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2014-08-08 09:19武春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析法基础

武春友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1 引言

通过对合肥职教城内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当前,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类型共有三种:学期结束前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计算机等级考试,常规考核与考试.纵观这三种评价方式,片面性和简单化特征明显,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质量需求,原因如下.

(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调查发现无论是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指标有待改进的空间都很大.大多数学校的评价主体是学生和各级领导,缺乏最有说服力的同行互评和教师自评,学生往往会把教师本人的人格特质和其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等混为一体,主观随意性强,而多数领导又都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评价内容上存在概念模糊、识别度不高的现象;评价指标权重方面设置不合理现象普遍.

(2)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常规考核与考试等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属于课程成果范畴,无法评价学习者的学习预期和学习感受,评价不出教师的教学预期和教学感受,更评价不出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求.

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首创于美国,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地应用.层次分析法是模仿人们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进行构造的,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思维过程数量化,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再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成若干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即分解、判断、综合.要经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矩阵、计算各要素的权重、计算当前一层元素关于总的目标的排序权重等步骤.

2.2 评价指标

按照各个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本文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要求评价主体按照五个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对以下的20个问题分别作出回答.

(1)课程管理人员.

C1:课程教学大纲是否科学合理;C2:教学实践中是否实施项目化教学;C3:课程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C4:课程设计是否体现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C5: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合理应用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手段.

(2)学生.

C6: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C7:教师对授课的内容和方法是否做了精心准备;C8:教师的授课是否让学生掌握了该学科的学习方法;C9:教师的授课深度是否让学生容易掌握学习内容;C10: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上机实践内容是否和今后从事的工作有密切关联.

(3)课程执教者.

C11:本人对本课程是否有非常深刻的认识;C12:本人对本课程的应用领域是否有深入地了解;C13:本人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有不同于别人的独到的创新点;C14:本人在每次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是否能够对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C15:本人能否维持好课堂纪律.

(4)同行.

C16: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是否得到学生普遍的认可;C17: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频繁;C18:教师每次的授课量是否合适;C19:教师的授课教案是否有更新,并且贴近行业最新发展趋势;C20:教师在本领域内的科研量是否充实.

2.3 评价模型

依据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总目标A——“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分解成三个层次(见图1),A={B1,B2,B3,B4},其中,教学设计 B1={C1,C2,C3,C4,C5},课程教学效果 B2={C6,C7,C8,C9,C10},课程认识 B3={C11,C12,C13,C14,C15},课程教学水平 B4={C16,C17,C18,C19,C20},Ci(i=1,2,…,20)为评价指标.

图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体系结构图

2.4 确定权向量

为了客观确定各个评价指标中相应评价项目中的重要性程度,我们分别对四类课程评价主体作了问卷调查,要求评价主体将各评价指标在各个评价项目中按照其重要性作递减排序,根据调查结果,并依据层次分析法1~9的尺度,建立总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A,教学设计B1,课程教学效果B2,课程认识B3,课程教学水平B4的比较矩阵为:

根据方根法计算各比较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得到数据如下:

由于一致性指标均小于0.1,说明采用的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因此,上述W,W1,W2,W3,W4可以作为权重向量.

2.5 模型的应用

现有笔者所在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调查结果(见表 1,2,3,4).

表1 课程管理人员对课程的评价调查表

表2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调查表

表3 课程执教者对课程的评价调查表

表4 同行对课程的评价调查表

根据表 1、2、3、4 分别可以得到课程设计 B1、课程教学效果B2、课程认识B3、课程教学水平B4的评判矩阵为:

根据权向量W=(0.56381,0.26338,0.05502,0.11779)可得总目标的综合评判矩阵为P=WR=(0.18395 0.41481 0.28889 0.08676 0.02559).

如果根据表5的百分制给评价等级赋值,记T=(95 80 70 60 45)T,则可计算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各项评价目标的得分为:

综合评价得分为:Fp=PT=77.23967,属于中等水平.

表5 评价等级对应得分表

3 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课率达到了百分百,如何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让我们的高职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水平,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对计算机能够驾轻就熟,成为各个高职学院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教师课程评价意识的建立,提高教师自觉监控、修正教学过程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将能起到矫正、激励与促进作用.

[1]武春友,张玉香.高职广播影视类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07).

[2]高蕾.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现代计算机,2007(5).

[3]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唐有文.模糊层次分析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分析法基础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