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海
若问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是怎样的,或许不少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类似主奴关系。其实不然。主奴关系的特征是:主子高高在上,奴才卑躬屈膝;主子唯我独尊,奴才低声下气;主子颐指气使,奴才俯首帖耳;主子盛气凌人,奴才唯唯诺诺。可是,史书告诉我们,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却并非如此,至少并非全然如此,许多大臣敢于对皇帝说“不”,而许多皇帝对敢于说“不”的大臣也能虚心以待,甚至敬重有加,即是证明。请看如下数例:
敢驳皇帝的张释之。汉文帝出行,途中一人见到赶紧躲在桥下回避,过了一会儿以为车驾过去了,便从桥下跑出来,不巧惊吓了文帝的马,文帝立即命随从的护卫将他抓起来,交付司法长官张释之处理。张释之经过审问,奏报说可判罚款。文帝大怒,认为判得太轻。张释之说:“法是天子与天下人都要遵守的,既然把他交给我这个司法官处理,我只能依法公正判处,否则,岂不失信于天下!”最后,文帝不得不承认张释之判得恰当。
敢违君命的古弼。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要到河西打猎,诏令挑选肥壮的马匹作为猎骑,留守的尚书令古弼却全挑些瘦弱的马匹给他。拓跋焘大怒,声言回来后定要杀掉这个古弼。古弼的属下都吓坏了,唯恐受到株连。古弼说:“是我自作主张,与你们没有关系,你们不必害怕。如今南北都有强敌,我以肥马供军用,以弱马供猎用,为国远虑,虽死何怕!”拓跋焘得知古弼的用意,叹道:“这样的大臣真是国家的一宝啊!”还大加奖赏。又一次,拓跋焘到北山打猎,获鹿数千头,派使者回去命古弼征调五百车辆运载,古弼不肯从命,回话说:“正是秋收季节,农民要用车收载庄稼,不宜征用。”拓跋焘再次叹道:“古弼真是为国为民的好大臣啊!”
使皇帝敬畏的韩休。韩休是唐玄宗的宰相,他为人峭直,不求荣利,守正不阿。他经常批评纠正唐玄宗的过错,以至于唐玄宗竟有点怕他,每当唐玄宗自觉小有差错,总要问身边人:“韩休知道否?”一天,唐玄宗照镜,闷闷不乐。身边人说:“韩休为相以来,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何不赶走他!”玄宗摇摇头说:“我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时任尚书右丞相)奏事常常顺着我的旨意说话,过后我总睡不安稳;韩休则不同,常常当面力争,过后我倒睡得安稳。我用韩休为相是为国家,不是为我个人啊。”
敢顶撞皇帝的辛毗。魏文帝曹丕外出射猎野鸡,正在兴头上,转过身对随从的群臣说:“射猎野鸡真是快乐啊!”跟在他身旁的辛毗说:“陛下倒是很快乐,却苦了我们这些跟随你的臣子啊!”文帝听后默然沉思,此后就很少外出打猎。
敢贬损皇帝的刘毅。晋武帝司马炎曾感叹地问司隶校尉刘毅:“我可以与汉朝哪个皇帝相比?”刘毅回答说:“可与汉桓帝、汉灵帝相比。”晋武帝惊讶说:“我何至于成为他们那样的皇帝?”刘毅说:“汉桓帝、汉灵帝卖官的钱都入了官库,陛下卖官的钱却入了私囊,从这点来说,陛下还不如他们呢!”晉武帝哈哈大笑,说:“桓、灵时代是听不到这样的直言的,我现在却有你这样的直臣,所以是胜过他们的。”
类似的事例史书所载不少。封建时代的许多大臣,敢于违抗皇命,敢于对皇帝所言提出异议,敢于批评纠正皇帝的错误行为,甚至敢于顶撞皇帝,是因为他们保持着磊落的人格、正直的品质、独立的精神。因而面对皇帝,没有奴颜媚骨,而是具有士人的风骨;不是无原则地惟命是从,而是忠于职守,坚守正义,勇于担当。这样的大臣很值得敬仰和学习。
(选自《中国杂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