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群;区域合作
摘要:就区域性特色图书馆群的服务内容与范围做了深入分析,并结合鞍山地区特色图书馆群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区域性特色图书馆群的步骤与方法,并指出了建设地区特色图书馆群所取得的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4-0015-02
收稿日期:2014-03-09
作者简介:许迎霞(1975-),鞍山市图书馆馆员。 2008年以来,鞍山市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地区特色图书馆群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已经形成了以鞍山市图书馆为中心馆,7个县(市)区图书馆为分馆,以社区图书馆和农家书屋为节点,以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服务体系,率先在省内实施特色图书馆群建设,扩大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辐射面,凸显了各图书馆的服务特色,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笔者以鞍山市图书馆为例,详细介绍特色图书馆群服务体系的建设方法与步骤,为其他地区图书馆建设特色图书馆群提供思路和借鉴。
1特色图书馆群的内涵
关于特色图书馆群没有可考的定义。笔者看来,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的众多具有合作关系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等)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协议,确立的以地区核心馆为中心馆,以其他图书馆为成员馆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形式。多年来,区域性图书馆的共建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特色图书馆集群”的基本形态应该是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形成的图书馆群。其主要特征包括地理分布区域相近、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各成员分工协作、服务整体性强等特征。
2建立区域性特色图书馆群的步骤与方法
2.1实行总分馆制,搭建特色图书馆集群组织架构
鞍山地区除市馆外,共有7个县区公共图书馆,3个高校图书馆、多个专业图书馆。各街道、乡镇设有下设多个社区、乡镇馆。但由于各馆经费情况不平衡,长期各自为政,导致发展水平不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地区图书馆建设整体水平的发展。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地区图书馆服务水平,2008年5月,鞍山市图书馆首先从县区公共图书馆入手,与市辖三县(市)、四区公共图书馆签订了分馆建设协议,将7个县区馆纳为分馆,将市馆所属50余个图书流动站按属地划归各分馆管理,初步构建了以市馆为中心,以县区馆为辅干,以社区图书馆和图书流动站为节点,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率先在辽宁省内实施了总分馆制,基本上搭建起了地区特色图书馆群的基础组织架构。总分馆制确立后,总馆为各分馆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支持、数据维护、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保障,分馆主要承担日常开放和开展专业服务。通过召开馆长联席会来强化分馆的管理。
2.2采购分工,突出馆藏特色
鞍山是一个三线城市,政府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7个县(市)区图书馆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政府投入经费差异很大。最多的每年投入20万元,最少的每年投入只有3万元。为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总分馆模式建立后,市图书馆组织各分馆实行采购分工,强化各馆的馆藏特色。各馆根据各馆文献购置经费情况、馆藏侧重点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和地域特点,在资源收集、服务方式等方面确立各自的特色。最终确定,市馆仍保持综合馆藏性质,适当采购大部头图书,铁东区以商贸经济类为主,铁西区以法律法规为主,立山区以工业经济为主,千山区以农业及旅游专业为主。海城市图书馆以商贸经济及种养殖业为主,台安县以农业为主,岫岩县以岫玉文化及农业旅游为主。各馆在本馆采购经费允许范围内采购相关专业图书,同时,市馆将拿出部分资金采购期刊,按专业配送给各分馆。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选择相应的图书馆。
2.3通借通还,实现地区图书借阅“一卡通”
为提升地区图书馆服务整体水平,2008年7月,鞍山市图书馆引入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在市馆的倡导下,2009年,7个分馆相继更换服务系统,成为集群图书馆网络中的一员,统一了业务管理工作平台,实现了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解决了分馆无技术维护人员的现实问题。而且各分馆统一共享总馆的服务器、设备、技术和人员,无需再自购相同设备,自设相同部门,避免了技术维护等人员的重复劳动,只需统一业务标准和服务标准,便可实现“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通借通还”大流通服务格局,既方便了读者,又提高了图书利用率,真正地实现了图书借阅“一卡通”。
2.4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纳入 “一卡通”
为扩大服务辐射面,充实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2012年下半年,鞍山地区社区图书馆并入一卡通系统工作已经展开,首批46个社区图书馆并入一卡通管理,使46个社区的居民可在社区图书馆尽享市图书馆130余万册的纸制文献及35T的数字资源。此后,鞍山市图书馆在做好原有社区图书馆惠民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完善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发展社区图书馆,2013年以来,积极创造条件,将服务功能相对成熟的50个社区图书馆并入一卡通管理系统,让更广泛的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许迎霞:地区特色图书馆群服务体系的构建许迎霞:地区特色图书馆群服务体系的构建鞍山地区农家书屋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09年,全地区83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家书屋,率先实现了全地区行政村农家书屋100%全覆盖。为保证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行和后续发展,2012年6月起,鞍山市图书馆在市文广新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尝试将全市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系统。2013年11月,首批44个农家书屋正式并入市图书馆“一卡通”系统,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预计年图书借阅流通量达50余万册(次),惠及读者10万余人。城乡图书的“通借通还”,不仅推进了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惠民工程长效机制的建立,也提升了农家书屋的社会影响力,完善了鞍山地区特色图书馆群的组织架构,由此一个结构完备,功能齐全、服务规范、城乡共享的特色图书馆群已初具规模。
2.5高校、专业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享
继全地区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实现图书借阅“一卡通”后, 2013年,鞍山市图书馆从建立“大图书馆群”的理念入手,启动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磋商,2013年7月,率先与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达成共识,搭建了资源检索统一平台,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享。如今,读者登录鞍山数字图书馆网站,通过“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检索的不仅是鞍山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同时可以检索到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的资源,更加直观、快捷地了解鞍山地区的文献资源收藏情况,最大限度地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鞍山市图书馆正与更多领域与地区各类型图书馆进行沟通,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卡通”,实现地区文献资源共享。
3取得的效果及建议
通过特色图书馆群的建设,使地区内不同的图书馆联系起来,使图书馆间的合作有了最有力的支撑和组织保障,图书馆的服务也有了更切合实际的内容和规范,取得的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②提升了地区图书馆的整体业务发展水平。③降低了区域内各个图书馆的运行成本,突出了馆藏特色。④丰富了基层馆的服务内容,如网络服务、读者活动及联合参考咨询等。
建设区域特色图书馆群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得到延伸的有效途径。建设过程中有一些环节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3.1组织保障问题
鞍山地区的特色图书馆群是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组织,各成员是平行关系,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中心馆与成员馆之间只有业务上的指导与协作关系, 各级图书馆只对本级政府负责,使得区域图书馆群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2经费问题
群内各成员负责支配本馆采购经费,中心馆虽然为分馆明确了采购方向,但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随意性,总馆在配送报刊过程中,只能通过定期检查来督促特色馆藏的建设。同时,各馆经费总额不均,也导致了各馆在特色馆藏的建设水平和层次上出现不平衡状态,影响地区特色图书馆群的整体发展。要多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
3.3服务问题
中心馆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群内各馆的整个服务过程。群内各馆在工作中,要时刻考虑自身的服务所产生的连锁效应,要时刻维护协作网整体的服务形象。
3.4范围问题
特色图书馆群的建设是一个大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范围,避免造成中心馆负担过重、管理滞后等问题。
3.5网络安全问题
群内成员馆的管理是完成依赖于互联网络和统一数据库来实现的。因此,中心馆必须要关注网络安全保障问题。各成员都要做好防火墙,加固局域网,做好安全防范。
参考文献:
[1]莫少强.城市图书馆集群管理的路径选择与实现方式[J].图书馆建设,2007(3).
[2]王涛.试析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Interlib的运用前景[J].图书情报论坛,2008(3).
[3]于荣全,杨杰.公共图书馆的区域集群化建设与延伸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2(1).(编校: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