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本视阈中的孟郊诗
——从历代唐诗选本看孟郊诗歌的后世接受

2014-08-08 02:12:41范新阳
关键词:孟郊选本唐诗

范新阳

(淮阴师范学院 社科处, 江苏 淮安 223300)

选本视阈中的孟郊诗
——从历代唐诗选本看孟郊诗歌的后世接受

范新阳

(淮阴师范学院 社科处, 江苏 淮安 223300)

通过对包括《才调集》在内的十五种历代唐诗选本所选孟郊诗数目的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唐诗选本对孟郊诗的选取差异较大,孟郊诗所受关注程度随时代发展逐渐加深。从对包括《唐文粹》在内的八种代表性唐诗选本中所选孟郊诗篇目的考察来看,各家对孟郊十四类诗的选择并不均衡,但乐府诗是共同的首选目标。在历代唐诗选本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游子吟》《古别离》为代表的一批孟郊诗的名篇,它们构建起孟郊诗高妙简古的印象,拉开了与诗论家酸呻苦吟之论的距离。

孟郊诗;唐诗选本;接受

选本是诗歌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正如鲁迅所言:“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1]138但受编选目的、去取标准等因素的影响,选本中入选诗人及其诗歌价值的直观反映,往往与诗论家们的评判取向不同。而从受众面来看,选本的辐射范围远大于诗论家的言说。因此,考察诗人及其诗歌的传播与接受,选本的视角不容忽视。“韩孟诗派”是中唐主要诗派,孟郊是其代表诗人,其后世影响深远,其后世争议也大。为全面了解孟郊及其诗歌的后世接受,本文拟从选诗数目与选诗篇目两个维度考察历代唐诗选本中的孟郊诗。

历代唐诗选本,多不胜举,难以进行全面统计,事实上也没有这个必要。只需选出历代具有影响力的唐诗选本,作抽样调查即可。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等客观因素,我们已经很难对历代唐诗选本的影响力作出精确的评估,比如其刊刻数量的多寡、流布范围的大小,我们今天就很难搞得清楚。但我们仍可根据其版本的多寡、后世评注笺释的质量以及现存有关评论文字等得其大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兼顾时代分布,笔者选择了从唐末五代至今较有影响力的15种唐诗选本,统计如表一。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历代唐诗选本所选孟郊诗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到各家唐诗选本收诗总量本身就存在着很大差异,故而衡量一个选本对于孟郊诗歌的重视程度,主要还是看其入选诗在选本中所占之比重。通过对表一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不同类型的选本,对孟郊诗歌的选取情况呈现出较大差异。

选本客观上还存在着选录动机、标准、范围、数量的差异。有按特定目标去选诗,而不求是否反映了唐诗自身的总体风貌者,如李攀龙的《唐诗选》、钟惺、谭元春的《唐诗归》、王士祯的《唐贤三昧集》;有着眼于体现唐诗流变轨迹,力图展示唐诗总体风貌者,如杨士弘的《唐音》、高棅的《唐诗品汇》、陈伯海的《唐诗汇评》等;当然还有只求通俗易懂、易记易诵的训蒙读本,如《唐诗三百首》。

表一

在为着某一具体目的而选的这类唐诗选本中,因宗旨的不同,孟郊诗歌的入选情况表现为较大的起落。如主张“诗必盛唐,文必秦汉”的李攀龙,强调韵味空灵、自然超脱的王士祯,因他们的主张与孟郊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他们的选本中少有孟郊诗的身影,不足为怪。而在以“幽峭孤深”为旨归,力矫“前后七子”复古之弊的钟惺、谭元春眼中,于孟郊诗尤为青睐,总共选了40首。

在着眼于体现唐诗流变与总体风貌的各家选本中,孟郊诗歌的入选比例相差不是很大,基本上在1%上下浮动。如《唐音》的1.27%,《唐诗品汇》的0.97%,中科院文研所《唐诗选》的0.8%,《唐诗汇评》的1.3%等。这说明了历代选家于孟郊诗歌在唐代诗歌发展中地位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闻一多的《唐诗大系》选录孟郊诗29首,以数量来看,列杜甫、王维、李白、白居易、韦应物、杜牧之后,居第七位;就比例而言,则可谓历代选本中孟郊诗歌入选比例之最。闻一多《唐诗大系》所选唐诗,分别是初唐占4.7%,盛唐占30.8%,大历占18.4%,元和占20.9%,晚唐占25.2%,基本反映了唐诗的整体风貌。各期中又能有重点地突出大家,如初唐以陈子昂(收诗16首)、张九龄(收诗10首)为主,盛唐则以李白(收诗49首)、杜甫(收诗99首)、王维(收诗50首)、孟浩然(收诗22首)、王昌龄(收诗17首)、高适(收诗12首)等人为主,中唐以白居易(收诗34首)、孟郊(收诗28首)、卢纶(收诗14首)、韩愈(12首)等人为主,晚唐以李贺(收诗25首)、李商隐(收诗24首)、温庭筠(收诗19首)等人为主,基本符合该诗人在各期和唐诗史上的地位。这样的安排,充分强调了孟郊在中唐诗歌新变进程中,与白居易不相上下的作用与地位。闻一多以诗人之慧心与文学史家之通识,阐幽发微,追本溯源,从孟郊与白居易的比较中,敏锐地发现孟郊“敢骂”的特性背后是源于杜甫的写实精神,从孟郊诗歌炼意的作风、以丑为美的手法以及诸如“上一下四”的特殊句法中,揭示出其对于宋诗导夫先路的开创之功。*详情见郑临川《茄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典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140页。

在以训蒙为目的的唐诗通俗选本中,孟郊的《游子吟》,以其质朴易懂的语言形式,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每每成为这类选本的首选。然而,从总体上看,孟郊诗歌清峭寒苦、横空盘硬的特质,决定了它与这类童蒙教材的距离,故而其入选比例不高,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从纵向看,孟郊诗歌受到关注程度大体呈现为逐渐加深的态势。

从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有可能选录孟郊诗歌的唐人选唐诗来看,只有韦縠《才调集》选了孟郊的一首《古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才调集》是受晚唐五代香艳诗风影响,集中多选中晚唐秾丽之诗,如选元稹诗57首,温庭筠诗61首,李商隐40首,杜牧33首,韦庄64首。爱情、怨情是《才调集》的重要主题,以李白为例,其所选《长干行》(“妾发初覆额”)、《长相思》(“日色已尽花含烟”)、《古风》(“燕赵有秀色”)、《寒女吟》(“昔君布衣时”)、《会别离》(“结发生别离”)等诗均是着重表现怨妇思君之情的,《才调集》所选李白诗几乎篇篇有男女。孟郊集中描写思妇怨情之诗不在少数,如《怨诗(一作古怨)》:“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古别离》:“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为什么选这首《古结爱》,大概是看中了它诗情的缠绵与形式的古朴罢!

如果说唐人选唐诗诸本代表了当时流行趋势的话,只有一首诗入选的孟郊,似乎是不太受重视的。

与宋代诗评家们对孟郊及其诗歌评论的热闹局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宋代的选家们对孟郊诗歌多保持沉默。宋敏求委托王安石编选的《唐百家诗选》未收孟郊诗歌,或许是因为宋敏求已编有《孟东野诗集》。《三体唐诗》只收五、七律和七绝,而孟郊诗歌主要为五古,仅从诗体而言,孟郊诗歌与崇尚近体诗的宋人在阅读期待上就拉开了距离。再者从思想内容来看,深受道学影响的宋人,也不太愿意听孟郊的酸呻寒号,因为“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2]181。结论是孟郊诗歌在宋代一般读者群中,似乎也影响不大。

元代杨士弘《唐音》,选录了179位诗人的1341首诗,标以“始音”“正音”“遗响”等名目,实际上是严羽的理论观点在诗选中的初步应用,《唐音》也就成了唐诗“选学”上第一个以盛唐为宗的选本。其卷十二“遗响”五,选孟郊诗《与韩愈李翱张籍别》《古薄命》《游终南》《游子吟》等17首。受其影响,明初高棅编选的大型唐诗选本《唐诗品汇》,于五言古诗“正变”仅列韩愈、孟郊两家,选孟郊五言古诗46首。另外七言古诗“余响”中选孟郊诗歌3首、五言绝句“接武”选孟郊诗歌6首,七言绝句“接武”选孟郊诗歌1首,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三体阙如。其所附《唐诗拾遗》部分还收孟郊五言古诗5首,七言古诗1首。从诗歌“正”“变”的角度,两家均以“变”取孟郊诗歌;从入选比例来看,较之前代已有较大幅度提升,孟郊在中唐诗坛的地位已得到了基本确立。

晚明钟惺、谭元春“第求古人真诗所在”“思别出手眼,另主深幽孤峭之宗”[3]570的《唐诗归》,于中唐诗人中刘长卿入选51首,最多;其次张籍,选诗41首;再次即为孟郊,入选39首。不论其选还是评,均突破前后七子以格调、气韵论诗,推崇格力雄壮与气象浑雅的苑囿,从“别趣奇理”的角度去重新评价、发掘唐诗“真精神”的所在。其“诗家变化,自盛唐诸家而妙已极;后来人又欲别寻出路,自不能无东野、长吉一派”[4]199的论断,看重的正是孟郊在诗歌史上的开创之功。从入选比例亦可看出,其对于孟郊诗歌是给予了不一般的关注的。钟惺与谭元春评选的《唐诗归》在当时很流行,以至于到了读书人几乎“家置一编”[3]570的地步。其影响一直延及清初顺、康之世。在孟郊诗歌的传播与接受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自钟、谭《唐诗归》以后,孟郊诗越来越受到选家们的关注,对孟郊诗的评选也愈来愈趋于深入细致。除上表所录选本外,尚有数种值得一提。

邢昉《唐风定》,是明末清初重要的唐诗选本,其序曰:“诸家选本参差纰漏,不惬于衷,爰取诸选,旁及本集,汰择删定,分别正、变,厘为二十二卷,命曰《唐风定》。”[5]序卷一至卷五为五言古诗,题为“正风定”,其中选录十首以上者,有韦应物、杜甫、储广羲、常建、李白、王维、王昌龄、陈子昂、孟浩然、柳宗元;卷六亦为五言古诗,题为“变风定”,自韩愈始,其中孟郊收诗最多,有23首;韩愈次之,22首;次为李贺,6首,余皆寥寥。其于贾岛五律诗上评曰:“东野之古,浪仙之律,异曲同工,宇宙间真少此种不得。若长吉歌行,则少之不为缺事矣。”[5]卷15其推重孟郊诗,可见一斑。

康熙年间锡山人杜紫纶(诏)、秀水人杜诒榖(庭珠)编选的《中晚唐诗叩弹集》选白居易以下37人诗1614篇。其卷四选录孟郊诗31首。诗后有庭珠按曰:“《品汇》古诗正变与昌黎并列者惟东野、长吉,盖东野奇险实与长吉鬼怪对垒,至若贾岛、卢仝、于濆、邵谒、皮日休诸人,虽琢削之工各有胜处,而此故足以概之矣。”[6]28其于李贺诗后按语曰:严沧浪云:“‘玉川之怪与长吉之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然玉川寒苦,长吉则独发新艳,故录长吉而不及玉川,犹录东野不及长江也。”[6]22选东野诗,看重的正是其如李贺“独发新艳”的创变之功。

康熙年间岳端选刻有《寒瘦集》,选孟郊诗44首,贾岛诗38首,绝大多数为五言诗。无笺注,有圈点和评语,皆为朱墨套印。评语极精当,多为己见。书末有岳端的《后序》一篇,曰:

予选郊、岛二子诗,得八十二篇,序而授之梓人,有客进曰:韩愈愿东野化龙,李洞呼贾岛为佛,其见重于当代如此。且二子诗流传至今者各数百篇,是选之外,别无佳者欤?予曰:诗贵有章,而字句之法亚之,然亦不可少也……二子之诗虽数百篇,其佳者盖尽于此矣。[7]

从选目可以看出,岳端所选之孟郊诗,明显偏重乐府和感兴两类诗,占了一半以上。从内容上看,这些诗主要是孟郊自我情感的发抒——所谓“不平则鸣”者也。岳端在《后序》中称其所选之诗乃“章佳句佳”者,就这44首孟郊诗歌而言,倒也不虚。再看岳端的评语,亦颇多精到之处。如《病客吟》之“一起四句,妙处在看去最奇最险,却是寻常境界,后幅沉忧郁结之气,宛然如见”,《秋夕贫居述怀》之“因卧冷而无寐,因无寐而听秋,因听秋而伤别,节节相生,不出‘秋夕’二家,此等诗句法最妙。三四补秋夕之景,有流水行云之致。五六言贫居,结语但言无可告者,而自己述怀之意在其中矣。与题毫无渗漏”,《赠主人》之“妙处是双起单收,不使强宾压主”,《征妇怨》之“从一‘各’字生出后半首,而后半首句句照应‘各’字,可谓心细如发者也”,等等,尤能在篇章句法上阐幽发微,于细微处见出独到之精神。对于东坡“郊寒岛瘦”之评,其序云:“凡物莫不寒者清而瘦者古,清古,诗品之极致也。”以“清古”诠释“寒瘦”,“于是前人所贬二人的俭涩枯寂转而为清逸高古,成为古典诗歌的至境”[8]722。其对孟郊诗的推崇可见一斑。

乾隆年间高密李宪乔有《孟诗评选》,选孟郊诗69首,同治年间董文涣因“李氏评选本孟郊诗歌,佳者既入彀矣,然犹惜其抉择过慎,名什尚多遗漏,使读者未能餍心”,故“于吟诵之暇,取吴兴仿宋刊本,手为去取,补录一百三十四篇”[9]。董文涣有《读孟东野集即柬沈仲复同年》诗云:

杜陵夔后诗,万象供雕摉。艰危出深语,百尺元龙楼。

千古涪翁爱,非笑今未休。吾观东野作,缒凿力与侔。

哀哉时命穷,潦倒不见收。五十始一第,偪仄死参谋。

半世忧乐鸣,终身肺腑愁。岂其务蹇涩,身心故相仇。

东坡寒蛩诋,遗山讥诗囚。得毋言之过,岛瘦何足俦。

沈君耽苦吟,耳食夙所羞。余亦瓣香奉,后起愿从游。[10]428

诗中以杜甫作比,给予孟郊诗高度评价,对孟郊的不幸遭遇深寄同情,指出孟郊诗的寒苦乃是其生活的本真再现,对东坡、遗山之评深表异议。“岛瘦何足俦”亦与其“东野与长江并称,然贾实非孟伍……此老(孟郊)学力原本骚雅,胚胎汉魏,三唐诗人惟李、杜、韩可与颉颃,岂他家所能拟议哉”[9]的持论一以贯之。

孟郊之诗在清代以前不闻有选集问世,从岳端之“寒瘦”合集,到李宪乔之孟郊诗歌选集,再到董文涣对孟郊诗歌在数量上的大量补选以及中肯之评价,说明时至清代,孟郊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

就现当代唐诗选本来看,从闻一多的《唐诗大系》到陈伯海的《唐诗汇评》,孟郊诗歌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均亦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从选本的角度关照孟郊诗歌的接受,最关键的还是对于具体入选篇目的分析。为此笔者选择了若干选有孟郊诗的代表性唐诗选本统计如表二:

表二

类别诗集唐文粹27唐诗纪事10唐音17唐诗品汇56唐诗归40唐诗别裁13唐诗三百首2唐诗鉴赏辞典9长安早春偷诗寓言审交怨别怨别闻砧闻砧闻砧咏怀11秋夕贫居述怀春愁落第落第渭上思归再下第失意归吴寄刘侍郎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侍御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秋怀“秋至老更贫”秋怀“秋至老更贫”秋怀“秋月颜色冰”夜感自遣登科后游适9游终南游终南游终南游终南山喜与文长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游终南龙池寺过分水岭洛桥晚望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石淙“百尺明镜流”游石龙涡游枋口“一步复一步”居处4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蓝溪元居士草堂立德新居“疏门不掩水”立德新居“耸城架霄汉”

类别诗集唐文粹27唐诗纪事10唐音17唐诗品汇56唐诗归40唐诗别裁13唐诗三百首2唐诗鉴赏辞典9行役4西上经灵宝观西上经灵宝观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连州吟“春风朝夕起”连州吟“羽翼不自有”纪赠9上河阳李大夫上河阳李大夫上河阳李大夫赠崔从事陨赠韩愈二首赠崔纯亮赠崔纯亮赠郑夫子鲂赠郑夫子鲂桐庐山中赠李明府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赵记室俶在职无事赵记室俶在职无事怀寄0酬答3送李观韩愈别兼献张徐州送李观韩愈别兼献张徐州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答郭郎中送别17送弟郢东归送从弟郢东归送韩愈从军送从叔简南归感别从叔简再东归感别从叔简校书再科东归送豆卢策归别墅送豆卢策归别墅送豆卢策归别墅送柳淳入关与韩愈李翱张籍别与韩愈李翱张籍别送淡公二首“铜斗饮江酒”“短蓑不怕雨”送淡公“铜斗饮江酒”“射鸭复射鸭”“短蓑不怕雨”“师得天文章”山中送从叔简赴举送柳淳送温初下第送任载齐古二秀才

类别诗集唐文粹27唐诗纪事10唐音17唐诗品汇56唐诗归40唐诗别裁13唐诗三百首2唐诗鉴赏辞典9送道士送萧炼师入四明山咏物0杂题4听琴列仙文“太霞霏晨晖”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息哀伤7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览崔爽遗文因抒幽怀悼吴兴汤衡评事峡哀“上天下地水”“峡棱剸日月”吊卢殷“登封草木深”国殇联句0

注:(宋·姚铉《唐文粹》虽名为“文粹”,实乃诗文合选。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载录1150诗人的作品及有关事迹与品评,可谓现存最早的一部唐诗研究著作。胡震亨认为:“计氏此书虽诗与事迹、评论并载,似乎诗话之流,然所重在录诗,故当是编辑家一巨撰。”[11]323斯言甚是。故而这里将之作为选本看待。《唐诗鉴赏辞典》为萧涤非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通过对表二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历代选本中的孟郊诗歌篇目来看,各家对孟郊十四类诗的选择并不均衡,其乐府诗是后世选家的首选目标。

在上表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说明问题,我们对表中历代唐诗选本中孟郊诗入选情况又作了一个简约统计,结果如表三。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家对孟郊诗歌十四类诗的选择并不均衡,选家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乐府、送别、感兴、咏怀等类,尤以乐府诗为最,几乎占了其乐府诗作的一半。曾季狸《艇斋诗话》云:“要之,孟郊张籍,一等诗也。唐人诗有古乐府气象者,惟此二人。但张籍诗简古易读,孟郊诗精深难窥也。孟郊如《游子吟》《列女操》《薄命妾》《古意》精确婉转,人不可及也。”[12]324作为唐代乐府大家之一,孟郊的乐府诗以其奇险斩截的面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他的乐府诗差不多全是短篇,不以铺叙为能,转以精深是务。不讲究事件的来龙去脉,没有人物的精雕细刻,每每以新奇为目标,追求一种意境上的突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历代唐诗选本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孟郊乐府诗的接受状况,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孟郊乐府诗创作的杰出成就和诗史地位。

(二)通过历代唐诗选本的流播,逐步形成了一批孟郊诗歌的名篇,正是它们框定了孟郊在一般读者中的形象。

表三

由表中统计可得,在上述从宋至清的各代选本中,共计涉及孟郊诗113首,约占《孟东野诗集》总数506首的23℅。其中又以乐府、送别、感兴、咏怀四类最多,占了入选孟郊诗歌的六成以上。就单篇而言,复现几率较高的诗分别是《游子吟》(8/8),《列女操》(6/8),《古别离》(5/8),《游终南山》(4/8),《古妾命薄》《苦寒吟》《古乐府杂怨》《静女吟》《塘下行》《闻砧》《秋怀》《古怨》《上河阳李大夫》《送豆卢策归别墅》(3/8)。施蛰存先生云:“从来选诗的人,对于他的诗,没有一致的选录标准,因此就没有公认的代表作。”[13]448但表中所反映的情况却异于是说。诚然,后世对于孟郊诗歌的选录,缺乏较为一致的选录标准。但就是在这缺乏一致标准的情况下,各家均不约而同地选录了孟郊的《游子吟》。事实说明,在后人眼中,《游子吟》就是孟郊的代表作,是孟郊诗歌创作中“高妙简古,力追汉魏作者”[14]740之诗的典范。

表四

为了进一步检验所得结论的有效性,笔者又对另外一批重视中晚唐诗歌的唐诗选本进行了抽样统计如表四。其结果也说明了这些名篇的存在,确是事实。

孟郊在后世的形象,多赖其诗歌的流传。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孟郊的形象,多半不是由全本的《孟东野诗集》,而是通过诸多唐诗选本获得的。因为是选本,必然有个标准,必然有所去取。所以就每一个选本而言,里面的孟郊都会不太一样。如清初的所谓“御定”“御选”之类的总集或选本所奠定的是“温柔敦厚”的基调,之后不论是康熙年间的王士祯的“神韵说”还是乾隆年间的沈德潜的“格调说”,均具有官方诗学代言人的味道。尤其是沈德潜在“诗教”主张下所选的《唐诗别裁》,更是以回归风雅之正为旨归。是集选孟郊五言古诗12首,由沈德潜“贞元、元和以降,诗家专尚近体,于古风渐薄,五言古尤入浅率,沿及宋、元,鲜尊正轨,复古转在明代也。兹于柳子厚、孟东野后,所采寥寥,惟恐歧途分出,学诗者靡所适从耳”[15]98的评释之语,可见其对孟郊在唐代五言古诗发展史上殿军地位的肯定。其评孟郊诗云:“东坡目为郊寒岛瘦,岛瘦固然,郊之寒过求高深,邻于刻削,其实从真性情流出,未可与岛并论也。而元遗山云:‘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毋乃太过乎?”[15]95对于苏东坡和元好问对孟郊的评价,沈德潜是表示异议的。然而受“温柔敦厚”的思想观念和“归于雅正”的选编宗旨的影响,他亦不会过于夸大孟郊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穷愁寒苦的东西,因而是编所选孟郊诗歌多为古雅之什,对孟集中较多表现孟郊穷愁寒苦、怨愤不平的咏怀、哀伤类题材的作品弃而不选。从“文如其人”的角度看,在《唐诗别裁集》中我们读到的孟东野是一个立身贞静、怀亲念归、歆羡隐逸,虽希求汲引却不事谄媚的高士,绝非苏东坡、元好问口中的“寒虫”与“诗囚”。选评者眼中的孟郊与诗论家眼中的孟郊由此也就拉开了距离。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 钟惺,谭元春.唐诗归·第三十一卷[M]//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邢昉.唐风定[M].民国二十三年(1943)贵阳邢氏思适斋刻蓝印本.

[6] 杜诏,杜庭珠.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四[M].北京:中国书店,1984.

[7] 岳端.寒瘦集[M]//康熙三十八年红兰室刻本.中华再造善本·清代编·集部.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8] 陈伯海.唐诗学史稿[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9] 董文涣.高密李氏孟诗评选·叙[M].清同治戊辰洪洞董氏刊本.

[10] 董文涣.岘嶕山房诗集初编·卷二[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1]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2]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 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 费衮.梁溪漫志·卷七“孟东野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5]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8.

责任编辑:刘海宁

责任编辑电子信箱

张 超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专栏、周恩来研究专栏、网络与人文研究专栏 E-mail: zhchao053@163.com

王荣江 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栏 E-mail:wrj6363@163.com

刘海宁 都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专栏、文学、艺术、语言文字 E-mail:hysylhn@163.com

仇海燕 现当代学人研究专栏、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专栏、地域文化研究专栏、社会、历史、国际政治 E-mail:hysyqhy@163.com

孙义清 文化产业研究专栏、新闻与传播、教育与教学 E-mail:yiqing202@163.com

I207.22

A

1007-8444(2014)05-0656-10

2014-05-08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99);2011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ZWC014);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SJB7500002)。

范新阳(1973-),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孟郊选本唐诗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唐诗写柳之妙
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讲唐诗记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中国京剧选本之“选”与比较研究(1880—1949)
戏曲研究(2020年4期)2020-07-22 06:32:36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中国古代戏曲选本概念辨疑与类型区分
中华戏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58
唐诗赏读
得意的孟郊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找不同
军事文告的第一个选本
军事历史(1992年2期)1992-08-21 06: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