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超,刘敏
罕少见病例
MSCT增强扫描诊断右侧异位肾并双肾旋转不良1例
李亚超,刘敏
异位肾,右侧;双肾旋转不良;螺旋CT
患者,男,50岁。无明显诱因右上腹胀痛不适5 d,外院腹部超声提示肝血管瘤。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腹部静脉曲张,右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腹部扣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无明显发热、头晕、心悸,亦无咳嗽、咯痰。实验室检查正常。为进一步明确肝脏病变而行腹部增强CT检查,碘比醇90 ml静脉注射,行常规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示:肝脏病变符合血管瘤改变;左侧肾旋转不良,肾门朝向腹侧;右侧肾脏位于盆腔骶椎前方,肾门朝向左前方;双侧肾脏实质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强化。左肾上段输尿管扩张,连续层面观察右侧输尿管短缩,自肾盂达膀胱。遂诊断为右侧盆腔异位肾并双肾旋转不良。
讨论异位肾及肾旋转不良是先天性肾脏发育畸形性疾病。异位肾是指肾脏定位的异常,分为盆腔肾、胸腔肾及交叉异位肾。盆腔肾的形成是由于发生早期肾蒂血管发出位置低,限制肾的上升,为异位肾中最常见的一种[1]。胎儿期肾脏在上升至肾窝的过程中会纵轴旋转,当旋转过程发生异常时,即为旋转不良,分为腹侧位、腹中线位、背侧位及侧位[2]。其常与异位肾等其他尿路异常相伴随。
异位肾及肾旋转不良一般不伴有临床症状,临床多为偶然检查时发现。本例即因肝脏病变就诊,而无泌尿系症状。本病亦可有获得性并发症如肾盂肾炎、肾积水、结石、肿瘤等引发的相应临床症状。
异位肾及肾旋转不良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其中CT扫描检查较腹部超声及静脉肾盂造影更具有优越性。盆腔异位肾表现为肾窝无肾影,于盆腔内见异位的肾脏;异位肾脏形态表现多样;肾盂肾盏可见,常伴旋转不良;输尿管多过短。增强CT扫描肾皮质、髓质正常,延时扫描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有对比剂排出,输尿管长度能恰好自肾盂至膀胱入口,此点可与肾下垂鉴别。MSCT检查以其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进行的任何方位成像及大范围扫描方式可发现低至盆腔的异位肾,使得双肾解剖及旋转不良能清晰显示。本例中右肾位于膀胱上方,骶椎前方,肾门朝向足侧及左前方;左肾门朝向头侧及右前方;双肾同步增强(图1)。增强MSCT则可显示肾皮质、髓质增强情况及输尿管走向,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细节化的解剖关系信息。
注:A.左肾位置正常,肾门朝向头侧及右前方,肾盂扩张;B.右肾位于膀胱上方,骶椎前方;C.右肾门朝向足侧及左前方,双肾呈一致性同步强化,肾实质、髓质增强正常
图1 患者影像学表现
1 周瑞锦, 刘中华, 玄绪军. 泌尿生殖系统遗传病与先天畸形[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239-241.
2 郑晶晶,张雪宁,刘辉佳,等.融合性交叉异位肾伴旋转不良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1):58.
056201 邯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放射二科(李亚超),老年病科(刘敏)
10.3969/j.issn.1671-6450.2014.06.038
201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