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疗效观察

2014-08-10 12:27潘德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颌面部引流术脓肿

潘德民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医院,北京 100162)

中西医结合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疗效观察

潘德民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医院,北京 100162)

目的 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原则,以青霉素、头孢类抗菌药物为主,加用甲硝唑注射液;一旦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引流方法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及开髓引流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1次/d,3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脓液培养以及药敏实验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2组临床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结果 60例患者中切开引流26例,均送检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15例,分离阳性率58%。1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6例,鲍曼不动杆菌4例,阴沟肠杆菌2例,奇异变形杆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93%,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早期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广谱抗生素,脓肿形成后及时行切开引流术,并积极联合中医药治疗。

颌面部感染;中医药;药敏试验;切开引流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指腔颌面部及颈上部各潜在性筋膜间隙中所发生的细菌性炎症的总称,临床上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诸多间隙感染中,最常见的是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而继发的嚼肌间隙感染和眶下间隙感染,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流脓、张嘴受限、进食障碍,甚至呼吸困难。对这类感染治疗方法较多,中药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1]。我院2010年8月—2012年6月对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1~68(38.2±6.2)岁;病程7~26 d,平均11.6 d。均合并有2个及以上间隙感染,部位在翼下间隙8例,咽旁间隙5例,口底间隙9例,颊间隙6例,颌下间隙10例,眶下间隙12例,咬肌间隙6例,颏下间隙4例;牙源性感染29例,腺源性感染8例,血源性感染10例,医源性感染8例,外伤性感染5例。60例患者中切开引流26例全部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其中无细菌生长11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鲍曼不动杆菌4例,阴沟肠杆菌2例,奇异变形杆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有细菌生长者经药敏实验皆找到敏感抗菌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病情程度等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原则,抗菌药物以青霉素、头孢类为主,加用甲硝唑注射液,必要时增加能量合剂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严重患者给予相应部位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或CT扫描以明确炎症程度及脓肿部位,一旦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首先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然后0.2%甲硝唑针冲洗,并且及时更换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引流方法:①脓肿切开引流术。主要适用于炎症已化脓并形成脓肿的患者。②开髓引流术。适用于牙源性感染以及脓肿未形成者,主要是通过去髓、开髓行减压引流,对于多间隙感染应及时手术。治疗组除了给予以上治疗,同时予以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其方药组成:白芷15 g、当归15 g、冰片6 g、甘草10 g、大黄15 g、生天南星10 g、金银花30 g、黄柏30 g、姜黄20 g、天花粉20 g,使用时将患处皮肤清洗干净,取研成细末并调成糊状的中药外敷于病变部位,保持6 h,1次/d,3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血液生化全套及全胸片等。服药期间严密观察症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①脓液培养以及药敏实验结果。②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③2组临床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治愈:炎症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颌面部功能恢复;好转:以炎症和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以炎症和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2 结 果

2.1 脓液培养以及药敏结果 60例患者中切开引流26例,均送检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15例,分离阳性率58%。1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6例,鲍曼不动杆菌4例,阴沟肠杆菌2例,奇异变形杆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情况见表1。

表1 脓液培养及药敏结果 株

2.2 2组临床治疗后效果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比较 2组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见表3。

3 讨 论

表2 2组临床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临床治疗时间比较±s,d)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与侵袭,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2]。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以牙源性最常见,其次为损伤性、腺源性、血源性以及医源性。一般情况下,根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局部穿刺等诊断方法均能明确诊断[3]。但感染有可能会累及颈部间隙和咽后间隙,甚至会扩散至致命部位如纵隔、颈动脉鞘或中枢神经系统等,对于此类患者,建议行颈、胸部增强CT检查,可明确有无脓肿形成及脓肿的部位,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治疗[4]。本组中26例患者增强CT示脓肿形成,均行切开引流术并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

牙源性感染的病原菌通常存在于龋齿、牙周袋及冠周齿盲袋内,牙齿在解剖结构上与颌骨直接相连,牙体及牙周感染可分别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及冠周炎,再进而扩散至颌骨及面部,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5]。此类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为38.2岁。感染部位多为颊间隙、嚼肌间隙、颌下间隙、翼下间隙、咽旁间隙等。局部炎症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早期应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刺激,以促使感染吸收、消散或局限,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引流不畅,抗生素用量不当、用量不足、疗程过短,甚至滥用抗生素,均可使病情加重,产生各种并发症[6]。在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的情况下,口腔颌面部感染可以进一步扩散,引起严重并发症,是颌面间隙感染死亡的重要原因[7]。常见全身并发症有败血症、脓毒血症、化脓性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及脑脓肿、脓性纵隔炎及肺炎、中毒性休克等[8]。本组病例严重并发症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局部解剖因素。由于面部静脉瓣缺失,细菌以及其形成的栓子可以逆行颅内,而且也可以通过筋膜间隙向纵隔扩散,诱发心包、纵隔、颅内并发症以及口底、颌下、咽旁等间隙感染[9]。②身体因素。高龄、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合并血糖增高、肝肾疾病,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等情况都会导致感染加重,增加治疗时间和难度[10]。③治疗时间。多数患者对于颌面部早期感染不重视,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许多临床医生对于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发展和转归同样存在认识不足,忽略对细菌的培养和敏感抗生素的使用[11]。④治疗方法不当。临床目前抗生素种类较多,在治疗上常出现剂量不足、时间使用不够以及抗生素滥用等情况,而且出现组织深部感染时未能及时行切开引流术[12]。

总之,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最高。联合中药治疗疗效较好。口腔颌面部疼痛是颌面部比较严重的感染之一,早发现、早治疗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率的关键。

[1] Marioni G,Rinaldi R,Staffieri C,et al. Deep neck infection with dental origin:analysis of 85 consecutive cases (2000-2006)[J]. Acta Oto Laryngologica,2008,128(2):201-206

[2] 陆云芬. 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高血糖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56-57

[3] 邸瑞玲,董立新,张丽娜. 中西医结合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10,50(48):106

[4] 金永泽.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65例临床治疗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4):243

[5] Boscolo-Rizzo P,Marchiori C,Montolli F,et al. Deep neck infections:A constant challenge[J]. Orl J Oto-Rhino-Laryngol Its ReIated SpeciaIties,2006, 68(5): 259-265

[6] 牛金城.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72例治疗体会[J]. 吉林医学,2010,30(19):3116-3117

[7] 韩晓梅,王宪忠. 伴全身中毒症状颌面部感染135例临床分析[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18(1): 44-46

[8] Chen KC,Chen JS,Kuo SW,et al. 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 tinitis:a 10 years surgical experience in a single instituion[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8,136(1):191-198

[9] 许温,李雅玲,马盼香. 微波辅助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98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8(3):295

[10] Larawin V,Naipao J,Dubey SP,et al. Head and neck space infections[J].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2006,135(6):889-893

[11] 陆胜祥. 中西医结合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9):967-968

[12] 陈仙芝,丁小勇. 颌面部间隙感染275例临床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0(2):90

10.3969/j.issn.1008-8849.2014.15.023

R782.3

B

1008-8849(2014)15-1651-03

2013-09-15

猜你喜欢
颌面部引流术脓肿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