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财政科学与政策研究所 朱云飞
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河北主导产业的选择、转型与升级研究*
河北省财政科学与政策研究所 朱云飞
河北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烙印,并在“资源—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群—区域经济”等多个方面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影响。推进河北主导产业发展,必须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职能作用,优化产品结构、壮大支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集群,同时减少资源能耗、推动自主创新,做好与京津产业对接。
主导产业;区位熵;产业链;产业群
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好,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它对推动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众多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中,区位熵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有效方法。其计算公式为:Q=(j1/j2)/(b1/b2)。其中:j1和j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同产业的产值,b1和b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全部产业的产值。若Q>1,表明某产业在研究区域的集中化程度高于较高层次区域的平均水平,可能属于主导产业;Q越大,则集中化程度越高。根据这一公式我们以主营业务收入指标计算出2012年河北全部40个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在全国中的区位熵(见表1)。
可见,河北产业部门在全国区位熵大于1的有7个,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按照常用的产业分类,这些主导产业可归结为钢铁、石化、能源、纺织和装备制造产业。这符合主导产业不宜过多,一般为2~5个的经验论述,也与近年来河北一直推进的钢铁、石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建材和纺织等七大产业建设基本吻合,体现了河北工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即高度依赖资源的重化工业特征。
表1 河北工业行业在全国中的区位熵
主导产业在河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财源构成上都占有支配地位。2012年,河北10大主导产业虽在企业数量上只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3.3%,但其主营收入却占67.2%、工业产值占65%、实现税收占66.8%。然而,这些产业大都体现出明显的资源型烙印,并对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影响。按照企业产品的生产轨迹和产业经济的发展逻辑,我们以“资源—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群—区域经济”的演进顺序深入剖析这种产业特征所引致的各种问题。
(一)资源高消耗:高度依赖本地资源,加大了环境承载压力,难以维持数量型扩张之路。
河北是能源大省,煤矿、铁矿、石灰岩、石英砂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而且这些资源分布广泛、体系完整,为钢铁、石化、电力、建材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带来较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河北每年消耗全国1/12的能源,仅创造了全国的1/20的GDP和1/34的财政收入。2013年,河北大气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河北稳占六七个。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收紧,国家节能减排形势的进一步严峻,这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高耗能型发展道路越来越难以为继。
(二)技术低水平: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弱,难以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河北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偏低,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2012年,从研发经费与全国总经费的比重看,河北仅为全国的2.4%,远低于河北经济产值占全国5.1%的比重;从研发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看,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与GDP之比为1.98%,河北仅为0.92%,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R&D投入对比看,河北企业的自筹比例很高,远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当前,技术创新正成为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核心和关键,新一轮区域经济布局的演化,其内在因素和最大变量将取决于创新能力。河北对主导产业科技投入的滞后,直接影响了产业的创新能力,阻碍了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产品微利润:初级加工型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难以形成产品的持续竞争力。
围绕资源优势,河北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种类比较齐全的产品体系,但从细分行业看,多处于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初级产品多,高端产品少,竞争力不强。如河北钢铁产业以附加值较低、市场供过于求的建筑长材为主,虽然板带比已达到60%以上,但板带材多集中在热轧板等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在冷轧薄板、镀层板带、涂层板带、电工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很低。2012年,以唐钢为主的河北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及营业收入都高居全国第一,但实现利润尚不及宝钢的1/3。建材行业中,除了惠达卫浴等个别企业生产高档洁具外,多数厂家以中低档卫生陶瓷为主,花样和品种单一,缺乏自己的品牌,高达70%的出口产品为贴牌加工或无牌生产。
(四)企业弱实力:中小企业众多,支柱企业比重较低,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依赖丰富的矿产资源,河北涌现了大量的资源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虽然经过多年的整合,出现了诸如河钢、开滦、冀中等支柱企业,但所占比重不高,远未实现整个区域行业的整合布局。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显示,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个数、总产值、从业人数的比重排名,分列全国各省第28、第26和第30位。在2012年全国企业500强中,河北仅有26家,远低于江苏的51家、山东的48家。在2012年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河北仅有18家,远低于浙江的61家和广东的52家。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不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阻碍企业技术进步,还易引发产品趋同、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五)产业链短窄:产业关联度弱,上下游延伸不长,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当前,河北众多中小企业间的竞争,多为价格竞争、同质竞争、无差异竞争,导致原料供应的标准化程度弱、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差、产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和延伸主导产业的纵向链条,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河北虽已初步形成铁矿、煤炭、建材等矿产资源产业链,但总体看,主导产业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还较短,一是向上游产业(基础产业、技术研发)延伸较少,目前河北控制矿产资源尤其是国外矿产资源的钢铁企业很少,尚未建立稳定的境外战略资源供应基地。二是向下游产业(市场拓展、制造服务业)延伸较短,如多数钢铁、石化企业,尚未充分利用产品优势向后发展装备制造链条,向现代物流、工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延伸也不够。
(六)产业群狭小:企业布局分散,园区集群化程度较低,难以构建产业集聚格局。
河北矿产资源几乎遍布地域全境,导致几大资源依赖型的主导产业企业布局分散,集约发展程度偏低。如在资源导向下大量钢铁企业出现地区性散聚现象,加上受财政体制影响,各地对提供本地主要财源的主导产业企业提供各种变相保护,阻碍了企业间的并购整合,难以形成整个区域的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的产业集聚格局,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充分体现。以开发区为例,近几年全省聚集区、开发区数量从40多家扩展到200多家,平均每县近2家,一些县市甚至拥有各类园区五六家,其规划面积几乎覆盖本县全境,这种“产业集聚”大多仅为企业的空间集中,很难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效应。
(七)区域整体竞争力弱:京冀间产业存在梯度悬崖,津冀间产业存在高度趋同,难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布局。
2014年年初,中央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但从现实来看,京津冀三地间市场分割严重、产业关联较小,远未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京冀间比较,当前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2013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高达76.9%,河北尚处于工业化中期,2013年三产占比仅为35.5%。京冀之间存在的这种“产业悬崖”极大限制了河北的承接能力。津冀间比较,两者同为工业大省(市),在细分行业结构上更是高度趋同,无论是产业上游的能源开采,产业中游的钢铁制造和石化产品,还是产业下游的金属制品和电气机械,均为两地的主导行业。近年来,津冀之间在首钢搬迁、石化立项、港口运输等方面的竞争程度已趋白热化。天津的经济优势、政策优势和品牌优势,极大影响了河北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做优做强钢铁产业、延伸发展化工产业等主导产业的格局规划,制约了河北整体竞争实力的提高。
推进河北主导产业发展,必须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职能作用,优化产品结构、壮大支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集群,同时减少资源能耗、推动自主创新,并搞好与京津产业对接。其中,产品、企业、产业链和产业群是产业发展的四个着力点或实施步骤,资源和技术是产业升级的两个关键制约因素,产业对接则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一)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增值率,增加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
积极实施国债项目、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省级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通过财政奖补、贴息、政府采购等手段对关键技术领域及名牌产品与商标进行倾斜支持,以加强新产品研发,实现企业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由上游初级品向下游制成品延伸,不断延长产品投向市场的时间,延缓价格变动对生产的直接冲击。其中,对新创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企业,以及新获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企业,地方财政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钢铁产业,通过关键环节的专项扶持,大力发展高档板带材,培育壮大优特专用材,稳定提升建筑材,巩固加强系列型钢产品,构建以中档市场为主、兼顾上游产品、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的钢铁产品结构。
(二)壮大支柱企业:整合生产规模,促进优质经济要素和创新资源向行业龙头转移。
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和优化布局的原则,在技术改造资金、节能减排资金、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土地供给、信贷融资等方面,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河北省产业规划布局的兼并重组项目,提高支柱企业尤其是各产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行业话语权,促进生产力布局向资源富集地和沿海转移。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兼并并非资源和产量的简单捆绑,必须重视企业资产、人员、文化的深度整合,在财务、采购、销售、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比如钢铁产业,支持河钢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渤海、长城钢铁集团的深度整合。
(三)延伸产业链条:创造利益增长点,鼓励引进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产业链节点企业和配套项目。
产业链实质是价值链,产业延伸的目的是延伸企业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以财政贴息、资金补助等方式,壮大各地产业链项目建设资金,扶持主导产业链在现有基础上向非资源产业延伸。一方面,鼓励企业向前延伸,掌握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向后延伸,拓展产品深加工,扩大最终产品的规模。其中,对重点产业链项目,争取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在专项资金、土地供应、信贷担保、水价电价及基础设施上优先保证。比如钢铁产业,既应鼓励大型钢铁企业与上游铁矿、煤炭和焦化企业整合,实现矿、焦、钢一体化生产,又应发展耗钢产业,加强与下游造船、家电、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等钢材用户的合作,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大批量订单需求。
(四)扩展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打造企业集中布局、产业协同发展、土地集约供给的新型园区。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体现了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产业配置方式的优化,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扩展河北产业集群,需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通过财政收入分成、专项资金扶持、土地优先供应和基础设施改善等手段,促进主导产业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生产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在园区内引进企业时,要按照已确定的园区主导产业及发展规划,积极引进能与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对接、关联度高的项目。在壮大园区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园区的集聚层次,即从基于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基于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基于分工协作优势的产业集群→基于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方面。
(五)资源要素: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资源供应,推进节能建设减少资源消耗。
河北几大主导产业均属于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促进河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资源要素制约。一要优化资源供应,支持企业走出去。尽管河北矿产资源丰富,但铁矿品位低,开发成本高,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石,深受价格波动影响,为保证原材料稳定,鼓励企业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国外投资资源项目,建立稳定的境外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二要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准入管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坚决淘汰标准以下的小高炉、小转炉和窄带钢生产线,对淘汰的落后产能实行统一配置和集中使用,重点支持主导产业支柱企业技术改造。三要推进节能项目建设,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在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推广余热余压回收、能量梯级利用、蓄热式加热等节能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六)技术要素:选择创新模式、健全创新体系、促进创新的转移和应用。
技术创新是产品换代的必备条件,并与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存在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促进河北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一要选择技术创新模式。中小企业采用模仿和追随创新模式,大型企业采用领先和引进再创新模式,支柱企业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二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通过各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落实国家财税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新购置设备的进项税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加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按150%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三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对当年新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企业,各级财政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四要促进创新转移应用。鼓励支柱企业以配套、有偿转让等形式将共性技术推广给中小企业,辐射到整个园区。同时组建技术性中介公司或与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对接平台,加速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七)产业对接:与京津地区主动合作、错位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破解河北与京津合作难题,关键在于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将政府角色从“服务京津、承接辐射”转变为“主动对接、错位发展”。一要积极对接北京,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河北腹地纵深与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体制、机制、政策和服务环境的梯度差,主动加强与北京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接融合,逐步成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腹地。二要主动规划产业布局,与天津实现错位发展。解决津唐之间的产业同构问题,除加强两地产业规划的统筹协调外,关键在于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这既包括打造不同的产业发展重点,也包括在同类产业中重点发展不同产品,实现“同构产业”中的“异构产品”。三要在本地区域规划上,实施“飞地”政策,在唐山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等地建设京津产业园及国别产业园,推动京津冀区域整体的全方位合作。
[1]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载于《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2]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范金、郑庆武、梅娟:《应用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再兴:《工业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本文为河北省软科学项目“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河北主导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研究”(项目编号:14456204D)的阶段性成果。
F127
:A
:2095-3151(2014)52-0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