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辅助治疗肿瘤的用药特点

2014-08-08 20:51李小莉潘素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中药肿瘤

李小莉+潘素珍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肿瘤患者的中药用药情况,分析与总结用药规律,为指导完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中药房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肿瘤患者的中药处方,对处方组方药味数、药物分类、单味药用药频次和剂量等进行统计和用药特点分析。 结果 治疗肿瘤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利湿药、活血药、化痰药,使用频率最多的为甘草等前30味药。 结论 中医中药处方组方有其特点,治疗肿瘤主要是从扶正祛邪、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出发,用药有所侧重,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肿瘤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关键词] 肿瘤;中药;用药特点

[中图分类号] R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126-04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

LI Xiao-li1 PAN Su-zhen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infeng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Xinfeng511100,China;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infeng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Xinfeng51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the usage of TCM in patients with tumor in our hospital,to analyse and summarize the rule of medication an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rfect clinical administration. Methods The TCM prescriptions of patients with tumor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The number of herbs taste,drug classification,frequency of single herb dos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tion were analysed. Results Tonic medicine was most used in humor therapy,the others was heat clearing medicine,dampness-drying medicine,blood-activating drug and expectorants respectively.Liquorice was widely used in the top 30 herb. Conclusion The TCM prescription has characteristic.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we mainly use th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the overall concept,focus on some medicine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in order to cure cancer diseases,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tients′ life and prolong survival period.

[Key words] Tumo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dicine characteristic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防治恶性肿瘤一直是世界医学研究的重点、难点。中医药是我国治疗肿瘤的独特手段,由于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后体质虚弱,身体各方面功能下降,此时合理有效地应用中药,对于调节肿瘤患者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本院肿瘤患者的308张中药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促进和完善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部肿瘤患者中药处方308张(不包括中成药处方及协定处方)。

1.2 方法

以中药学和中医辨证论治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本院肿瘤中药处方的处方组成中药味数、使用分类、单味药的用药频次(DDDs)、用药剂量、用药的性味、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组成中药物味数的分析

在调查的308张肿瘤中药处方中,处方组成以12~15味者最多,占80.5%,16~20味者占3.9%,11味以下者占13.6%,20味以上者占2.0%,平均每方15味(表1)。肿瘤中药处方中,大处方及组方单一现象较少,肿瘤治疗呈现一定的规律,用药有侧重点并未过于集中,反映一些肿瘤治疗用药特点,其方剂的组成多数为12~15味,避免了处方中药物组成过多过杂,针对性差,也有一定量的大处方,20味以上者6张,占2.0%,组方庞杂,主次不分明,且有同类药物重复之嫌。

表1 处方组成中药物味数的分析

2.2 中药分类及使用频率

308张处方中共涉及药味171种,中药类别17种,药物使用较为分散,其中使用频率前五位的药物依次是补虚药(29.5%)、清热药(14.6%)、利水渗湿药(12.1%)、活血化瘀药(8.7%)、化痰止咳平喘药(8.6%),共计109味,占总味数的63.7%,频次和为2553次,占总频数的73.5%,可见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中药以这5类药物为主;驱虫药、祛风湿药、收涩药等在肿瘤治疗中应用较少,这些类别的中药主要用于治疗与肿瘤相关性较低兼症;治疗肿瘤时中药用药主要集中于扶正补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因此可考虑作为治疗肿瘤或辅助治疗肿瘤的首选中药;各类中药的味数和使用频率具体见表2。

表2 中药分类及使用频率

2.3 用药规律分析

2.3.1 补虚药的分类

补气药在补虚药的使用中占较大比例,高达66.1%,可反映出肿瘤病久导致患者正气亏虚的现象比较常见,治疗肿瘤时使用补气药具有重要意义;补血药、补阳药、补阴药的使用从侧面反映了肿瘤患者随着病程日久和在西医治疗下易导致血虚、阳虚、阴虚的发生;补阴药使用的味数较多,其中麦冬比较常用,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兼以清心而除烦安神(表3)。

表3 补虚药的分类

2.3.2 单味药使用频率

调查的肿瘤病处方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黄芪、茵陈、厚朴、白芍等,在单味药的使用上甘草的DDDs最高,甘草与温热药配伍可缓其热,与寒凉药配伍,可缓其寒,寒热相杂者,配伍可平其性;其次为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茯苓;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也是用药上常配伍使用治疗肿瘤脾胃气滞、痰凝咳嗽的症候,重用陈皮也是本医院的用药特点之一;补气药中除了甘草外,党参、白术使用较多;补气药黄芪、利湿退黄药茵陈、化湿药厚朴、补血药白芍、化痰药半夏,活血化瘀药丹参的DDDs也较大,使用频率较高,使用率较高中药以补益、清热、利湿、化痰、化瘀药居多,可以归属于肿瘤的五种不同治法:甘草、党参、麦冬、白术、黄芪、山药体现益气养阴法,茯苓、薏苡仁、茵陈体现健脾渗湿法,栀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体现清热解毒法,半夏、麦芽、陈皮体现化痰散结法,丹参、赤芍、川芎体现活血化瘀法(表4)。

2.3.3 用药的性味、归经情况

中药入脾经居多,其次为胃经和肺经,即中药主要归属脾肺胃三经,入大小肠、膀胱经、三焦经的较少;性味上以甘苦寒为主,较少使用酸、凉中药,侧面提示治疗肿瘤时甘苦寒药物使用较多(表5、表6)。

3 讨论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主要与饮食失节、七情过极、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有关,其涉及的脏腑主要有脾、肺、胃,病机以正虚、气滞、热毒、痰湿、血瘀为主,概括来说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1]。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久病易导致机体虚弱,还容易出现病机相互兼挟的复杂情况,呈现虚实夹杂、湿热错杂的复杂病情。现代肿瘤的临床治疗证型尚不统一,但多数中医师认为肿瘤患者多为正气不足不能运化痰湿,气滞不畅毒邪雍滞导致血瘀,机体血行无力,痰浊凝结而形成[2-4],可见在脏腑阴阳虚亏功能紊乱时,各种致癌因素更易乘虚而入,导致肿瘤的发生。相应治疗原则应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用药以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扶正固本为主,清热解毒、健脾渗湿、化痰散结、活血行气为辅。正是因为肿瘤疾病病因复杂,医师怕药效不够,不能全面治疗肿瘤,导致部分医师使用较大的处方,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这种大处方是与之相违背的,其结果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药材资源浪费,说明医师在诊治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规范。

本研究在肿瘤治疗中,无论是从用药种类,还是用药频率看,补虚药均高居榜首,与相关文献[5]报道一致。补虚药的高频使用反映了肿瘤患者大多是体弱久病者,另外,在化疗、放疗中易导致患者机能受损而出现正气内虚的现象。补虚药中补阴药使用的味数较多,其中麦冬比较常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进抗体、补体、溶酶体等产生的作用[6],从而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的使用率也相对较高。于明薇[7]研究发现活血药、益气活血药能对肿瘤生长转移产生影响。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是基本治法,常用益气健脾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生晒参等,与其他药配伍,以清热药、化湿药、化痰药、活血药、理气药为主。清热药常配伍栀子、黄芩、白花蛇舌草;化痰药常配伍半夏、瓜蒌、桔梗等;化湿药常配伍厚朴、广金钱草、薏苡仁等;活血药常配伍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等;理气药常配伍陈皮、枳实、木香等。针对脾虚,常加补肾健脾之品如熟地黄、淫羊藿、补骨脂、续断以温补脾阳助脾健运。本证还配伍麦芽、山楂以消导和中、法半夏以燥湿理气。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常加入具有行气止痛作用的香附、郁金、柴胡以疏肝理气,加白芍以柔肝敛肝,加瓜蒌皮、瓜蒌子以宽胸行气;处方常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若伴胃阴虚常加入玉竹、百合、天花粉、麦冬、北沙参以滋阴养胃或防温燥之品伤及气阴。若伴有热结便秘常加入大黄、黄柏以清大肠之火而泻下,加入知母以滋阴润燥,缓和大黄攻下之烈性。若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或腹水可加入如葶苈子、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以利尿消肿。若出现黄疸症状加入茵陈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同时与泻火除烦、泄热利湿的栀子配伍使用可增强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若有痰瘀互结,加入半夏、陈皮两者伍用,相使相助,半夏得陈皮之助则气顺痰消、化痰湿之力增强,陈皮得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加入丹参、川芎以活血化瘀,处方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的基础加减而成[8-10]。

从表4可看出,本院对于肿瘤中单味中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气药甘草,已有研究报道,甘草提取物能选择性诱导胃癌、肝癌、肺癌与宫颈癌等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11],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12],其次是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茯苓。王爱云等[13]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可通过增强NK细胞杀伤活力,促进机体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而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虚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还能促进机体造血,保护骨髓,减少脏器手术及放化疗等毒副反应[14]。白花蛇舌草是处方配伍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在国内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李瑞等[15]报道了白花蛇舌草水溶性提取物既能抑制小鼠移植性实体瘤的生长,又能与环磷酰胺合用,可明显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器官萎缩和造血系统的损伤,是白花蛇舌草防治肿瘤转移复发、增强抗病能力的药理基础。

肿瘤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为主,如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推广和临床应用上的显著功效,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临床辨证论治全面治疗,提高疗效。中药毒副作用小,价廉,方便应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能全面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在患者进行化、放疗时服用中药可减轻其副作用;在手术治疗后服用中药能补气、补血,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体力;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服用中药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院在治疗肿瘤的中药组方用药上以益气健脾药为主,辅以清热、利湿、活血药,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善用茯苓、陈皮等中药也是治疗肿瘤疾病的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柏茂树,伍治平,王熙才.肿瘤化疗辅助中药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597-601.

[2]古今,陈利平,刘萍.159例癌症病人的中药处方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2):24-25,37.

[3]刘书静,田道法,李东芳.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1):1-3.

[4]于军平.治疗肿瘤中药处方的药物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03-104.

[5]林云祥.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7):52-53.

[6]周福波.麦门冬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3):69-70.

[7]于明薇.活血药、益气活血药对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8]赵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0]孙端,朱燕飞.抗肿瘤中药治疗癌症临床概况[J].海峡药学,2010,22(11):146-148.

[11]马靖,符乃阳.甘草提取物体外选择性诱导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J].癌症,2001,20(8):806-811.

[12]张明发,沈雅琴.甘草粗提物及其黄酮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2):124-129.

[13]王爱云,陈群,李成付,等.茯苓多糖修饰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9,40(2):268-271.

[14]赵爱光.邱佳信治疗胃癌学术思想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4,25(7):12-15.

[15]李瑞,赵浩如,林以宁.白花蛇舌草水溶性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和对化疗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英文版,2002,11(2):54-58.

(收稿日期:2014-03-25本文编辑:李亚聪)

表3 补虚药的分类

2.3.2 单味药使用频率

调查的肿瘤病处方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黄芪、茵陈、厚朴、白芍等,在单味药的使用上甘草的DDDs最高,甘草与温热药配伍可缓其热,与寒凉药配伍,可缓其寒,寒热相杂者,配伍可平其性;其次为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茯苓;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也是用药上常配伍使用治疗肿瘤脾胃气滞、痰凝咳嗽的症候,重用陈皮也是本医院的用药特点之一;补气药中除了甘草外,党参、白术使用较多;补气药黄芪、利湿退黄药茵陈、化湿药厚朴、补血药白芍、化痰药半夏,活血化瘀药丹参的DDDs也较大,使用频率较高,使用率较高中药以补益、清热、利湿、化痰、化瘀药居多,可以归属于肿瘤的五种不同治法:甘草、党参、麦冬、白术、黄芪、山药体现益气养阴法,茯苓、薏苡仁、茵陈体现健脾渗湿法,栀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体现清热解毒法,半夏、麦芽、陈皮体现化痰散结法,丹参、赤芍、川芎体现活血化瘀法(表4)。

2.3.3 用药的性味、归经情况

中药入脾经居多,其次为胃经和肺经,即中药主要归属脾肺胃三经,入大小肠、膀胱经、三焦经的较少;性味上以甘苦寒为主,较少使用酸、凉中药,侧面提示治疗肿瘤时甘苦寒药物使用较多(表5、表6)。

3 讨论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主要与饮食失节、七情过极、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有关,其涉及的脏腑主要有脾、肺、胃,病机以正虚、气滞、热毒、痰湿、血瘀为主,概括来说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1]。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久病易导致机体虚弱,还容易出现病机相互兼挟的复杂情况,呈现虚实夹杂、湿热错杂的复杂病情。现代肿瘤的临床治疗证型尚不统一,但多数中医师认为肿瘤患者多为正气不足不能运化痰湿,气滞不畅毒邪雍滞导致血瘀,机体血行无力,痰浊凝结而形成[2-4],可见在脏腑阴阳虚亏功能紊乱时,各种致癌因素更易乘虚而入,导致肿瘤的发生。相应治疗原则应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用药以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扶正固本为主,清热解毒、健脾渗湿、化痰散结、活血行气为辅。正是因为肿瘤疾病病因复杂,医师怕药效不够,不能全面治疗肿瘤,导致部分医师使用较大的处方,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这种大处方是与之相违背的,其结果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药材资源浪费,说明医师在诊治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规范。

本研究在肿瘤治疗中,无论是从用药种类,还是用药频率看,补虚药均高居榜首,与相关文献[5]报道一致。补虚药的高频使用反映了肿瘤患者大多是体弱久病者,另外,在化疗、放疗中易导致患者机能受损而出现正气内虚的现象。补虚药中补阴药使用的味数较多,其中麦冬比较常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进抗体、补体、溶酶体等产生的作用[6],从而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的使用率也相对较高。于明薇[7]研究发现活血药、益气活血药能对肿瘤生长转移产生影响。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是基本治法,常用益气健脾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生晒参等,与其他药配伍,以清热药、化湿药、化痰药、活血药、理气药为主。清热药常配伍栀子、黄芩、白花蛇舌草;化痰药常配伍半夏、瓜蒌、桔梗等;化湿药常配伍厚朴、广金钱草、薏苡仁等;活血药常配伍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等;理气药常配伍陈皮、枳实、木香等。针对脾虚,常加补肾健脾之品如熟地黄、淫羊藿、补骨脂、续断以温补脾阳助脾健运。本证还配伍麦芽、山楂以消导和中、法半夏以燥湿理气。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常加入具有行气止痛作用的香附、郁金、柴胡以疏肝理气,加白芍以柔肝敛肝,加瓜蒌皮、瓜蒌子以宽胸行气;处方常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若伴胃阴虚常加入玉竹、百合、天花粉、麦冬、北沙参以滋阴养胃或防温燥之品伤及气阴。若伴有热结便秘常加入大黄、黄柏以清大肠之火而泻下,加入知母以滋阴润燥,缓和大黄攻下之烈性。若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或腹水可加入如葶苈子、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以利尿消肿。若出现黄疸症状加入茵陈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同时与泻火除烦、泄热利湿的栀子配伍使用可增强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若有痰瘀互结,加入半夏、陈皮两者伍用,相使相助,半夏得陈皮之助则气顺痰消、化痰湿之力增强,陈皮得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加入丹参、川芎以活血化瘀,处方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的基础加减而成[8-10]。

从表4可看出,本院对于肿瘤中单味中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气药甘草,已有研究报道,甘草提取物能选择性诱导胃癌、肝癌、肺癌与宫颈癌等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11],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12],其次是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茯苓。王爱云等[13]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可通过增强NK细胞杀伤活力,促进机体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而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虚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还能促进机体造血,保护骨髓,减少脏器手术及放化疗等毒副反应[14]。白花蛇舌草是处方配伍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在国内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李瑞等[15]报道了白花蛇舌草水溶性提取物既能抑制小鼠移植性实体瘤的生长,又能与环磷酰胺合用,可明显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器官萎缩和造血系统的损伤,是白花蛇舌草防治肿瘤转移复发、增强抗病能力的药理基础。

肿瘤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为主,如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推广和临床应用上的显著功效,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临床辨证论治全面治疗,提高疗效。中药毒副作用小,价廉,方便应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能全面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在患者进行化、放疗时服用中药可减轻其副作用;在手术治疗后服用中药能补气、补血,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体力;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服用中药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院在治疗肿瘤的中药组方用药上以益气健脾药为主,辅以清热、利湿、活血药,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善用茯苓、陈皮等中药也是治疗肿瘤疾病的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柏茂树,伍治平,王熙才.肿瘤化疗辅助中药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597-601.

[2]古今,陈利平,刘萍.159例癌症病人的中药处方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2):24-25,37.

[3]刘书静,田道法,李东芳.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1):1-3.

[4]于军平.治疗肿瘤中药处方的药物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03-104.

[5]林云祥.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7):52-53.

[6]周福波.麦门冬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3):69-70.

[7]于明薇.活血药、益气活血药对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8]赵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0]孙端,朱燕飞.抗肿瘤中药治疗癌症临床概况[J].海峡药学,2010,22(11):146-148.

[11]马靖,符乃阳.甘草提取物体外选择性诱导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J].癌症,2001,20(8):806-811.

[12]张明发,沈雅琴.甘草粗提物及其黄酮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2):124-129.

[13]王爱云,陈群,李成付,等.茯苓多糖修饰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9,40(2):268-271.

[14]赵爱光.邱佳信治疗胃癌学术思想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4,25(7):12-15.

[15]李瑞,赵浩如,林以宁.白花蛇舌草水溶性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和对化疗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英文版,2002,11(2):54-58.

(收稿日期:2014-03-25本文编辑:李亚聪)

表3 补虚药的分类

2.3.2 单味药使用频率

调查的肿瘤病处方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陈皮、黄芪、茵陈、厚朴、白芍等,在单味药的使用上甘草的DDDs最高,甘草与温热药配伍可缓其热,与寒凉药配伍,可缓其寒,寒热相杂者,配伍可平其性;其次为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茯苓;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也是用药上常配伍使用治疗肿瘤脾胃气滞、痰凝咳嗽的症候,重用陈皮也是本医院的用药特点之一;补气药中除了甘草外,党参、白术使用较多;补气药黄芪、利湿退黄药茵陈、化湿药厚朴、补血药白芍、化痰药半夏,活血化瘀药丹参的DDDs也较大,使用频率较高,使用率较高中药以补益、清热、利湿、化痰、化瘀药居多,可以归属于肿瘤的五种不同治法:甘草、党参、麦冬、白术、黄芪、山药体现益气养阴法,茯苓、薏苡仁、茵陈体现健脾渗湿法,栀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体现清热解毒法,半夏、麦芽、陈皮体现化痰散结法,丹参、赤芍、川芎体现活血化瘀法(表4)。

2.3.3 用药的性味、归经情况

中药入脾经居多,其次为胃经和肺经,即中药主要归属脾肺胃三经,入大小肠、膀胱经、三焦经的较少;性味上以甘苦寒为主,较少使用酸、凉中药,侧面提示治疗肿瘤时甘苦寒药物使用较多(表5、表6)。

3 讨论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主要与饮食失节、七情过极、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有关,其涉及的脏腑主要有脾、肺、胃,病机以正虚、气滞、热毒、痰湿、血瘀为主,概括来说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1]。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久病易导致机体虚弱,还容易出现病机相互兼挟的复杂情况,呈现虚实夹杂、湿热错杂的复杂病情。现代肿瘤的临床治疗证型尚不统一,但多数中医师认为肿瘤患者多为正气不足不能运化痰湿,气滞不畅毒邪雍滞导致血瘀,机体血行无力,痰浊凝结而形成[2-4],可见在脏腑阴阳虚亏功能紊乱时,各种致癌因素更易乘虚而入,导致肿瘤的发生。相应治疗原则应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用药以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扶正固本为主,清热解毒、健脾渗湿、化痰散结、活血行气为辅。正是因为肿瘤疾病病因复杂,医师怕药效不够,不能全面治疗肿瘤,导致部分医师使用较大的处方,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这种大处方是与之相违背的,其结果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药材资源浪费,说明医师在诊治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规范。

本研究在肿瘤治疗中,无论是从用药种类,还是用药频率看,补虚药均高居榜首,与相关文献[5]报道一致。补虚药的高频使用反映了肿瘤患者大多是体弱久病者,另外,在化疗、放疗中易导致患者机能受损而出现正气内虚的现象。补虚药中补阴药使用的味数较多,其中麦冬比较常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进抗体、补体、溶酶体等产生的作用[6],从而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的使用率也相对较高。于明薇[7]研究发现活血药、益气活血药能对肿瘤生长转移产生影响。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是基本治法,常用益气健脾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生晒参等,与其他药配伍,以清热药、化湿药、化痰药、活血药、理气药为主。清热药常配伍栀子、黄芩、白花蛇舌草;化痰药常配伍半夏、瓜蒌、桔梗等;化湿药常配伍厚朴、广金钱草、薏苡仁等;活血药常配伍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等;理气药常配伍陈皮、枳实、木香等。针对脾虚,常加补肾健脾之品如熟地黄、淫羊藿、补骨脂、续断以温补脾阳助脾健运。本证还配伍麦芽、山楂以消导和中、法半夏以燥湿理气。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常加入具有行气止痛作用的香附、郁金、柴胡以疏肝理气,加白芍以柔肝敛肝,加瓜蒌皮、瓜蒌子以宽胸行气;处方常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成。若伴胃阴虚常加入玉竹、百合、天花粉、麦冬、北沙参以滋阴养胃或防温燥之品伤及气阴。若伴有热结便秘常加入大黄、黄柏以清大肠之火而泻下,加入知母以滋阴润燥,缓和大黄攻下之烈性。若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或腹水可加入如葶苈子、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以利尿消肿。若出现黄疸症状加入茵陈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同时与泻火除烦、泄热利湿的栀子配伍使用可增强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若有痰瘀互结,加入半夏、陈皮两者伍用,相使相助,半夏得陈皮之助则气顺痰消、化痰湿之力增强,陈皮得半夏之辅,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加入丹参、川芎以活血化瘀,处方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的基础加减而成[8-10]。

从表4可看出,本院对于肿瘤中单味中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气药甘草,已有研究报道,甘草提取物能选择性诱导胃癌、肝癌、肺癌与宫颈癌等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11],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12],其次是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茯苓。王爱云等[13]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可通过增强NK细胞杀伤活力,促进机体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而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虚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还能促进机体造血,保护骨髓,减少脏器手术及放化疗等毒副反应[14]。白花蛇舌草是处方配伍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在国内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李瑞等[15]报道了白花蛇舌草水溶性提取物既能抑制小鼠移植性实体瘤的生长,又能与环磷酰胺合用,可明显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器官萎缩和造血系统的损伤,是白花蛇舌草防治肿瘤转移复发、增强抗病能力的药理基础。

肿瘤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为主,如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推广和临床应用上的显著功效,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临床辨证论治全面治疗,提高疗效。中药毒副作用小,价廉,方便应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能全面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在患者进行化、放疗时服用中药可减轻其副作用;在手术治疗后服用中药能补气、补血,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体力;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服用中药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院在治疗肿瘤的中药组方用药上以益气健脾药为主,辅以清热、利湿、活血药,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善用茯苓、陈皮等中药也是治疗肿瘤疾病的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柏茂树,伍治平,王熙才.肿瘤化疗辅助中药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597-601.

[2]古今,陈利平,刘萍.159例癌症病人的中药处方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2):24-25,37.

[3]刘书静,田道法,李东芳.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1):1-3.

[4]于军平.治疗肿瘤中药处方的药物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03-104.

[5]林云祥.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7):52-53.

[6]周福波.麦门冬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3):69-70.

[7]于明薇.活血药、益气活血药对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8]赵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0]孙端,朱燕飞.抗肿瘤中药治疗癌症临床概况[J].海峡药学,2010,22(11):146-148.

[11]马靖,符乃阳.甘草提取物体外选择性诱导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J].癌症,2001,20(8):806-811.

[12]张明发,沈雅琴.甘草粗提物及其黄酮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2):124-129.

[13]王爱云,陈群,李成付,等.茯苓多糖修饰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9,40(2):268-271.

[14]赵爱光.邱佳信治疗胃癌学术思想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4,25(7):12-15.

[15]李瑞,赵浩如,林以宁.白花蛇舌草水溶性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和对化疗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英文版,2002,11(2):54-58.

(收稿日期:2014-03-25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中药肿瘤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中药保存,要区别对待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别用微波炉煎中药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