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晶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与各种思潮的挑战下,如何维系与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意识,对于保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了解他们的国家认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汉族人口为122593万余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万余人,占8.49%。[1]而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每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着既属于某个单一民族,又属于一个中国人的双重认同。因此,正确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成为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必要前提。
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对这个国家的认知与情感。其中,认知成分系统包括人们对本国地理知识、历史文化、国民性等的认识,情感成分系统则包括对本国的归属感、忠诚感和自豪感等。[2]民族认同(Nationality Identity),指在多民族构成的国家里,个体成员对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的判断及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依恋感和自豪感。[3]通常而言,自然形成的民族认同先于政治建构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不能因为强调国家认同就抹杀民族认同,而要尊重与保护民族认同。另一方面,民族认同也不能离开甚至超越国家认同,要引导低层次的民族认同升华为高层次的国家认同。否则,民族认同将淡化国家认同,会严重影响到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因此,只有将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有机统一起来,才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为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我们设计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调查问卷》,分基本信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历史教育四个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民族、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政治面貌七个方面;其他三个部分共包括54个问题。
我们主要以对西南民族大学的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采取不记名的形式,共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为98%。虽然这次调查范围比较小,但应该说调查的结果还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国家认同上的真实想法与普遍认识。经过梳理,其基本状况如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具有较高的认同感与优越感。在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你是否为本民族感到骄傲”的回答中,47.2%的学生感到“非常骄傲”,40.3%的学生感到“骄傲”;在对“你认为是否应该维持本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立性”的回答中,76.4%的学生表示“应该维持”;在对“你更喜欢过本民族节日、国家法定节日还是外国节日”的回答中,57.9%的学生选择了“本民族节日”。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一方面表现在对如何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看法上,有74.6%的学生表示应该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上,朋友多为本民族的学生只占9.6%,“很愿意”或“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住一个寝室的学生占72.7%,当本民族同学与其他民族同学发生冲突时,90.1%的学生表示会了解清楚情况后进行劝解,只有8.6%的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帮助本民族同学。
这是此次调查问卷的重点,共32个问题,分别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了考察。
1.情感
部分结果见表1。
表1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情感认同
这表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是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自豪感的,其国家认同的情感基础是比较深厚的。
2.认知
当问到身份归属时,98.7%的学生对“你认为你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吗”的回答为“是”。在回答“你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是个什么身份的人”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人”,占64.3%;第二位的是“本族人”,占19.7%;最后是“大学生”,占15.9%。可见,在既是中国人又是本族人的双重认同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还是先于民族认同的。
表2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认同
结合表2还可以看出,第一,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我国各民族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在回答是否赞成“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问题上,肯定回答的比率分别达91.7%与87.9%。第二,政治认同,包括公民对国家政体、政府、执政党、政治精英人物等的认同,是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体看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较高的,但由于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拉大、个别政策落实不公不实、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等现实原因,使得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认同度略有下降。例如,在回答“你认为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是否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民族问题”时,肯定回答的比率占77.8%;在回答“你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肯定回答的比率占83.4%;在回答“你对中国的未来是否有信心”时,肯定回答的比率占79.0%。第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能够清晰认识到只有国家富强了,才有各民族的兴旺与个人的发展,89.8%的学生对“是否赞同个人、民族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出了肯定回答。
3.行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平常关心国家大事的学生占69.4%。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52.2%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39.5%的学生表示会“在保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尽量维护国家利益”;当国家遇到危难时,59.1%的学生会“不顾一切挺身而出”,20.1%的学生认为“在自己不吃亏的情况下会尽力而为”。但面对学业、就业等各种激烈竞争,再加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影响,如果看到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时,只有30.6%的学生表示会“立即上前制止”,20.4%的学生表示“如果不会伤害到自己的话再出面制止”,47.8%的学生则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回答“你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时,只有32.6%的学生选择“为了中华的崛起而奋斗”,其余35.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成功而拼搏”,17.6%的学生认为是“平平淡淡才是真”,14.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努力”。
此次问卷调查除了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外,还旨在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受历史教育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有效途径。调查结果显示,首先,93.7%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加强国家认同教育,这与之前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是相一致的。其次,在回答“你认为加强国家认同意识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时,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历史教育”、“提高各族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与“其他”的学生分别占39.9%、17.7%、20.3%、8.9%、10.8%与2.5%。可见,虽然多数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国家认同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但殊不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实际上就是历史教育。学生关于历史教育对加强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性之所以这样缺乏认识,是与我国高校差强人意的历史教育现状分不开的。当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回答“学历史是否有用”时,88.1%的学生认为“很有用”或“有用”;但在回答“你是否了解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时,只有7.0%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5.9%的学生表示“基本了解”,43.9%的学生表示“一般”,3.2%的学生则表示“不了解”。在回答“你认为当前大学历史教育的基本状况如何”时,只有20.8%的学生认为“卓有成效”,其余49.1%的学生认为“照本宣科”,20.8%的学生认为“缺失”,9.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历史认同可以说是国家认同的一项重要基础,对共同历史的拥有,会不断强化国民对国家的认同;相反,失去共同的历史记忆,国民就会失去维系国家认同的一条关键纽带。因此,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就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4]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界革命”提倡者们更明确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要把中国建设为一个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5]同一时期,晚清政府先后颁布的“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等也都将历史教育作为实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历史教育决不可小视,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宗教意识比较淡薄的社会,通过历史教育来增强历史认同对于维系国家的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历史教育的,相继开设过《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2006年开始,全国高校本科生又开设了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在内的四门思政课。应该说,为了适应不同形势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政课的历次调整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及历史教育的调查现状来看,历史教育的实施效果还不尽理想,历史教育在强化国家认同上的定位也并不清晰,其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期用历史教育达到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目的。
据问卷调查结果,在回答“你平时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中国历史(可多选)”时,83.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仍然选择了“学校教育”,同时选择“阅读课外书籍”、“网络”、“与朋辈交谈”、“其他”的分别占67.3%、38.4%、35.8%、12.6%。这充分证明了,高校思政课特别是《纲要》课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主渠道。以《纲要》课为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
第一,开展国史、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外反动势力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了解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千疮百孔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状况,有利于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现实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的历史原因,从而自觉地拥护与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第二,通过阐释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比较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同阶级、阶层探索的政治方案,以史为据,以理服人,让学生深刻领会西方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学生树立共同的政治认同和理想信仰。
第三,费孝通说过:“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6]因此,利用《纲要》课讲清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群体觉醒,讲述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英勇斗争,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国家认同教育,就刻意回避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民族分裂活动。相反,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讲清相关历史的来龙去脉,会让他们更加体会到国家统一的来之不易,从而自觉维护今天的团结稳定局面。
第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7]它深深植根于共同的民族历史中。因此,在《纲要》课中还可以突出民族精神教育,借助孙中山、毛泽东等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历程,结合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来打动大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自觉继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第五,坚持进行《纲要》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密切结合大学生关心、困惑的重大问题,尽量多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与各种社会实践,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让学生做到愿意听、喜欢听,才能真正实现通过《纲要》课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目标。
从调查结果看,对于部分来自贫困山区的理工科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专业课基础不如汉族大学生,出于学习竞争、将来找工作等压力与学以致用、尽快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等良好愿望,往往会花较多的时间钻研专业课、提高英语水平等,而对其它历史人文课程不予重视,结果导致他们的传统历史文化修养比较匮乏,这也会对他们的国家认同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要通过历史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仅仅通过以《纲要》课为主的高校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现历史人文课程体系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增加选修课程中历史文化课的比例。例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史等选修课,一方面有利于弥补思政课的历史教育主要是政治史的局限,丰富历史教育的内容,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来加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第一,区别于中小学历史教育重在普及历史知识、讲授考试重点,高校历史教育应该以鲜明的理论性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竖起国家认同教育的大旗。通过在高校经常举办历史文化学术讲座与论坛,既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推广最前沿的历史研究成果,拓展与深化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进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第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即便是以前很少或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也会很快学会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通过更加多样、生动的形式宣传历史,同时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所谓穿越、戏说、非主流等历史言论,又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进而对他们的国家认同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把校园网、校园论坛等建设成积极传播历史文化和加强国家认同感的重要阵地,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如前所述,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因此,不仅不能阻碍少数民族大学生宣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相反要鼓励和提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办宣传和弘扬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社团,举办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图片展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不同少数民族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达到进一步升华为对中华民族与国家认同的目的。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能较好地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协调统一,但由于历史文化、成长环境、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等的差异,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等影响,他们的国家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仍面临着被弱化的挑战。通过强化历史教育来加强国家认同教育,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鼓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N].人民日报,2011-04-20(1).
[2] 高文兵.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论作为高等学校重要使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J].文史哲,2010,(6).
[3] 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0.
[4] 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2.
[5] 梁启超文选(上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21-522.
[6]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