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平++孙继北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中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之后的2、4、6、8周之内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HAM量表中的总从治疗的第二个星期开始,HAMD量表的总分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和治疗之前的分值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性推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
难治性抑郁症(TRD)是指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抑郁抑制药物的治疗,且在足够的疗程和用量的条件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症状,其主要表现在HAMD量表的调查上,抑郁降低率低于50%[1]。针对这样病症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是临床上的主要难点。当前针对这类病症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治疗性药物,其中艾司西酞普兰是具有代表性的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2],该药物运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上的研究报道在国外的文献中较多,但在国内的研究中还不多见[3],本文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临床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中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实际效果。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文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都符合《中国精神病疾病分类》的纳入标准,且采取HAMD量表的调查上,抑郁降低率低于50%。属于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并排除了其他的精神性疾病和其它疾病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患者中男性有38人,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33±7.6)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7.4±2.5)个月;女性有22人。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4±7.3)岁。病程4~11个月,平均病程(8.2±3.1)个月。
治疗方法:入选的患者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药物清理之后,开始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在每天的早餐之前服用,每次10mg/d,并逐渐增加服用量,一个星期之后递增到20mg/d,实际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整个治疗以8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实验期间患者不再采取其它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之后的2、4、6、8周之内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评价指标: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痊愈:当总减分率≥75%;显效:总减分率≥50%;有效:总减分率≥25%;无效:总减分率<25%。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治疗总人数×100%。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TESS)对患者进行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查[4]。
讨论
当前针对这类病症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治疗性药物,其中艾司西酞普兰是具有代表性的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是一种西酞普兰的一种分子异构体[5],相比较西酞普兰而言,具有更快的药物作用。起效快,用量更低。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药物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大量的研究报道均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抑郁症换着上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本文的研究表明从第二个星期开始,HAMD量表的总分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和治疗之前的分值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的效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不断提高。其中痊愈有12人(20%),显效25人(41.67%),有效21人(35%),无效2人(3.33)。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而从药物的不良反应上来看,食欲下降有5人(8.33%),明显恶心2人(3.33%),头晕目眩1人(1.67%),口干舌燥2人(3.33%),腹泻便秘(3.33%)。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性推广。
参考文献
[1]孟祥军,李玉焕,姜玉艳,等.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1(3).
[2]张英辉.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
[3]姜南,陈瑞珍,聂莎,等.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广州医药,2010(6).
[4]陈思宇.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5).
[5]郑振宝.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5).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中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之后的2、4、6、8周之内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HAM量表中的总从治疗的第二个星期开始,HAMD量表的总分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和治疗之前的分值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性推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
难治性抑郁症(TRD)是指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抑郁抑制药物的治疗,且在足够的疗程和用量的条件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症状,其主要表现在HAMD量表的调查上,抑郁降低率低于50%[1]。针对这样病症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是临床上的主要难点。当前针对这类病症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治疗性药物,其中艾司西酞普兰是具有代表性的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2],该药物运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上的研究报道在国外的文献中较多,但在国内的研究中还不多见[3],本文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临床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中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实际效果。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文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都符合《中国精神病疾病分类》的纳入标准,且采取HAMD量表的调查上,抑郁降低率低于50%。属于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并排除了其他的精神性疾病和其它疾病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患者中男性有38人,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33±7.6)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7.4±2.5)个月;女性有22人。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4±7.3)岁。病程4~11个月,平均病程(8.2±3.1)个月。
治疗方法:入选的患者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药物清理之后,开始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在每天的早餐之前服用,每次10mg/d,并逐渐增加服用量,一个星期之后递增到20mg/d,实际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整个治疗以8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实验期间患者不再采取其它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之后的2、4、6、8周之内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评价指标: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痊愈:当总减分率≥75%;显效:总减分率≥50%;有效:总减分率≥25%;无效:总减分率<25%。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治疗总人数×100%。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TESS)对患者进行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查[4]。
讨论
当前针对这类病症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治疗性药物,其中艾司西酞普兰是具有代表性的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是一种西酞普兰的一种分子异构体[5],相比较西酞普兰而言,具有更快的药物作用。起效快,用量更低。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药物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大量的研究报道均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抑郁症换着上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本文的研究表明从第二个星期开始,HAMD量表的总分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和治疗之前的分值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的效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不断提高。其中痊愈有12人(20%),显效25人(41.67%),有效21人(35%),无效2人(3.33)。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而从药物的不良反应上来看,食欲下降有5人(8.33%),明显恶心2人(3.33%),头晕目眩1人(1.67%),口干舌燥2人(3.33%),腹泻便秘(3.33%)。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性推广。
参考文献
[1]孟祥军,李玉焕,姜玉艳,等.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1(3).
[2]张英辉.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
[3]姜南,陈瑞珍,聂莎,等.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广州医药,2010(6).
[4]陈思宇.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5).
[5]郑振宝.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5).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中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之后的2、4、6、8周之内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HAM量表中的总从治疗的第二个星期开始,HAMD量表的总分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和治疗之前的分值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性推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
难治性抑郁症(TRD)是指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抑郁抑制药物的治疗,且在足够的疗程和用量的条件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症状,其主要表现在HAMD量表的调查上,抑郁降低率低于50%[1]。针对这样病症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是临床上的主要难点。当前针对这类病症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治疗性药物,其中艾司西酞普兰是具有代表性的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2],该药物运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上的研究报道在国外的文献中较多,但在国内的研究中还不多见[3],本文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临床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中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实际效果。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文针对我院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都符合《中国精神病疾病分类》的纳入标准,且采取HAMD量表的调查上,抑郁降低率低于50%。属于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并排除了其他的精神性疾病和其它疾病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患者中男性有38人,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33±7.6)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7.4±2.5)个月;女性有22人。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4±7.3)岁。病程4~11个月,平均病程(8.2±3.1)个月。
治疗方法:入选的患者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药物清理之后,开始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在每天的早餐之前服用,每次10mg/d,并逐渐增加服用量,一个星期之后递增到20mg/d,实际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整个治疗以8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实验期间患者不再采取其它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之后的2、4、6、8周之内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评价指标: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分,痊愈:当总减分率≥75%;显效:总减分率≥50%;有效:总减分率≥25%;无效:总减分率<25%。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治疗总人数×100%。采取不良反应调查表(TESS)对患者进行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查[4]。
讨论
当前针对这类病症进行治疗主要是采取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为治疗性药物,其中艾司西酞普兰是具有代表性的5-羟基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是一种西酞普兰的一种分子异构体[5],相比较西酞普兰而言,具有更快的药物作用。起效快,用量更低。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药物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大量的研究报道均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抑郁症换着上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本文的研究表明从第二个星期开始,HAMD量表的总分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和治疗之前的分值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的效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不断提高。其中痊愈有12人(20%),显效25人(41.67%),有效21人(35%),无效2人(3.33)。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而从药物的不良反应上来看,食欲下降有5人(8.33%),明显恶心2人(3.33%),头晕目眩1人(1.67%),口干舌燥2人(3.33%),腹泻便秘(3.33%)。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疗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性推广。
参考文献
[1]孟祥军,李玉焕,姜玉艳,等.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1(3).
[2]张英辉.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
[3]姜南,陈瑞珍,聂莎,等.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广州医药,2010(6).
[4]陈思宇.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5).
[5]郑振宝.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