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灯中流转名为香港的岁月

2014-08-08 09:14丁字
青年时代 2014年7期
关键词:紫荆花香港英国

丁字

小河弯弯向东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儿弯弯的海港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船儿弯弯入海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

让我温暖你那沧凉的胸膛

……

由罗大佑作词作曲,1997年香港回归夜使这首“东方之珠”变得脍炙人口,自那之后,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17年。纵使时光匆匆,“东方之珠”的旋律依旧余音绕梁,在脑海久久回荡,那夜,新旧交替无眠的香港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慨。正如歌词那样,香港曾是全世界最优良的深水港,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因此,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一直虎视眈眈,鸦片战争后直至1898年,香港领域被分批租借予英国成为英殖民地。

香港,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华南,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濒临南中国海,由香港岛(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组成,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香港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650.64平方公里。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与西边的澳门隔海相对,距离为61公里。香港是全球闻名的国际大都市,20世纪80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的美誉,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称“纽伦港”。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说法众多,传在清朝嘉庆年间,有林某和他的妻子香姑为首的一伙海盗,横行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一带,后来被清军将领李长庚击败,林某逃往台湾,香姑率余盗占据了今天的香港岛,后人因香姑之名而称这个岛为香港。

也有说法认为,香港之名是因为岛上红香炉山转称而来。在今天香港铜锣湾天后庙前,旧时有一座红香炉。据古老传说,这座红香炉是从远地漂泊而来,停在庙前沙滩上。村民见后将它抬至庙前,并称庙后山峰为红香炉山,庙前海港为红香炉港。红香炉港一名逐渐演变为香港,并成了全岛的名字。

另一种说法则称,香港之名是因为岛上有鳌洋甘瀑而得名。据说,今日香港瀑布公园处,原有一条瀑布冲注而成的小溪,老百姓称之为龙水。其水清冽甘香,过往船只上的人,常常来此取水食用,并把这条小溪称为香江,把小溪入海处称为香港。天长日久,人们就把这个岛叫作香港。

但一般认为最可靠的说法,则是因为这里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香港。在明朝时,香港及广东东莞、宝安、深圳一带盛产莞香,此香因气味奇特,颇受人们的喜爱,故而远销江浙,饮誉全国。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装船运往广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向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 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

香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与越族人文化同属一家。秦朝以前,越族人居住在两广、浙闽东南沿海一带,部族林立,互不相属,史称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市),公元前213年秦派兵50万人到南岭以南戍边和开垦,南定百越,将香港纳入秦朝中央政府的疆域版图并管辖,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到了东汉(公元25—220年),香港岛上已经有了常住居民。汉朝香港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置宝安县,香港归宝安县管辖。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福安县改为东莞县,香港属东莞县管辖。南宋灭亡后,一些不甘受辱的官员及子民,纷纷来此隐居避难。从唐朝起,经五代十国、宋、元、明诸朝代,在长达861年的时间里,香港均属东莞县管辖。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起,到清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的268年中,香港均属广东省新安县管辖。在英国强占香港之前,香港是我国广东省新安县管辖地区。香港在宋朝以前相当长历史时期,主要是渔民避风浪和歇息的地方,从宋朝开始在香港沿海地带由渔民聚落逐渐形成了一些渔村,居民主要从事海上捕鱼等作业活动,明清时代香港成为“莞香”等集散转运口岸。

17世纪,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香港逐渐成为英国向中国大陆走私鸦片的转运地。从18世纪到19世纪,随着走私鸦片的数量越来越大,当时的英国鸦片贩子把东印度公司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的罂粟加工成鸦片,走私卖到中国。走私数量逐年增加,1727年的200多箱,1800年的2500余箱,1838年达40000多箱,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大量白银被掠夺,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使清朝政府的经济出现严重危机。

1838年12月清朝政府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在香港与广州之间珠江口地区的虎门,制造虎门销烟,严禁鸦片走私、烧毁鸦片2万余箱。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英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开始第二年,英国派兵强占了香港,中国清朝政府战败,被迫于1842年8月29日在泊靠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约75平方公里)给英国,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部分的香港割让给英国后,清朝政府在与香港岛一水之隔的九龙半岛设九龙司,并将衙署设在九龙城内,占地约2.6公顷,衙门外建高约8米的围墙,设6个瞭望塔。当时,九龙司归广东省新安县管辖。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停泊于黄浦港内的中国商船亚罗号上捕捉海盗,英国以该船曾在香港领过执照(1856年9月已到期)为借口,指责中国水师无权上船,并谎称中国水师在船上侮辱英国国旗等,制造了“亚罗号事件”,借口发动了侵华性质明显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到广西西林县传教,因作恶多端,激起民愤,1856年2月新任知县将其判死刑。1857年法国借口广西的“马神甫事件”(也称西林教案),参与英国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合出兵广州。1858年5月,英、法、美、俄四国公使率英舰10艘、法舰6艘攻占大沽,直扑天津,清政府被迫求和,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国侵占了九龙半岛南部的尖沙咀地区。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后,直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金银珠宝和贵重文物被抢劫一空,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于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在北京分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割让中国领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司(约11.1 平方公里)给英国。中国清政府在1894年8月1日至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情况下,英国趁机于1898年7月1日强逼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拓展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行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的中国领土,并称之为“新界”,面积约975.1 平方公里,约占香港地区总面积的91.8%。

根据国际惯例,租借期一般不得超过100年,因此《拓展香港界止专条》租期定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租期届满。关于租金问题,据传英方当时谈判代表曾说:“租金可待尔商议。”英国租借“新界”时,清政府提出保留“九龙城及原九龙城码头”,理由是“以使文武官员驻扎,兵商往来停泊及他日修建铁路等”,英国为速达签约目的而表示同意,在《拓展香港界址专条》中写有“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但又写有“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

中国人在中国领土上驻扎,不得与英国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此话实则是以谬理埋下了别有居心的伏笔。清朝政府只是暂时保住了九龙城的主权,签约后第二年的1899年4月16日英国当局接管“新界”时,镇压了当地居民的武力反对,港英当局指责清朝政府“协助不利”,4月18日要求撤销中国对九龙城的管辖权,5月18日,英国以武力强行攻占九龙城,并将城内中国官员驱逐出城,1899年12月,英国单方面将原来未列入“租界”范围内的九龙城纳入了香港辖区,据为己有,自此“专条”上保留中国在九龙城内的行政权,保留大鹏湾九龙城码头区,保留中国兵船使用大鹏湾、深圳湾的权利等的主权,便已名存实亡。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的各种进步报刊,都振臂疾呼,宣传抗日救国,为香港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12月8日,日军飞机袭击香港九龙半岛上的启德机场(后已改名为香港国际机场)。英、日激战18天,英军伤亡近4000人,英国战败向日本投降,1941年12月26日日军占领香港。在日军侵占期间,香港经济遭到严重打击,香港居民把日军占领香港期间特称为“三年零八个月”。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后,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夏克于1945年8月从日军手中接收香港,9月16日驻港日军正式投降。当时在接收香港问题上,中英两国曾发生争议,在美国的干预斡旋下,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作了妥协让步,没能收回香港,香港仍被英国占领。

1949年,中国大陆大部分已被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海南岛后,对是否解放和收回香港问题,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当时上海市潘汉年副市长向周恩来总理提出“暂不收回香港”的建议,主要理由是“美国执行杜勒斯对新中国封锁政策,上海、天津、青岛等港口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几乎断绝,如果收回香港,这唯一通向西方国际社会的贸易通道就失去了,极需的军用物资和外汇渠道就堵死了,因此,在一定时期保留香港自由港的地位,由英国人暂时管辖香港,乃是上策。”周恩来总理采纳了潘汉年的建议,并报请毛泽东主席准许,故1949年解放军未进驻香港。

新中国成立后,全中国人民迎来了新的幸福生活,但香港岛仍在放眼可及的南中国海孤单哭泣,牵动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1997年6月30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拓展香港界止专条》中英国租用香港的99年之约到期,在当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积极配合下,如期结束了香港的被英殖民统治,中国重新恢复行使主权。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紫荆花怒盛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上空飘扬,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报。

洋紫荆开过的99年

在那颗洋紫荆盛开后的99年,香港终于结束了被英殖民统治,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犹记得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夕,在香港港督府,末代港督彭定康已经井然有序开始了交接仪式。彭定康携上妻子女儿蹬车,环绕港督府三圈,依稀告别港督府。深夜,随着米字英国旗和英属香港旗的落下,标志着香港英殖民时代的彻底结束。1997年7月1日零点,在全世界关注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那晚,整个香港灯火通明,新的香港不愿闭眼,它决定与迎风招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鲜艳的五星红旗一起回望那恍如隔世的百年沧桑,放眼未来,开辟一条更加宽阔、富有中国味的新道路,尤其是那朵百开不败的洋紫荆花。

1965年,洋紫荆有幸被选为香港的市花。在古代,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就深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刺入每个香港人的骨髓,所以自1880年洋紫荆花首被发现以来,一直深受香港人民喜爱。传说南朝时,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当别的财产都已分置妥当时,最后才发现院子里还有一株枝叶扶疏、花团锦簇的紫荆花树不好处理。当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这株紫荆花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树时发现,这株紫荆花树枝叶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见此状不禁对两个兄弟感叹道:“人不如木也” 。后来,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来,并和睦相处。那株紫荆花树好像颇通人性,也随之又恢复了生机,且生长得花繁叶茂。在香港的历史上,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悲壮故事。

1898年6月19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展拓香港租界专条》,英国政府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今称新界),租期99年。两个月后,英方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强行提前举行占据仪式。数千名爱国群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反攻英国军营,使英军受到重创,但民众也遭到残酷的镇压,新界10万人口丧失了土地。劫变过后,村民们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一棵洋紫荆。几年后,洋紫荆花开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缤纷,尤其是清明前后,花期正盛,像是对烈士的缅怀。

而后那些洋紫荆花被载入史册,精神传承、入选市花,绘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那颗洋紫荆盛开的99年后,香港终于结束了被英殖民统治,重新回到中国怀抱,在1997年的7月1日于区旗上高高招展,继续并永远地注视着香港翻开历史新篇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花、旗分别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呈圆形,中间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周围写有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中间图案也是红底白色五星花蕊紫荆花,寓意与区旗相同。

在交接仪式前,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花被称为洋紫荆,交接仪式时,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别和忌讳,遂将洋紫荆的洋字去掉,改为紫荆花。这导致了很多不了解洋紫荆的人误以为两者是一种花,实际上,洋紫荆和紫荆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东方之珠 购物天堂

脍炙人口的歌曲《东方之珠》赞美了香港。“东方”不是针对中国而言,香港在中国,所以“东方之珠”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赞美香港的,可见香港在中国及在全球的地位及影响。

既然提及影响二字,香港定是有着过人的特点,才能在国际竞争如此剧烈的世界脱颖而出,成为东方国家、非第一世界国的骄傲。香港是一个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的重点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商业规管精简、政府廉洁而高效率、简单低税制、法制健全、产权观念牢固、货币稳定等因素,令大部分经济学家均相信香港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佼佼者。

香港经济以全球最自由开放而全球知名,美国传统基金会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费沙尔学会1996年起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一直将香港评定为全球第一位。优秀的地理位置、资讯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设施及服务,都对香港的经济作出贡献。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这使香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

香港由于是自由港口,世界各地的所有商品(汽油、香烟和酒精类饮品除外)到香港后几乎都不用交纳关税,从高级的珠宝服饰,到各地各式的民俗艺品,无一不有,尤其是每年夏、冬两季的换季大拍卖活动,都会把购物情绪推到最高点。在香港,世界各地的商品都可轻易搜罗,国际品牌款式又新又齐。从大型购物商场、设计师专门店以至型格小店,款式应有尽有,让你尽享购物乐趣!只要你带了足够的钱,同时是一个购物欲旺盛的人,一定会在香港这个廉价的奢侈之都醉生梦死,来到这,你的结局只有一个:不停地买东西!

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的商场营业时间普遍较邻近地区长,营业时间多数介乎早上10时、11时至晚上九时、十时,有些并于星期五、六及公众假期前夕延长半小时至1小时营业时间;不过,部分独立经营的小型潮流衣饰店则可能在中午至下午2时开始营业。

香港当地其实有很多不良商人,充斥着许多仿冒货,所以到香港购物是不宜贪小便宜的,尤其要购买高单价的商品时,最好到有信誉的商店选购,并且记得索取收据及保证书。九龙的弥敦道、尖沙咀的么地道、加拿芬道、金巴利道,还有中环区的皇后大道、德辅道都是名店的集中地带,各种名牌货品一应俱全,都是身为购物狂的你不可错过的地方。

东方之珠 美食诱惑

来到香港,不仅是购物的天堂,也是吃货的福地。香港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什么口味的餐馆都有,开遍大街小巷,而且愈热闹的地方就愈多,如旺角、铜锣湾、尖沙咀东部和九龙城等地。还有专门的小吃街,充满亚洲风味的餐馆、辛辣的泰国汤、香浓的印度咖喱、丰腴的韩国烧烤、清新的越南沙律卷、鲜美的日本寿司等等特色美食,数之不尽。香港的中国菜餐馆,提供中国各地的特色佳肴,广东菜餐馆尤其多,其它地道菜包括潮州菜、湖南菜、四川菜、北京菜、上海菜等,还有讲究素淡的素菜。以传统的广东点心作早餐的饮茶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传统本地菜以广府菜、客家菜及潮州菜为主,盆菜则是新界原居民在节日时的传统菜。由于香港临近海洋,因此海鲜也是常见的菜色,亦发展出如避风塘炒蟹的避风塘菜色。

香港饮食也深受外来饮食文化影响,中环苏豪区、湾仔及尖沙咀酒吧林立,慕尼黑啤酒节由1991年起每年于尖沙咀广东道举行。快餐方面,美式快餐主要由麦当劳及肯德基经营,而香港也发展出自己的港式快餐,当中以大家乐、大快活及美心快餐为代表。

香港是美食天堂,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然而香港并没有因为城市的繁华与经济的飞跃发展而遗弃自己本身的特色,流行于民间的传统食品一直扎根香港,如驰名中外的年糕、粽子、鱼蛋、蛋挞、小桃酥、杏仁饼、盲公饼、鸡仔饼、小椰堆、花生饼、芝麻饼、相思酥、棋子饼、炒米饼、格子饼、花生糖、袋仔面、鸡蛋仔、花生豆、南乳香酥角等等。还是应验了前文的一句俗话,只要带够钱,在香港,你会不停地买,不停地吃。

维多利亚港

那晚,我一反常态的惆怅了起来,且是醉卧在华灯初上的维港岸,仰望璀璨星空之时。我的右侧从来不让陌生人靠近,那是我预留给情人的特定席,那夜,倚靠在尖沙咀海滨长廊,我假想情人被我挽在右怀,轻轻地,我微转颌骨,送给她一个不经意的吻,却亲到了一条延绵的港湾。无声的香江水载着我的吻向东而去,逃离了这个繁华中彰显孤单的维多利亚港。夜景如此大胆鲜明,江水为何你要离去,后来我才领悟,人生若只如初见,唯有瞬间才能造就永恒,就如那夜有幸能拥维港入怀,至此离去牵肠挂肚。

不敢妄加揣测“维多利亚”女皇是不是一个倾国之人,但以她命名的维多利亚港的确是一个值得回味的美丽海湾。维港的港湾如她的胸怀般广阔,吸引了世界最优质海水前来一睹芳容,弥足深陷后造就了有“东方之珠”之称的优质港湾,湾阔水深。在1840年以前,香港只是一个5000人的小渔村,有关古时的维多利亚港的文字纪录很少。今天的香港和维多利亚港,早已不是昔日贩运鸦片的贸易港。回顾百年历史,英国人给香港带来了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管理制度、经济腾飞和都市繁荣,这些都反映在维多利亚港百多年的面貌变迁上,塑造出一个今天风光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所以,对于我这个一夜情人的维港,揣摩她在沧桑巨变的99年间的爱恨情仇是不明智的。

一方面,英国人登上小渔村,在南岸(香港岛)逐渐修建了漂亮的建筑和街道,维多利亚港变得如此的漂亮、辉煌,和当时香港的其他地方的风貌很不相同,以至于曾经有西方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把维多利亚港的香港一岸的陆地区域错误称为香港的首府。另一方面,维港在被英国占据的99年间经历的风霜,成为孤子之痛尽在不言中。

那夜,维港无风,激光闪烁的国际金融中心无声胜有声的激奏着快节奏的电子乐,向我标榜它的地位及建筑风格的不拘一格,比起我,它更像维港的伴侣,时尚不羁。维多利亚港的海岸线很长,南北两岸的景点多不胜数,既有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大厦和已成地标的香港会展新翼,也曾有怀旧的天星小轮码头(已拆除),入夜,灯火璀璨。我耷拉着眼皮狡猾的望向湾水,为了避其锋芒,却被徜徉在夜幕中熠熠生辉的客轮再一次震撼。维港有多种海上观光船,其中天星小轮最受欢迎,主要往来中环、湾仔及尖沙咀等市区旅游点,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人生50个必到的景点”之一。自 1890年代起,渡海小轮已经充斥了维港,日复一日,奠定了今日豪华客轮的浪漫。

星光大道?漫无目的的,神使鬼差竟走到了这里。香港星光大道仿照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设计、耗资四千万港元建成并于2004年4月28日正式开放,大道全长440公尺。地面装嵌了73名电影名人的牌匾,当中30多块有名人手印。大道入口处设有金像奖铜像及一个供表演活动的小舞台,沿途有小食亭、纪念品小卖亭、一些与电影相关的雕塑和休憩座椅供游人享用。

沿星光大道依旧可欣赏维多利亚港景色、香港岛沿岸特色建筑,这里还是香港崭新的多媒体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理想观赏点。我已经习惯无不透露大气辉煌的维港任何角落,这一次我不逃,漫步其中,逐一欣赏林立的香港巨星铜像、掌印。目前星光大道可容纳100名电影工作者的纪念牌匾。星光大道当日设立时,只容纳约100位名人掌印,其中47人因已过世而没有留下掌印外,3名仍在世名人的掌印仍然是一块空白石板,分别是周润发、王家卫和周星驰。另外还有李小龙的纪念牌匾及雕像。到此,脑海不自觉会浮现那句“呐,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你肚子饿吗,我下碗面给你吃”。

猜你喜欢
紫荆花香港英国
紫荆花 美丽的“误会”
英国的环保
紫荆花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紫荆花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