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晖
【摘要】探讨胸痹心痛的中医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98例胸痹心痛患者,对其实施穴位贴敷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有效92例,减轻2例,无效4例,有效率95.9%。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及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胸痹心痛;穴位贴敷;辩证施护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可属本证范畴。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西医治疗胸痹心痛多采用舌下含化或注射药物,而中医常配合中药及针灸、穴位按摩等技术,均可促进疾病的康复。近年来我院心病科采用本科自制中药泥敷贴膻中、心腧等穴对胸痹心痛进行治疗,配合中医理论辨证施护,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98例病人中,男72例,女26例;年龄34~73岁,平均51岁;病程2个月~21年。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胸痹心痛的诊断。
治疗方法:将中药白芷、赤芍、川穹各2份,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附子、白藓皮、地肤子各1份混在一起磨成粉,取少许的药粉用适量冰片、生姜汁、陈醋调成药饼,大小、厚薄同两分钱硬币,平摊在一次性穴贴上,然后贴敷在膻中、心腧、至阳、内关等穴位上,保留4~6小时,1次/日,疼痛缓解改为每周1~2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②好转: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③未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1]。
结果
98例病人经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方法,并与医生治疗同步,治愈92例,好转2例,无效4例。
讨论
一般护理:①严密观察病人胸闷心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部位,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观察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定时测试并记录。本病常于夜间发作,要加强巡视病房,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②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切勿努责,以免诱发心痛。病人便秘时应及时给予通便治疗和护理。如外用甘油栓、开塞露,或口服麻仁润肠丸,或每天饮蜂蜜水1杯,或肥皂水灌肠等方法协助排便。
辩证施护:①心血瘀阻型:症见胸部刺痛,痛定失处,入夜加重,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心悸,时作时止,日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结代。护理:取穴膈腧、通里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此型多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故情志护理尤为重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利于气血条达。因胸痛入夜为甚,应加强夜间的巡视观察 ,如发现病情变化速告诉医生并配合救治。中药宜热服,以利活血化瘀,温阳补气。饮食宜清淡,食薤白粥、桃仁粥,以行气开郁。②痰浊内阻型:症见胸闷如空而痛,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黏、舌胖嫩、苔浊腻、脉滑。护理:取穴膻中、丰隆穴位贴敷治疗。饮食宜素食为主,忌肥甘厚味之品,戒烟酒,以免助湿生痰。肥胖病人应限制饮食(主要是含碳水化合物食品及甜食),控制体重,减轻脾胃负担;可进食薏苡仁粥,罗卜粥以起到化痰开窍之功。对咳嗽痰多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以豁痰除瘀。③心肾阳虚型 症见胸闷憋气,甚则胸痛彻背,心悸自汗,动则更甚,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酸无力,下肢水肿,舌质淡津、苔白腻,脉沉细迟。护理:取穴气海、足三里、肾俞、三阴交、关元穴位贴敷治疗,原则为补益阳气,温振心阳。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再适当活动。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可食用桂圆、人参等,忌辛辣油腻食物及烟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神志不清,手足冰冷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④气阴两虚型:症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倦苔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质红,脉细无力结代。护理:取穴气海、足三肾俞、三阴交、关元穴位贴敷治疗。以休息为主,体力允许适当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心痛发作为度。饮食宜予补气养阴之品,如红枣、莲子、桂圆、蛋类等。
中医认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2]。本科穴位贴敷中药有通温胸阳、活血止痛、舒肝理气等作用,可以促使心脉通畅,达到止痛目的。根据不同的证型取穴达到整体调节,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来增加心脏功能。在穴位贴敷的基础上,重视辩证饮食、情志调护,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2]吴桂华.穴位贴敷的临床实验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