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与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着力视阈

2014-08-08 22:12刘社欣
关键词: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刘社欣(1964-),男,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实践,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要求与条件保证;而“重理、重联、重活”的“三重”新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实现的重要方法论和工作着眼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合力形成;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2-0000-00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1]359,而对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合力”育人发展图景,恩格斯所描述的那幅画面在这里表现得更为真实、贴切和美丽,也更使人充满激情和期待。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想追求,“合力”育人是“合意”之举。因此对于“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合力”育人的社会期盼与业界呼唤,学界理应更加重视。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学理层面与运营方式的研究,正是本论文的使命和追求。

笔者认为,在复杂、多样、多变的当代社会条件下,立足于“理想”、“理论”和“理智”的行动导向,着眼于“联络”、“联合”和“联动”运行机制的建设,致力于“领导力”、“配合力”和“活力”的强化与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实现的方法论。只有把高扬旗帜、结合利益、完善机制和遵循规律有机结合好、完善好、体现好,“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才会真正有“动力”和“活力”,“思想政治教育”也才会有真正的“合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合力与活力”的思想很丰富,足见合力形成和活力发挥的理论与实践性意义。不但该《决定》在对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描述中就将“合力”与“活力”联系在了一起,指出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和“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而且之后关于“活力”的强调就有8处之多:如“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等,关于“合力”的强调也有多处可见:如“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改革合力”、“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坚持综合治理”、“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一、要立足于“理想”、“理论”

和“理智”的行动导向

所谓重“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要立足于“理想”、“理论”和“理智”。

1重“理想”,就是要讲政治、讲统一、讲纪律、讲境界,它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政治基础、方向保证和目标指引。

首先,理想代表使命,有利价值导向。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它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的精神现象,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特征。伟大的事业、社会的向往、工作的目标、人生的追求,这些美好的愿景会如磁石般吸引人们注意、牵引人们行动、指引人们前行。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报人及报业老板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曾说过:“最崇高的理想、最谨慎渴望正确做事的心、用最正确的知识面对问题以及诚恳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拯救新闻事业”。 [2]2-3这里的“理想”,其实就代表正义、代表使命。也有美国学者强调:“单靠一两个教师教授道德原则或公民的责任是不可能产生长期的效应的,它要求团队的努力和学校范围的政策,也要求对师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期望和行动进行概念重建。” [3]135这里又指出了合力育人中共同理念的重要性。

其次,理想是一种奋斗目标,有利凝聚人心。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形成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4]336目标是方向,目标是期帜,目标也是和谐。毛泽东有句名言:“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之所以是名言,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真理:人有共性,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人又有理性,能够为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而团结奋斗。那么这个共同的目标就可以也应当成为一切工作和事业的号角和风标,可以也应当成为一切工作和事业的激励源和集合力。反过来说,目标的明确、召唤和激励,是一切工作和事业成功,尤其是伟大、艰巨的工作和事业成功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合力,“同向”是根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 [5]397。这实际上指出了“一致性”的基本原则。对以上“理想”的践行,是有利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主体坚守工作理念、坚定理想信仰,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根本出路。

2要重“理论”,即要遵循理论指导、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思想先行,它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的根本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论;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传播学和心理学等理论成果,如社会化理论、社会整合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价值共识理论、格式塔理论等,为推动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相关原理或理论,也是有利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寻求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佳协调和与教育对象的最佳结合,力争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其次,筑构共同的价值“核心”是合力育人的根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社会,需要全体人民有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有一个共同的道德遵循。合力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核心价值观协调各种关系形成组织合力,整合内外部资源创造价值,使个人价值、集体价值、社会价值得以共同实现。从社会的层面看一个是价值观念被认同、遵守的程度高,那么它功能发挥的就好。从个体的层面看,个体对这个核心价值观念体会的越深刻、把握的越准确,那么它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因而也应该成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得最深刻、认同和遵守程度最高的群体。而这又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

3要重“理智”,即要重内化、重思考、重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活动,成为一种自觉与自主,它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心理基础和行动基础。

心理学认为,每个正常人都有主动选择、重组和内化环境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他们对环境具有选择性功能。所谓选择性是指在接受外部条件影响时的思想倾向性。由于每个人的认识结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道德水平不同,因此,不同主体在接受环境影响时,具有不同的选择、表现出差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选择性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对外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价值和可接受性作出的评价。第二个作用是在对环境信息评价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取舍过的信息加以说明,以便把握外部条件所提供信息的内容和本质。第三个作用是内化。内化是指经过评价和说明的环境信息被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经验系统。只有经过内化,才能与个人已有的经验相互作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主体的思想内容和行动基础。这也再次证明了共同的思想、共同的信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极端重要性。

美国有研究者指出:“‘道德或‘品行教育既不是一种不连续的作为事后考虑的附加物,也不是一种不需反思的诸如‘社区服务的活动。” [3]215说明了“反思”的必要性与价值性。通过内化、反思和实践,是解决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上离散和行为上盲目的良方。比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被忽视的状况有了很大的转变,出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回归学校的趋势,其原因之一就是基于“经济发展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协调性所带来的反思” [6]230。根据英国著名道德教育家威尔逊的观点,自律是一个行动被称之为道德行为的主要标准。在他看来,“在道德上,我们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自律” [7]224。其实德育主体的“自律”更为重要。事实上,重“反思”,也就是重“理智”,也就是促“自律”,它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坚定性与自为性的重要前题。

二、要着眼于“联络”、“联合”和“联动”的机制建设

“机制是协调运作的一个整体,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有的齿轮转,有的齿轮不转,影响了整台机器的运行,这就算不上是‘机制” [8]329。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作用发挥的角度看,既要增强“正合力”,又要抑制“负合力”,不仅要有相对完善的组织调节机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有效严密的组织运行三个机制:一是联络机制;二是联合机制;三是联动机制。所谓重“联”,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要着眼于“联络”、“联合”和“联动”三机制的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运行有序、充满生机。

1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联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联络机制,应该是一个开放性、及时性和多样性的信息联络机制。它首先应是一个多主体的开放式联络机制。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的联接、与家庭教育的对接,形成开放式的思想教育格局。“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应,有效的利用现代开放系统,拓展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空间” [9]。它其次应是一个及时性的联络机制。做到“传达不过夜”和“反馈不滞后”,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它还应是一个多方式的联络机制。除了校纪校规、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外,学校应充分利用和发掘班集体、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使组织联系、活动联系、服务联系、政策联系、阵地联系等相结合;还应重视家校联系,通过深入家庭、便条交流、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架起家校教育的桥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联系形式多样化。

新加坡在每一个居民区设立“民众联络所”。国会议员每周都在此定时接见选民,听取意见和申诉。也帮助选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民众联络所接受居民的举报和申诉。这是化解矛盾的极好方法。许多矛盾在萌芽状态时得到了化解,不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冲突和不满,社会就容易安定了。 [8]79这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建设具有启示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就多次强调了解“联系沟通”的重要性。提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主动和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要“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2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联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联合机制,是指有利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运作的宏观统合机制和工作结合机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队伍建设、内容、结构、资源以及全社会育人工作的统筹统合。

比如从工作的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规律及“渐次发展“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中去,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

又比如全社会育人工作的统筹统合。英国2003年12月成立的“英国传播管理办公室”,就整合了过去几家各自为政的规制机构的功能。这些机构包括: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英国无线电广播管理局、英国广电标准协会和 “英国电信管理办公室”。它负责对节目制作和广告及其各自的标准进行总体性的监管,并且负责分配广电运营合同,从而防止出现部分运营商过度侵略市场的现象。 [10]20

我们更有理由建立健全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形成全党都重视,全社会都重视,全体人民都重视的“大政工”格局。杜绝“全党大事”演变成“个人没事”,“大政工”变成“大而空”的现象发生,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全社会育人的整体合力。尤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统筹统合,对社会环境进行综台治理,使教育环境得以净化。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高先进、团结互助、扶正驱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现在已经有不少地区,在各级政府机构中设立了“精神文明办公室”和“社区教育办公室”,但显然无论是在数量上、多层面上以及与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联合上,它自身的工作实效及社区作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和重要环境的功能发挥上,都还存在诸多不足。

3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联动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相关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它内在地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合力主体“统一思想,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以发挥整体优势,取得整体效果”,并“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组成一盘棋,进行联手运作”。 [11]52在国外或境外,联动性也是很受学者关注的。如台湾学者欧用生主张要“与同学、教师、社区和整个社会建立积极的交互作用” [12]342。乔伊丝•爱波斯坦在《创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伙伴关系》一文中强调“关爱的教育环境不但要求学术上优秀,还要求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进行富有成效的互动”,“虽然教育者、父母、学生和社区之间的互动并不总是顺畅和成功的,但伙伴关系项目为建立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提供了平台”。Boykin认为“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的兴趣和付出能够创造‘关爱的条件,而关爱的条件又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学生取得成功”(Boykin, 1994)。 [3]510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联动机制,在当前主要包括三种联动的工作方式:

一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互促、互动。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往往试图在一种非社会化的“理想环境”——封闭式的学校中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生活的“社会人”,但真空世界培养出来的“纯真的人”往往适应不了这个复杂真实的世界;在家庭教育方面,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调的情况相当普遍;在社会教育方面,就其内容、作用、性质看,对学生既有正面影响,同时也有负面髟晌。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来说,虽然学校、家庭、社区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是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难以统一、不够协调的现状。问题的症结在于三者的互参、互帮、互促、互动的联动机制没有很好建立,而联动机制没有很好建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联动的主导者不明确。普遍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是三者联动的主导者,因为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优势和负有专门的育人职责。也有人认为家庭才是整合三种教育力量的中坚。因为一来家庭的子女是三种教育的唯一对象;二来家庭的教育投入是教育力量整合的决定性选票。但问题是政治性、党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指望功利性、个体性很强的家庭教育承担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者和主导者么?!因此本人的结论是,以政府为首的社会教育才应该成为这一联动机制的主导者。只是这一联动机制的建设还应研究和破解两个难题:一要解决提升政府工作的实质性动机问题;二要解决过于依靠用高校教育行政部门来代替社会的问题,要更多地着眼社会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互促、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党、政府的“代言人”,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编码者、发送者与导控者,教育对象者是教育信息的解码者、接受者和反馈者。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互动中具有主导性作用,是建立互动运行机制的源泉;教育对象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质量的具体体现者,在互动中拥有主体性地位,是互动的核心和基石。只有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与受传者的主体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健康、有序、稳定地深入拓展。互动机制就是对话机制,就是交流机制,就是沟通机制。

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的互促、互动。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是点对面的教育,宣传思想工作者不仅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造成几乎没有互动的可能,形成了宣传的不平等。但互联网创造了多个源和多个接受器同时交换和分享信息宣传的可能性,实现了高技术条件下“多对多”的交流,形成一个不受霸权制约的民主的全面互动宣传空间。这种双向互动促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及时地联动与沟通,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教育者的被动从属的地位,不仅使受教育者,而且使教育者在双向互动中得到启迪,所以互联网络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

三、要致力于“领导力”、“配合力”和“活力”的强化与优化

如果说重“理”、重“联”,有利于实现一个“合”字的话,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力”字。也就是说,还需要重视“力”的合成。所谓重“力”,主要是指要重点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领导力”、“配合力”和“活力”。

首先是“领导力”。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合力,必须首先在党组(委)内形成合力。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形成了共识,行动上协调一致,就会形成强大的领导力量,从而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得到贯彻落实。这种强大的领导力量,就是“领导力”。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各地党委的第一书记应该亲自出马来抓思想问题” [13]282。这里的“抓”就是“领导力”。毛泽东关于‘抓的思想其实有三层涵义:一是要“抓住”。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可有可无,也不能时有时无;要在“议程上”,有计划,有安排。确保“各地党委的第一书记应该亲自出马来抓思想问题”二是要“抓实”。 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议”不决、只说不做;要在“日程上”,有布置,有抓手,有结果。三是要“抓好”。 就是说要“要研究”,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要“苦干”,也要“巧干”,更要遵循规律性、符合科学性,从而体现实效性。

其次是“配合力”。“配合力”,一是指教育主体之间要有共识,要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党组(委)抓思想政治工作,是靠政、工、青、妇来落实的,政工、工会、青年团、妇联的本职工作都与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只有自身形成合力,才能为形成更广泛的合力打下基础。二是指教育途径之间要有共鸣,要发挥各自教育功能,齐心协力育新人。“配合力”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瓶颈,因而是更应去用“力”解决的。对话与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控制力与张力、聚合力与排斥力矛盾、形成“配合力”有效方式。

再次是“活力”。所谓“活力”,是指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凝聚力”和“自组织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没有约束的教育是放任,拘泥一隅的管理是扼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政治性教育,是一种激励指引的导向性教育,是一种求真求善求美的自主性教育,是一种完善社会完善自我的发展性教育,任何压服与禁锢、欺骗与虚假,都是与教育之目的所背道而驰的。它需要“团结紧张”,也需要“严肃活泼”;需要“洗耳恭听”,也需要“畅所欲言”。也就是说,它是“长袖善舞”、“有张有弛”,应确保“凝聚力”也应发展“自组织力”。失去控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无序的教育,自然也就无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可言;但绝对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一定是绝对沉闷的教育,是无长久生命力的教育。相反,允许差异性和特色性,保持有一定的排斥力与张力,也许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真正“活力”的内在要求。主体性发展有利于政治、经济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发展,能形成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主体的活力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社会实现” [14]126,不仅表征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市场化与民主化程度,也反映着一个系统、一个部门的开放性和科学性的管理高度,而且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系统组织行为的效率,以及这种效率的性质即正负方向,亦即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效能。因此,良好的“活力”机制应当是体现主体性发展的自我调节、自我疏通与自我适应。利益是思想形成的基本内容和原动力,人们工作开展的过程往往都是从认识其自身的利益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开始的,一切社会成员都是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来选择和接受不同的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及其“活力”的实现也无疑应当处理好义利关系。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张西明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2

[3][美]阿伦•C•奧恩斯坦,琳达•S•贝阿尔——霍伦斯坦,爱德华•F•帕荣克余强主译当代课程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戚万学冲突与整合[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8]冯树梁中外预防犯罪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吴安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效应的思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03

[10](英)伯顿(Burton,G),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12]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汪建社会活力:解放与创造[J].天津社会科学,1999(3)



Resultant Force and Dynamic: Focus on the Perspective of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LIU She-x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lleg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conditions, a study of the resultant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promotion are generally need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hoped that the present study can help improve the methodology of teaching and achieve the better resul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resultant force formed; the methodology

(责任编辑:余树华)

猜你喜欢
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