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2—077—04
[内容提要]通过对我国环境现状的梳理,分析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从理论上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如何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平衡,从实践上提出了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伦理建设,从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关键词]市场经济;生态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渐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中某些深层矛盾的历史遗留,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难以统一,这无疑会对实现“美丽中国”梦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试从哲学视域探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现实背景:市场经济伴生的生态危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更是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这种市场经济发展原则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要求,它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经济效益为手段、社会效益为目的,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具有的自发性和后发性固有特征,其发展无疑也会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是为了效率与收益服务的。一方面为了追求生产力的发展,过度产业化和工业化,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生产力量的高速发展而节省保护环境所需的相关费用。在这种经济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片面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继而忽视资源开发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因此可以说,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在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所伴生的必然结果。
(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意蕴。为建立又好又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呵护和构建循环型社会的全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人文本质、整体协调、持久永续和发展的多样性及人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量倾向”,[1]无疑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里的 “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以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为本。不仅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满足人的创造愿望;而且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全面统一。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强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人类整体的生存环境。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可持续性的,不仅涉及当代的或者一国的发展的协调,而且涉及后代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以此构建的生态伦理观必须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资源的适量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它强调的是发展过程中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不仅要求人们在生态问题上具备长远的视野和世界主义的胸襟,更要求人们具备相应的伦理道德认识,认清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约束自己的不合理行为,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口众多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致力于经济增长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共进”,[2]从而维系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二、理性的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在哪里?对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社会是否能在更高更好的层次上发展。面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危机,我们应当深刻地予以重视并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途径和现实选择,从而摆脱“重污染国度”的标签,使自然生态正常运行和发展。这本来就是哲学的主要功能。因此,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该以全新的视野,广阔的胸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研究,以便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一)经济层面: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参与过程中,由于长期推行“生产第一主义”,追求以速度为导向的增长实践,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代价的。这种片面追求生产力量的发展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是以经济理性为主导的,遵循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发展模式,其结果必然是对资源无限制的浪费和生态系统无限制的破坏。对此,我国的一些致力于生态研究的学者在分析我国的生态问题和揭示现代绿色理论内在缺陷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自己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主张把绿色的生态保护运动同红色的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切身利益的绿色环境道路。它主张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坚持生态理性和环境正义,在生产实践中优先考虑环境保全,力求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第一主义”,促进生产力发展中质与量的结合,从而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基于目前的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应该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地吸收这些生态学家关于生态经济发展的提倡,将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认真考虑和尊重生态系统的承受力,确保国民经济和谐、适度、理性的增长,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经济。
(二)文化层面:树立生态意识,构建绿色的理性消费文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笼罩下,我国现在也出现了大众消费很不理性的现象,如超前消费、时尚消费、符号消费之风愈演愈烈。“被功利主义片面化和歪曲的方便性,不是把生活资料作为自己的工具充分加以利用,而是为了追求方便用完就扔掉。”[3]消费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而是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这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势必会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面对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应对我国存在的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观进行反思,必须构建基于适度消费的绿色理性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不仅认为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它从环境与健康的角度出发,鼓励人们在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但是日常消费必须控制在人们的经济实力和环境承受力的范围之内,对自身消费行为进行理性约束和规范;它鼓励人们多参与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尽量减少物质方面的不合理消费,从而避免被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俘虏从而成为异化消费的一员。绿色消费观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消费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还关系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强调只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树立一种丰富而全面的精神生活方式,打破传统的异化消费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三)政治层面:完善政府干预,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越是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避免盲目性。“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就是指政府在参与活动中应该为环境保护承担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使得每一个主体的活动真正朝着有利于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方向进行。”[4]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再加上资本主义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经济市场的干扰,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尤其要特别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规划。在做出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时,应当遵循自然物固有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尤其要考虑生态环境整体的承载能力,从而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决策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无论从覆盖的深度还是广度,仍然存在着不充分、不系统和不准确等问题,政府的宣传力度和人们的认知水平都需要扩展和细化。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各种生态伦理理念的宣传、教育,把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文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并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一样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加强对广大公众,包括学生的在校教育、居民的社区教育,干部、工人、农民的职业教育,从而使得广大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提升生态责任意识。
三、简短的结语: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虽然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局部的环境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改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生态环境情况依然严峻。这正是未从根源上来解决环境问题,没有共同应对环境问题,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最大合力的结果。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范式综合了所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要素,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个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绝不可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摒弃资本的发展逻辑,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善待自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罗昊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探析[J].前沿,2012(11)
[2]王春正.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J].学习与研究.2005(12)
[3]岩佐茂著. 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等译.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修订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42
[4]包庆德.市场经济与生态哲学[J].哲学动态.1994(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KS001)、江苏大学第12批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12C020)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顺宝
收稿日期:2014-03-02
作者简介:徐艳如,女,江苏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