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科普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2014-08-08 00:42王云琦陶奎元
艺术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雁荡山科普信息

王云琦 陶奎元

摘 要:目前,我国有些地质公园的管理者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发展旅游业方面,重视商业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科普教育功能。因此,许多地质公园在科普教育工作中没有发挥科普宣传基地的作用,地质公园博物馆缺乏管理和服务,导游忽视科学知识的解说,地质景点标示牌专业性过强,解说力不足,科普教育读物缺乏等现状。本文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探讨有关地质公园科普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地质公园;雁荡山;科普

截至2013年5月,全球已经建立了92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有27个。中国还分4批建立了171个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质公园建设中,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努力打造集游览观赏、科学普及、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旅游基地,并架设起地质科学与公众教育的桥梁。

1 地质公园科普解说系统综述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其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从地质公园和科普的定义来看,地质公园不只具有地质意义,还具有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它须制定大众化环境教育计划和科学研究计划,计划中要确定好目标群体、活动内容以及后勤支持,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更广泛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

2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系统的架构与建设

图1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系统的架构(1)室内博物馆科普解说。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由影视厅、模型展示厅、岩石走廊、标本展示厅、雁荡山文化展示厅、世界火山展示厅、生态展示厅、地质公园知识展示厅和岩石矿物课堂组成。利用实物、模型、照片、图片、文字、影视多媒体及信息系统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全面介绍地质公园的资源、地质及其他景观、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地质发展历史,向游客进行科学知识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成为功能独特的宣教基地。

(2)室外科普解说。景区景点室外科普解说牌设计,是营造地质公园氛围、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发挥地质公园科学普及功能的重要手段。其解说牌分为五个部分:公园简介及导游图;景点简介及导游图;主要景点解说牌;科普小园地(灵峰、大龙湫、灵岩);地质露天教室。通过精心规划和合理设计地质景点说明牌,公园成为天然的博物馆、无声的导游,使游客增加地学知识,提高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意识,体现出地质公园的独特魅力,从总体上提高公园旅游的科学文化品质。

(3)媒体和出版物。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了中英文网站,开通地质公园官方微博。与媒体合作制作了一系列的地质专题片,片中地质专家现场解读雁荡山地学故事、长屿硐天采石硐群的地质背景、采石工艺以及千年的历史文化。拍摄了高清的《雁荡山风光片》并拍摄了微电影《雁南归》。编制系列导游图和科普宣传材料,既系统介绍公园的地质科学内容,又能体现科普书籍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特点,它既可使专业人员和地质导游能够接受,也可使普通游客容易理解,起到更好的科教宣传作用。

(4)人员解说。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重视对地质导游和博物馆讲解人员的培养,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地学基本知识,对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内涵有更深的理解,有效的向游客进行科普解说。不仅如此,还邀请了专家导游和小学生(志愿者)导游,扩大科普影响力。

(5)科普活动。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合作开通电子教室,为两地中小学生进行地质科普讲座,向广大师生宣传普及地质科学知识。并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之际,公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弘扬地质文化。

(6)教学基地建设。2011年,香港生态旅游培训中心在雁荡山设立培训基地。2012年,雁荡山与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共建“雁荡山中生代火山地质研究与教学实习基地”。

(7)加强科学研究。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特殊地质条件,使之拥有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在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学、水文地质学、地貌学,都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3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系统的规划与视觉设计

3.1 地质公园科普系统规划和视觉设计的现存问题

(1)信息疏密度有偏失。这种偏失尤其是在人们经过公园主干道路要到达某个地点的过程中,会发现主干道上有大量的标识和科普信息牌,过量的视觉信息让人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相反,当人们离开主干道,信息的数量又陡然减少,一下又进入了视觉信息的真空。

(2)信息相互抵触。虽然在地质公园有大量的视觉信息,如各类广告标识、交通系统标识、景区导向标识、景区科普解说牌等等,但这些视觉元素淹没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依然感觉无法获得渴望得到的信息,失去视觉焦点。

(3)信息品质低。地质科普解说牌的规划和设计要求内容充分、科学准确,要在必要的地方传达必要的信息,但是并不是只依靠标识的数量就可以解决的。

(4)与景观协调。科普解说牌与景区中其他景观环境和设计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经过系统设计,或是没有彼此的功能协调,不仅会降低科普信息传达的效率,而且必然导致景象繁杂的结果。

(5)对残障人士的考虑不周。在地质公园中,大部分科普建设都是针对健康人群,基本是以视觉信息为主。但并不是只有健康人群才参与科普活动,为了让所有人都可以顺利了解地质科普知识,规划和设计中就必须考虑不同身体残障的人士,提高地质公园科普的可介入性。

3.2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系统规划与设计原则

第一,科普系统的布点原则。

(1)合理规划参观流线。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包括雁荡山主园区、楠溪江西园区和方山——长屿东园区,横跨温州、台州两市的乐清、永嘉、温岭三县(市)。仅主园区就有八大景区。为了有效、合理的引导游客到达目的地,了解地学科普知识,规划时就要尽可能将流线简化,突出景区特点,从而使信息引导更明确。

(2)合理进行布点配置。合理的布点配置对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系统的设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充分分析游客参观流线的基础上,将科普信息进行整理,按科普类别分级处理,从而使科普信息更加明确,保证科普知识传达的有效性。通常在流线的交叉点进行解说牌布点,在满足科普说明的同时合理控制布点数量,保证信息传达的连续性。建议科普信息布点级别:第一级:游客集散区。第二级:出入口等待区。第三级:景区内部。

第二,科普系统的设计原则。

(1)规范化原则。完善的地质公园科普系统是利用各视觉要素和信息要素的组合,将整个公园的科普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规范化是科普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信息的正确性是地质公园的科普系统设计前提,无论是科普解说牌的字体、图形符号、色彩、信息的编排方法,还是外观和设置位置、可识别性和可读性、可能产生的遮蔽等,都必须依靠设计过程中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仔细规范的设计制作。在对科普系统的视觉要素进行规范化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各要素的规范化、科学性和一致性。字体的选择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每个字体都有其特点与用途,只要在实际项目中灵活应用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粗壮的黑体字及圆头体字,在视觉上易于识别,且信息传达也快。字体、字号的选择应科学合理,保证标识系统总体风格统一。文字的编排,多采用从左到右排列,以保证快速、舒适地阅读。研究指出,靠左对齐的段落更具有视认性。

猜你喜欢
雁荡山科普信息
科普达人养成记
轻轻松松聊汉语:浙江雁荡山
游北雁荡山
订阅信息
雁荡山观石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游雁荡山
展会信息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