引器、快速输液泵、微量泵、血液净化设备等。
诊断类:血压计、脉氧仪、便携式B超、生化仪、便携式X光机等
监护类:各种功能类型的监护设备。
(1)自2007年,医院发现医疗设备使用不均衡性的问题,至2008年成立医疗设备租赁班组,我们严格遵循了PDCA循环管理理念。
(2)2009年底,通过检查发现,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很好的执行了本部门的制度,很好的缓解了抢救类医疗设备使用不均衡方面的问题,也很好的扶持了临床科室业务的开展,同时也暴露出医疗设备租赁中心人员是电子类工程人员,无法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消毒,也无法对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的参数做设置和调整的问题,故成立了呼吸治疗组,将呼吸机的使用独立出来,使呼吸机的应用更加专业化,而且医院和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合作,开展了每年一期的呼吸治疗师培训班,培训学员扩展到全国各地。很好的提升了医院甚至全国各地医院人员的呼吸治疗水平。
(3)经过几年的运行、调查,医院又陆续购置了腹腔镜、臭氧消毒机、UPS电源等设备,而且新增了部分监护仪、注射泵等设备。
急救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表
[1]兰宇曦等.影响设备成本主要因素分析.中国医院管理,1997;17(8):4717
[2] 韩英.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转变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中国医院管理,1997;17(2):446
[3] 于宗河. 于宗河.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香港和内地共同繁荣.中国医院管理,1997;17(7):1513
[4] 马玲.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设备,2001-7
2013-11-27
R197.32
C
1002-2376(2014)04-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