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丝
『诺奖』得主也打架
◎ 青 丝
许多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简称“诺奖”)的作家都打过架。就拿马尔克斯来说,他凭借《百年孤独》获得巨大名声后,秘鲁作家略萨也乘时崛起,与之并肩而立。略萨1971年获得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研究,马尔克斯认为这是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非常不满。1976年的一天,两人于墨西哥的一家影院里相遇,随即厮打在一起。
令人惊奇的是,经过这一次斗殴,略萨于2010年也获得了“诺奖”。莫言获奖时,我听闻许多人专程到他的老家朝圣,为了沾一沾灵气,连他家地里的萝卜都全部拔光。我便有些为他担心,生怕这个消息泄露了出去,会有无数人约他决斗。
萨特早年接受波伏娃的专访,在肾上腺素激增的状态下,几次谈到与人打架的经历。尤其是他在巴黎就读期间,鼻子经常是流着血的。像波伏娃这样聪明的女性,当然知道这是一个伟大作家才有的癫狂气质,那些丰沛而怪诞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能量无处消耗,就只能借打架来排解。
海明威也是这一理论的践行者。他不但在现实里与麦克斯·伊斯特曼打过架,还在臆想里与巴尔扎克、屠格涅夫、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逐一过招。他还推演出了结果:前两位根本不是他的敌手,后两位经过几个回合的缠斗,最终也会败下阵来,只有托尔斯泰能够击败他。
用打架与“诺奖”形成热切互动的还有大江健三郎。他年轻时到酒吧,遇到政见不同的知识分子,几杯清酒下肚,他就故意寻衅挑事,和对方打一架。当然他也得挑对手,如果对方是三岛由纪夫这样的狠角色,还是假装没看见算了。
1949 年的“诺奖”得主福克纳因为个子小,力有不逮,就很有自知之明,轻易不去惹事。他有一个同样不会打架的朋友,此人写小说总是喜欢创作高大威猛的人物。福克纳对此很理解,知道这是缺什么写什么,是用一个虚构的打架能手来护卫虚弱的内心。
大概是洞悉了打架所具有的自我增值功能,泰森不久前也出了一本书,曝出了许多昔日的猛料。我乍听闻这个消息,心头一惊,难道下一个“诺奖”得主就是他?(摘自《牛城晚报》图/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