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隐私在图书馆的录入和保护

2014-08-08 16:29王丽丹
图书馆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隐私读者保护

2014年第2期(No.2,2014)图书馆界(Library World)王丽丹:读者隐私在图书馆的录入和保护[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隐私的内涵在扩展,并变得更有利用价值,若不加以保护,会给个人带来极大的危害。面对为获得知识而需给图书馆提供主要的(并非全部)隐私的读者,图书馆要为维护读者隐私而努力。

[关键词]隐私; 图书馆;读者;保护

1隐私内涵的扩展和被利用的危害性

隐私,古来有之,只是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有所不同。在改革开放之前,隐私还是一个很神秘、范围很小、个人生活不宜暴露、不便公开并且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小小的社会现象。例如,个人身体的隐秘部位,生理缺陷,或者曾经做过、见过,但又难于启齿的种种事情。1985年5月版的《新华词典》把隐私解释为“不愿告人的或见不得人的事”。当时在一般的普通人看来,隐私人人都有,但那是私人的事,无关大局,因此,大家都不会关心和在意它的存在。另外,从我国当年的法律也可以看出,审理隐私案是不张扬的,规定“涉及男女私情、私生活、奸情或其他淫秽内容的案件,为避免产生不良影响,保护有关人员的名誉,限定这类案件不公开审理”。[1]可见,直至改革开放前,隐私的内涵及其涉事范围还是很小的。

然而,时代在变迁,事物在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后,隐私被利用的问题日益凸显,让许多人束手无策。

1.1 隐私内涵的扩展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前,隐私并不太令人关注。可是到了本世纪前后,它异化了,它的名字由原来的“隐私”异化为“个人信息”,内涵也大大扩展了。根据社会上发生的有关个人信息泄漏和被利用的情况,笔者把目前个人信息的内涵归纳为如下四点:

(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业、住址、工作单位、婚姻状况、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病历、银行卡号、房产证、财产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多少口人、老人几个、小孩几个、在哪儿上学)等。

(2)体貌特征:身高、长相(肖像)、肥瘦、指纹、血型、胎记、特异体质等。

(3)兴趣爱好:除了一般的文体活动外,有何嗜好(犯罪分子特别关注某些人的嗜好,犯罪手法常用投其所好这一伎俩)。

(4)人生阅历:学历、主要经历、婚恋经过、特殊感情经历等。

1.2 隐私被利用的危害性

随着商品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人的私欲无限膨胀,急功近利、急于致富的浮躁心态日益增长。昔日称“隐私”,现在也称“个人信息”常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个人信息”一是成了一个国家攻击另一个国家的有力“武器”;二是成了不法商家击倒同行、同业的重型“炮弹”;三是成了犯罪分子绑架他人、敲诈勒索的“杀手锏”;四是成了某些居心叵测的不良分子损害别人声誉的“隐形武器”;五是成了唯利是图、谋取钱财、涉案分子的“商品”,尤其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利用职务之便倒卖客户的个人信息,以此欺诈和牟利。“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交易黑市‘刚需旺盛,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上游是一些部门和行业从业人员将工作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提供给他人;中游是在互联网上形成数据交易平台,大肆出售个人信息牟取暴利;下游则是犯罪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绑架、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2] 泄漏个人信息会给客户造成个人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安全。总之,个人信息被利用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的广泛应用,掌握个人隐私的单位数量大幅增加。比如,各机关、新闻媒体、银行、保险、邮政(特别是快递业)、医院(医疗记录、病历)、民航、铁路(购票实名制)、酒店、商场以及从事网售的人员,上述单位和个人所掌握个人信息的内容涉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点多面广掌控个人信息的状况,使个人隐私的安全形势尤为严峻。

2图书馆录入读者隐私的方式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阅、查询书刊、报纸和网上阅览服务,使读者在其中获取所需的书刊、资料和知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使工作便利和书刊、报纸或其他设施便于管理,图书馆不得不掌控读者隐私的主要(并非全部)内容;而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借阅、查询等目的,不得不向图书馆提供个人信息。

图书馆录入读者隐私主要有两种方式:

(1)主动索取。这种索取又分四种情况:一是要求读者必须提供隐私的主要(并非全部)内容,如读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文化程度、职业、职称、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详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等等,方可在办证处办理借书证,否则不予办理。二是到阅览室,要求读者必须在阅览窗口刷证才能进入阅览室查阅,否则不得入内。三是读者在阅览室找到要借的书籍后在借阅窗口刷证才能借书,否则不外借。阅览室里这两次刷卡,使记录在借书证内的读者隐私被图书馆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忠实地记录下来。四是在咨询服务岗位上,向读者索取个人信息。在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指导下,为了更贴切地帮助读者解答疑难问题,查找、选择、评价相关文献资料,使读者更便捷更准确地实现自己的查阅目的,咨询馆员在与读者互动、交读过程中,势必要求读者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研究意图、研究领域、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等等,这无疑会索取读者不少的隐私,而且是一种较深层次的隐私[3]。

(2)被动录入。现在大多数图书馆采用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开架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书刊被撕页或丢失。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各图书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就是在阅览室安装监控装置和防盗监测仪。这些装置把读者经常去哪些阅览室借阅哪些书这种阅读目的、阅读倾向、阅读需求、兴趣爱好等信息一一记录下来;还把读者的体貌特征、一举一动全都录入了。本来图书馆的目的是防止某些思想品德不好、有偷盗意图的人盗窃或损坏图书,可是这套装置把进入阅览室的读者“一网打尽”,无形中侵犯了所有读者的隐私。此外,有些图书馆为了让读者了解服务情况,使用计算机双面显示器。它在摄入读者某些隐私的同时,也会让此时路过此处的某些读者看到显示器上的内容,无意中也泄露了读者的隐私。

3读者隐私的保护

对图书馆而言,尊重读者的隐私,保障读者隐私的安全,对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其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是通过服务体现出来的,加强对读者隐私的保护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高质量的服务工作不仅仅是指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效率、深层次、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还应该是对读者隐私安全负责。特别是当今个人隐私被凸显并极易被利用、被侵害的时期,保护读者隐私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图书馆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读者隐私

首先,图书馆要要求馆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加强保护隐私意识,自觉保护读者的隐私权。要让每一个馆员明白,如果利用工作之便,故意利用、泄露读者隐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谨防读者隐私泄露。“例如,设置密码、采用硬件防火墙技术、基于代理服务器访问技术、个人隐私偏好平台、数据加密软件、访问控制策略、自动删除个人资料软件簿等。”[4]对那些涉及隐私的岗位和在此岗位工作的馆员还要设置技术限制,使其不易触及到隐私。发现个人信息泄露,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把读者损失降到最低。再次,图书馆要有作为、敢担当,敢于和提供隐私给图书馆的读者签订保密合约。如果这一点做到了,读者就会感受到图书馆的真诚,图书馆的声誉将大幅提升。

3.2 读者要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自我维权

读者应该明白,任何单位存储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都是有局限、有风险的,难免有被利用、泄露的危险。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在公众场合办事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人留意自己的举动,不要轻易暴露或留下个人信息。读者在图书馆借书、阅览书刊、上网查询资料时,按规定要向图书馆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此时可向图书馆提出签订保密合约的要求。合约要立下几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均要遵守,不可违约。读者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并造成不良后果时,应及时搜集证据,为维权做好准备。

3.3 图书馆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呼吁相关法律尽快出台

当前,对于每天都接触读者个人信息的相关人员而言,并没有什么具体细致的法律规定,靠的都是相关人员的自律,国内尚无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低成本、高收益是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的根源,只要手握个人信息“大权”的相关人员心术不正,就极易侵犯个人隐私。社会上各行各业如此,图书馆界亦是如此。为了维护图书事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呼唤保护个人隐私权法和图书馆法尽快出台。

在这方面,各级图书馆学会要好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优势:一是学会成员要利用自己学历高、职称高、影响力等优越条件,呼吁国家要重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二是学会成员参与正式或非正式的各种会议、场合的机会多,要利用这些场合列举当前大量的侵犯隐私的突出案例,说明立法保护个人隐私权刻不容缓;三是在学会中,一些具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身份成员,在共商国是时,要利用话语权,呈交相关提案,呼吁国家为保护个人隐私权尽快立法。总之,为保护个人隐私权献言献策,是图书馆界一切有识之士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506.

[2] 赵劲松.“内鬼”窃取50多万条个人信息[N]. 南国早报,2013-11-08(24).

[3] 伍力.图书馆读者隐私保护的策略研究[J].重庆图情研究,2012(3):45—47.

[4] 李佳,浅谈读者个人隐私保护──从双面显示器的使用得到启示 [J].晋图学刊,2013(Z1):41—44.

[收稿日期] 2013-12-03

[作者简介] 王丽丹(1964─),女,馆员,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上接第65页)

[5] 潘龙妹, 于爱群.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馆员研究综述[J]. 现代情报,2007(8):6—9.

[6] 谭志芳. 我国 1989—2008 年学科馆员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科技信息,2009(32):740,742.

[7] 刘则渊, 陈悦,侯海燕.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8] 化柏林.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上)[J].情报科学,2005,25(5):699—703.

[9] 胡小丽, 赵金龙, 王硕.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组织”研究演进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89—96.

[10] 董伟, 朱小梅, 徐少同. 基于知识图谱的近10年国际电子政务研究进展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17—23.

[11] 陈超美(著),陈悦,侯剑华,梁永霞(译). Citespace II: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12] 赵蓉英, 王菊. 图书馆学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2):40—50.

[13] 潘黎, 王素. 近十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八种教育学期刊2000—2009年刊载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J]. 教育研究,2011(2):47—53.

[14] 赵蓉英, 许丽敏. 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60—68.

[收稿日期]2013-12-20

[作者简介]王慧(1987— ),女,助理馆员,硕士,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隐私读者保护
数据安全事件频发 “隐私”何处安放?
新形势下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室内窗帘装饰性探析
浅议隐私权的边界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