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

2014-08-08 03:45王艳秀
现代情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70007)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艳秀(1968-),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发表论文20多篇。·业务研究·

〔摘要〕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要以学科资源为基础,以学科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以提升服务为主线,以经济实用为宗旨,将学科资源与学科服务集聚,便于服务合作管理及拓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科用户,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构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4.033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4-0146-03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Service Cooperation

Platform for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Wang Yanxiu

(Library,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service cooperation platform for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must base on subject resources,focus on the subject user,take subject librarian as the main body,easy to enhance the service and become economic and practical.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service cooperation platform for 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 must agglomerate subject resources and subject service,make it be propitious for service co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so as to better serve the users,improve the whole service ability and level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 consortium;subject service;cooperation platform;construction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是一个亟待探索的新领域,它主要通过学科资源、学科服务平台、学科服务人员的共建共享来实现。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在学科化服务合作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它可以将学科资源、学科服务人员等要素集聚起来,为联合体内学科用户获取资源、享受服务提供便利。目前,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全国最大的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逐步向服务深化方面拓展,开启了学科化服务合作的新篇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有全国级的(CALIS)、省级的(如JALIS)、区域的(如北京市北三环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省一级的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不管是从领导上、组织上、资金上、地域上还是整体实力上考虑,都是学科化服务合作的最佳选择[1]。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应以省一级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为重点。

1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要件

11以学科资源为基础

开展学科化服务,学科资源必不可少,学科资源是学科服务的基石,为学科服务的开展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学科资源一般包括馆藏实体学科资源和虚拟学科资源两大部分,虚拟资源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已购数字资源,另一部分为网络上的学科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在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CALIS的e读学术搜索整合全国高校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揭示资源收藏与服务情况,通过一站式检索从海量资源中快速发现与获取有用的信息,为读者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CALIS文献提供服务门户e得集成了电子原文下载、文献传递、馆际借书、单篇订购、电子书租借等多种原文获取服务,为读者提供了从文献检索到原文获取一站式服务,“可查可得,一查即得”。百链云图书馆对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视频、讲座、互联网免费资源等各类学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建立索引,并实现了与“读秀”的无缝链接。百链云图书馆可谓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使广大读者通过网络便可以检索、查找和获取海量信息资源,享受现代图书馆多元服务的梦想。目前国内已有超过800家图书馆加入百链云图书馆[2]。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应将这些文献共享资源集成于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下,使学科用户能方便地获取、利用这些已经共建共享的学科资源进行学科研究,使学科馆员能便捷地利用这些学科资源开展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还应通过各学科馆员团队将各学科信息如学术动态(最新学术热点、学术发展趋势、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专家学者(包括专家的研究历史、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等)、学术机构、科研项目(相关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信息及项目进展情况)、专业网站等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整理、组织、加工、集成,并把这些附加了学科馆员智慧的学科信息通过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平台的学科信息模块提供给用户。其实,CALIS在学科资源导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学科信息建设时,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也可以以此为基础,按照自己的需求加以取舍和完善,使之更符合学科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以保证用户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个性化,尽可能为学科用户提供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服务。

12以学科用户为中心

学科化服务的对象是学科用户,学科用户主要是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教辅人员及学生。学科用户是学科服务的受众层,处于学科服务体系的中心地位,其学科信息需求是学科服务的原动力与立足点[3]。学科服务因学科用户信息需求而驱动,学科服务以学科用户为对象、为中心。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也要本着以学科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为学科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全国最大的高校图书馆联合体CALIS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方面正是本着以用户为中心在实践,e读学术搜索、e得文献获取等一站式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是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服务的风向标。在构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时,首页应集成如e读、百链云图书馆等资源检索、资源获取框,使所有想获取文献资源的用户能轻松、便捷如愿以偿。

endprint

在学科服务合作平台,所有本学科用户都能各取所需,如本科生、研究生用户可在此享受信息素养教育,获取所需的学科资源,为初步开启的学科研究找到灵感与参考,受到启迪。教师用户不仅可在此获取所需的资源,了解学科动态等信息,还可申请科技查新、定题服务等学科馆员服务。学科带头人等重点学科用户也可以在此得到学科馆员团队的服务,通过学科馆员的合作,使学科带头人等重点学科用户的需求得以满足。也就是说,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要以学科用户为中心,尽可能为学科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或获取服务提供无障碍的一站式服务。其实,学科用户不仅是信息的需求者和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创造者和信息产品的提供者。这就需要为学科用户提供这种便利,不仅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而且激发他们的创新力。联合体内的学科用户通过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能够轻松享受联合体学科服务团队提供的服务,并且没有围墙与瓶颈。

学科用户在此平台除能轻松获取信息和服务外,还要能在此学科社区与学科馆员交流、用户之间交流,扩充知识、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找到灵感、解决问题等。

13以学科馆员为主体

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馆际协作、人力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将不同学校相同学科的学科馆员联合起来组成学科服务团队,通过共享,增强实力,实现优势互补。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在构建之初就要有学科团队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集体智慧,大家出点子,提看法,提要求,尽可能使平台功能更全,资源更丰富,服务更方便,更有利于学科化服务合作的发展。

在学科化服务中,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实施主体,负责学科资源的搜集整理、组织加工、学科服务系统的管理维护、用户服务等工作,在学科服务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3]。鉴于学科馆员的核心地位,在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平台构建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合作平台必须有利于联合体学科馆员的合作,要建立联合体内的学科馆员信息库。因为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不仅是学科文献资源、学科网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是学科人力资源的共享,是学科馆员之间的协作。学科馆员是合作的主体,是合作的关键元素。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就是为更好地发挥这些学科馆员的作用、共享这些馆员的智慧提供一个平台,促使各合作馆之间以创新的方式达到“共赢”[4]。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在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借助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通过学科馆员的合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更高水平的个性化服务,以达到提高学科化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要有利于学科馆员的交流,即要有学科馆员交流协作模块。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内的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工作交流与服务协作,可以同来自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交流工作经验、技能技巧、业务流程等,从而扩充知识,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能力。

2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策略

21以提升服务为主线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学科化服务合作就是为了弥补单个馆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不足,通过合作,使联合体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增强学科服务实力,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水平,尤其是可使学科力量较薄弱的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得以提升。由此可见,提升服务应是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构建的主线。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每一学科的合作应有一个中心馆,并有1~2名核心学科馆员来主持,由中心馆、核心学科馆员来组织其他合作馆开展学科化服务合作的各项工作。在合作服务时,要有一套比较规范的流程,操作起来要比较方便、快捷,不必有什么瓶颈与壁垒,使用户感觉就是本馆的服务,学科馆员感觉就是一馆多部门的合作,没有任何不便与不畅。

虽然已经开展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作式数字参考咨询等都为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奠定了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学科化服务馆际合作的雏形[5]。但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已开展的一些合作项目也处于分散状态,未能集成在一起,这为联合体内的学科用户带来不便,也为联合体内的学科馆员合作带来不便。通过构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的平台,进行学科化服务合作,将资源(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学科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学科服务,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

22以经济实用为宗旨

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构建的目的是便于学科服务合作,要本着既经济又实用的想法,以最低成本换取最大效益,将那些实用的现成成果、成熟的产品或软件拿来为我所用。全国最大的高校图书馆联合体CALIS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提供的e得文献获取、e读学术搜索、联合问答、课题咨询、科技查新等服务,已经把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开启了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的新篇章。况且,CALIS在各省都有共享域(我们也可以把它叫省一级图书馆联合体),可共享其软件和服务。所以,在构建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平台时,完全可以将CALIS的这些成果拿来为我所用。这样,既可以与全国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时统一标准,又方便实用,省去了开发、调试等诸多人力、财力资源,还节约时间,而且选择联合体合作的范围也可伸缩自如。只要将这些现成的服务系统根据学科服务合作的需要进行混搭、整理、集成,再加进新内容,就可以很轻松、方便地构建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且可保证它的实用性。

23将资源与服务集聚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不仅要强调学科化服务,更要强调服务合作,所以它与一般的学科服务平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在汇聚学科资源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服务合作的便利。在合作平台构建时,应将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的项目模块(如参考咨询、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科技查新、学科信息资源)及团队内的学科馆员工作、交流模块以及与学科用户的交流互动模块集聚起来,即学科化服务合作的组成部分、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都体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统一认证,实现联合体学科资源和学科服务的共享,既能够方便用户查询和检索学科资源信息,又可以便于用户通过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提出信息请求并获取相应的反馈,还可有利于学科化服务团队更好地开展如联合参考咨询、科技查新、课题咨询、用户培训等学科服务。学科用户通过学科服务合作平台享受服务;学科馆员通过合作平台向学科用户提供服务[6]。这样,成员馆的文献和服务可以无障碍地传递给用户,从而实现单个馆尤其是学科资源(包括学科人力资源)相对薄弱的馆难以达到的高度。

24便于合作管理及服务拓展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与单个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合作平台要便于多馆合作。所以,合作平台要充分体现合作,合作模块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可以选择如联合参考咨询、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科技查新、学科信息资源进行合作,以后将合作逐渐拓展与深入。那么,与之相应的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也应充分考虑这些需求,学科化信息资源是建设的难点,可选用如LibGuides之类的内容发布与管理系统,实现学科资源的组织、揭示与发布,这项工作可由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团队及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完成,日后的维护由学科化服务团队根据分工不断更新与完善。联合参考咨询可使用目前高校图书馆通用的较成熟的CALIS的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系统——“联合问答”来开展联合参考咨询活动,以本地化参考咨询服务为主,结合分布式、合作式的多馆联合咨询服务,建立多馆协作咨询的规则和模式,实现知识库共享共建。CALIS三期重点推出的“e”系列服务中的“e问”服务,在原联合问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息素养教育课件展示,功能更加强大,用户体验更好。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在中心馆的牵头组织下,选择或合作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该平台可以集网络授课、媒体播放、自助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全面提供网上教学与自助学习服务[7]。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由联合体学科馆员搜集、整理并不断更新、完善,以保证它的活力。CALIS的信息素养教育课件当然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科技查新方面,图书馆联合体应通过统一的科技查新平台来完成委托、分配、交流、查新、审核、形成报告、归档等整个流程的网络化管理[1]。根据服务合作的需要,将这些较成熟的或CALIS已提供的现成的服务管理软件或服务平台进行“混搭”,形成便于服务合作及管理、统计等功能强大、应用方便的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既统一了标准,又使合作范围伸缩自如,使服务合作更加便捷与高效。

平台的构建技术方面,要使之具有包容性、集聚性及可拓展性,便于在合作平台中加入扩展性的资源和服务内容,使平台界面更加友好、功能更加多样,也更能够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能充分满足学科服务合作的需要及以后合作拓展及深入的需要,即不仅要注意眼前的服务合作,还要考虑将来的合作深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眼光。

3结语

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是大势所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可以促使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的深入,而学科化服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化服务的效果[8]。所以,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平台的构建显得极为重要,为提高学科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秀.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学科化服务合作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69-72,78.

[2]黄静.变革中的文献传递服务:案例剖析与路向管窥[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7):55-59.

[3]万文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9):50-53,65.

[4]李永先,栾旭伦.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合作系统的构建[J].新世纪图书馆,2009,(4):59-60,55.

[5]何?芳.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1,(4):126-128.

[6]徐恺英,刘佳.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3):53-55.

[7]李琛.高校图书馆合作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8):136-138.

[8]张志美,胡新平.学科化服务20及其构建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4):69-72.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