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2014-08-07 06:42李兵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建模教学方法

李兵

摘要:当前新课程标的实施与推进,对于初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初中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初中数学如何在这一教育背景下,实现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成为摆在教师面前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我们将针对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初中;数学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36-011.教育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对高的要求

1.1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具体的改变,所以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1.2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栋梁,培养为了国家的富强能够贡献力量的新鲜血液,培养能够为现在的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接纳的高素质人才。

1.3适当简化教学方式。就数学而言,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分类: 必须死记类,可以变通类,需要创新类,等等。必须死记类就是不用多加理解,无需创新,前人的努力可以为你所用,只能记住,别无他法。比如说,非常简单的内错角问题,大家只要记住一个英文字母 Z 就行了。凡是看到Z,无论它是正着的、倒着的,还是躺着的,一定会有内错角相等。可以变通类就是一题多解的形式。比方说,乘法的分配率: a×( b + c) = a×b + a×c。到底什么时候正着用,什么时候反着用,学生要学会融会贯通。需要创新类的题一般是比较难。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结合自己的一些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细心加上耐心,不难将这些题解出来。

2.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具体措施

2.1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初中数学的难点已经在不断地减少,其真正意义也就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初中数学的实践与思考也是非常关键的。思考的意义是什么? 实践的方面有哪些?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如何充分地利用现在现有的资源?

2.1.1思考的意义非常重大。思考的意义在哪里? 如果一个人仅仅会计算,不会思考,那么他跟计算机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换位思考,我们都得将思考进行下去,因为这是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我们以后单纯的计算已经完全可以由计算机代替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更加体现了思考的重要性。

2.1.2实践可以是多方面的。实践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有趣的实践活动来记住一些定理或者一些定义什么的。这对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可以走出课堂,不仅反局限于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中,去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来画一些简单的模型,或者是用一些比较常见的事物来进行堆积模型的制作等。

2.1.3建模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式。建模可以是计算机建模,也可以是手工建模。基于初中的这些技术问题,还是手工建模比较多。建模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模在初中的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1.4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可以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便捷方法,让现有的资源为学习所用。有一次遇到了一道关于足球的非常难的数学应用题,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去看看,学生出了教室发现,原来垃圾桶就是足球的样子,可以非常容易地把这道题解出来。这是学习解题思路,不是学习足球的设计,完全可以将现有的资源拿过来利用。

2.2.将高科技充分合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

2.2.1充分结合高新技术。科技是现在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而数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得依靠高科技的辅助。比如说非常大的计算量,我们可以采用计算机计算。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计算,必要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2.2.2设计实施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遵循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原则。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同时还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由于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特别集中,在一节课中只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倦怠,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命题与证明》这一章时,教师应该采用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新知识又能够及时掌握新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3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

2.2.4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激励、导向、评价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设置数学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 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要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做好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改革,确保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化,并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标准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1]方莉萍. 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2]李国豫.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李茂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47-48.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建模教学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