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014-08-07 12:41苟运枝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句段语言表达感情

苟运枝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43-0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从大纲的论述可以看出,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现在教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久而久之学生对局面语言感到生疏,写作时也会碰到不少困难,就如冰心说的"提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提笔忘字等。"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老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代诗人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

1.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确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达情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2.口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2.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虎门销烟》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 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

2.2选择含议深刻的句段。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了,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2.3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忽忽》,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3.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生动的片段,要多作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教师悲伤的语气,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成为朗读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4.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加强朗读训练,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endprint

猜你喜欢
句段语言表达感情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带着感情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