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杰
1. 据报道,在宾馆、饭店中配备的小牙膏大多数是假冒伪劣产品,不法分子用工业滑石粉(3MgO·4SiO2·H2O)作为填充剂,长期使用可导致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石粉分子是由3个MgO分子、4个SiO2分子和1个H2O分子构成
B. 滑石粉是由Mg、Si、O、H等4种元素组成
C. 滑石粉属于氧化物
D. 滑石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2.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 有新物质产生的各种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 下列物质分离法中错误的是( )。
A.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 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4. 一实验探究小组为探究碱性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图中序号表示各实验步骤次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要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是因为_____________;
(2)预计加碘液后A试管的溶液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A试管的结果与预计相符,B试管的溶液却不显蓝色。你是不是认为这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不能水解淀粉呢?
(4)一位同学将1毫升浓NaOH滴入已经呈蓝色的A试管中,竟发现A试管中蓝色很快褪尽。该褪色实验能否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也能水解淀粉呢?
(5)为此,他们改做了此对照实验,其间只在步骤⑤中改用斐林试剂(在加热、碱性条件下遇到淀粉的水解产物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代替了碘液,结果A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____(选填“能”或“不能”)水解淀粉。老师说,第一次实验时B试管的溶液中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同意该观点吗?
5. 有学习小组为探究“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设计并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你帮助填写以下相关内容:
(1)写出该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烧杯、量筒、玻棒、保温瓶外,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可知:Na2CO3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能否由此进一步推知Na2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适合初中学生)
6.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6项中的( )。
A. ②④⑥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7. 下列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难电离物质中,前者加酸或加碱都能抑制其电离、后者加酸或加碱都能促进其电离的是( )。
A. 水 醋酸 B. 醋酸 一水合氨
C. 水 氢氧化铝 D. 一水合氨 苯酚
8.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2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 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 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 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序字母填写):
→ → → A → G → → E → 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写三条理由)。
(适合高中学生)
The Answer
2014年第 6 期答案
2014年第 6 期答案
1. 据报道,在宾馆、饭店中配备的小牙膏大多数是假冒伪劣产品,不法分子用工业滑石粉(3MgO·4SiO2·H2O)作为填充剂,长期使用可导致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石粉分子是由3个MgO分子、4个SiO2分子和1个H2O分子构成
B. 滑石粉是由Mg、Si、O、H等4种元素组成
C. 滑石粉属于氧化物
D. 滑石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2.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 有新物质产生的各种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 下列物质分离法中错误的是( )。
A.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 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4. 一实验探究小组为探究碱性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图中序号表示各实验步骤次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要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是因为_____________;
(2)预计加碘液后A试管的溶液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A试管的结果与预计相符,B试管的溶液却不显蓝色。你是不是认为这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不能水解淀粉呢?
(4)一位同学将1毫升浓NaOH滴入已经呈蓝色的A试管中,竟发现A试管中蓝色很快褪尽。该褪色实验能否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也能水解淀粉呢?
(5)为此,他们改做了此对照实验,其间只在步骤⑤中改用斐林试剂(在加热、碱性条件下遇到淀粉的水解产物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代替了碘液,结果A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____(选填“能”或“不能”)水解淀粉。老师说,第一次实验时B试管的溶液中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同意该观点吗?
5. 有学习小组为探究“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设计并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你帮助填写以下相关内容:
(1)写出该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烧杯、量筒、玻棒、保温瓶外,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可知:Na2CO3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能否由此进一步推知Na2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适合初中学生)
6.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6项中的( )。
A. ②④⑥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7. 下列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难电离物质中,前者加酸或加碱都能抑制其电离、后者加酸或加碱都能促进其电离的是( )。
A. 水 醋酸 B. 醋酸 一水合氨
C. 水 氢氧化铝 D. 一水合氨 苯酚
8.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2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 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 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 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序字母填写):
→ → → A → G → → E → 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写三条理由)。
(适合高中学生)
The Answer
2014年第 6 期答案
2014年第 6 期答案
1. 据报道,在宾馆、饭店中配备的小牙膏大多数是假冒伪劣产品,不法分子用工业滑石粉(3MgO·4SiO2·H2O)作为填充剂,长期使用可导致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石粉分子是由3个MgO分子、4个SiO2分子和1个H2O分子构成
B. 滑石粉是由Mg、Si、O、H等4种元素组成
C. 滑石粉属于氧化物
D. 滑石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2.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 有新物质产生的各种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 下列物质分离法中错误的是( )。
A.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 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4. 一实验探究小组为探究碱性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图中序号表示各实验步骤次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要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是因为_____________;
(2)预计加碘液后A试管的溶液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A试管的结果与预计相符,B试管的溶液却不显蓝色。你是不是认为这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不能水解淀粉呢?
(4)一位同学将1毫升浓NaOH滴入已经呈蓝色的A试管中,竟发现A试管中蓝色很快褪尽。该褪色实验能否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也能水解淀粉呢?
(5)为此,他们改做了此对照实验,其间只在步骤⑤中改用斐林试剂(在加热、碱性条件下遇到淀粉的水解产物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代替了碘液,结果A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____(选填“能”或“不能”)水解淀粉。老师说,第一次实验时B试管的溶液中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同意该观点吗?
5. 有学习小组为探究“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设计并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你帮助填写以下相关内容:
(1)写出该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烧杯、量筒、玻棒、保温瓶外,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可知:Na2CO3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能否由此进一步推知Na2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适合初中学生)
6.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6项中的( )。
A. ②④⑥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7. 下列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难电离物质中,前者加酸或加碱都能抑制其电离、后者加酸或加碱都能促进其电离的是( )。
A. 水 醋酸 B. 醋酸 一水合氨
C. 水 氢氧化铝 D. 一水合氨 苯酚
8.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2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 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 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 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序字母填写):
→ → → A → G → → E → 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写三条理由)。
(适合高中学生)
The Answer
2014年第 6 期答案
2014年第 6 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