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8-08 02:14:33艾亚钊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航运港口导向

艾亚钊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艾亚钊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

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来设计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 充分推动学生就业和发展,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1)突出职业生涯发展,(2)突出核心职业能力,(3)体现工作情境的一体化仿真教学,(4)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职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就是要对高职港航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等进行分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框架,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

一、当前高职港航专业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研究都相对薄弱。国外的人才培养方式、课程开发体系、教学模式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进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目前在课程开发上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一)忽视职业生涯发展

当前的高职港口与航运管专业在进行就业岗位需求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时,停留在就业层面,而忽视了人“以人为本”和“人的发展”这一更高层面。学生就业3至5年后面临着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当前的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除了少数公共的基本素质类课程(公共基础课)外,几乎全部是职业能力课程,更多的体现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自身社会发展的一面。

(二)理论与实践没有真正实现一体化

1.当前的课程体系仍然摆脱不了传统“三段式”课程开发模式,众多高职院校提出了五花八门的人才培养理念,但真正落到实处,仍然摆脱不了本科院校 “学科体系导向”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色彩。

2.在课程教学安排上,理论与实践没有真正实现一体化,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仍然摆脱不了在理论课程之外安排专门的实训课程的窠臼,偏离了“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中做、做中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3.目前适应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专门教材较少,很多教材虽然名义上是高职教材,但在内容上,仍然以本科教材为基础,披上“项目驱动”和“任务教学”的外表,实施起来,更像是教师展现给学校领导和社会的牵强附会的表演。学生的实际收获和对课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理论上,学生的实践体验呈现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在实践中养成职业能力。

4.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不够硬。企业里真正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进不了学校,而学校又招聘不到真正高技能的企业专门人才,甚至有的学校干脆招聘应届博士研究生做专任教师,或者干脆直接从本科院校高薪“挖”走专任教师,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开发课程,就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来设计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

(一)课程模式突出职业生涯发展

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各功能岗位的一线操作人员或者基层领班人,如港口计划员、港口调度员、港口堆场理货员、航运业务单证操作员、航运公司业务员、航运公司客户服务员,航运公司勤务人员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面向就业岗位群(如表1)。

表1 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分析表

通过对莞深地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近3年的毕业生中,只有占比约46.8%毕业生在港口航运相关方面工作,占比约53.2%的毕业生另有所求;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迷茫和信心不足(超过50%)。通过对莞深地区在校生的调查显示,在校生对所学知识满足工作需要的满意程度,45.2%的在校生认为不能满足,42.7%认为基本满足,4.5%认为完全满足,7.6%认为不太清楚。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重组课程设置,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增加大类平台课程的比重。如,物流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基础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其次,增加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按照这一思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大类平台课,另一部分为专业拓展课。相近专业共享大类平台课,而专业拓展课则是突出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

(二)课程内容突出核心职业能力

基础对行业企业的充分调研,对本行业和相近行业人的充分的人才需求分析对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分析,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计,须摆脱知识系统化、追求理论上尽可能全面的窠臼,突出核心职业能力。根据核心职业能力设置核心课程(如表2)。

表2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

(三)体现工作情境的一体化仿真教学

港航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群集中围绕在2个特定的场所:港口和船舶。因此,有2个途径可以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一是将课堂搬到港口和船舶上的“港中校”,二是将港口和船舶搬到课堂上的“校中港”。前者主要是每个学期学生选择不同的岗位在港口上跟班实训1周,企业指导老师全程指导,以满足生产性实训的需要;后者则是建立完全模拟港口环境和船舶环境的一体化仿真教室,开发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项目,采用企业版的设备和软件,完成项目操作,达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教学形式。模拟工作情境的一体化仿真教学也是国际上港航管理专业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在虎门港和启盈保税物流园区分别设立可容纳50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又于2013年投入500万元建成了港航综合实训室,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能满足模拟工作情境的一体化教学。教学团队已经开发了港口业务操作、国际货运代理操作、船舶货物运输实务、航运业务与操作、报关实务等一体化课程。

(四)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

较为成熟的高职课程评价方法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在理论上都有极其复杂的内涵,我们再实施过程中可以具体理解为:过程评价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全过程的完成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作品(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的评价。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评价首先应在课程标准中建立分项目分任务的企业评价标准,用企业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然后在评价主体上引入企业评价,每个项目和任务在经过一体化教学训练后,由企业兼职教师对每个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现场考核和评价,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最后每个(每组)学生提交作品(制作一份ppt),对自己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分享完成项目的先进经验并检讨不足,由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最后将项目评价与作品评价进行综合评价,作为课程的最终评价。

三、结论

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在注重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应“以人为本”,突出职业生涯发展,实施模拟工作情境的一体化仿真教学,建立企业评价标准,将企业兼职老师对过程的评价和专业老师对作品的评价共同作为课程评价结果,在当前项目化课程开发尚缺乏成熟推广经验的情况下,确保课程开发的就业导向性。

就业导向的课程开发需要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在组织上需要教师团队合作,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制度上应保障专业教师在教学上的自主性,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在制度上给予教师鼓励和容错机制,并给予经费支持,因为教师这一职业是凭教师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开展的,教育必须回归到人文的根本属性上来。

[1]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2011,(02):3-21.

[2]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8,(07):30-32.

[3]雷正光.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江苏教育[J],2013,(03):15-17.

[4]吴慧萍.就业导向下的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教育与职业[J],2012,(06):136-137.

[5]郭少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8,(05):5-6.

(责任编辑:孙建华)

Employment Orien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Port and Shipping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Taking Dongguan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AI Ya-zhao

( Dongguan Polytechnic,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China )

Combined with the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in Dongguan Polytechnic and based on employment-oriented education,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mployment-orien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which curriculum is designed based on occupation, post and job to combine teaching system with occupation, post and job maximally. The new idea includes: (1) highlight the occup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2) highlight the soul occupation ability, (3) integrated and simulated teaching reflecting work situation, (4) the employment orient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ort and shipping management major; occupation development

2014-06-15

广东省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立项项目(课题编号:YGL2013004)

艾亚钊(1979-),男,河南许昌人,物流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港口与航运管理。

G64

A

1671-4385(2014)05-0056-04

猜你喜欢
航运港口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22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4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22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52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7:04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港口上的笑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