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对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转变有了更深的理解。语文教材是人文和情感的丰富载体,一篇篇课文无不依附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一首首诗歌是人类情思的抒发;一篇篇小说是人类悲欢离合的述说……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形式、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高度和谐,让学生真正体验我国灿烂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与综合能力,教学过程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情感熏陶,引发自由感悟,真正优化课堂。
〓〓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新课改十分注重对教学情境的设置,一定的阅读教学情境可促使学生把作品中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画面而走进文本,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意境、情趣理解的同时,受到情感感悟与熏陶。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工作都应当是这种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只有当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与文章内涵相一致的氛围,引导学生理智而顺理成章地与文本交流,接受文本的内涵。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丰富的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为课堂创设一种丰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努力感受理解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的美,进而从美感中感到趣味。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注重发展具体的形象美,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愉快地理解语言文字,感受到事物的美,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要让学生体会美如画卷的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教学时给学生欣赏一段桂林山水秀美风光的录像,配上涓涓流水声和小鸟叽叽喳喳的鸣叫声,迅速将学生带入文中所需要的情感位置上引起情感共鸣,进入体验状态。此时让学生朗读课文,喜爱之情自然就流露出来了,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带进文本。
〓〓二、精读细品,引导感悟
〓〓课文文本大多具有形象性的特点,通过抓课文的重点段落,或是选取课文中着重体现作者写人记事,抒情状物用词准确精妙,对学生有强烈的情感熏陶作用的段落来与学生共同赏析。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充当课文描写的角色,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进而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品词、析句时,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精读文本,细品文本,感悟文本。(1)边读边悟,以情激情。教师应以真挚的情感范读,感染学生,使学生自学地在丰富的情感世界里体验、品味、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展现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与文本情感进行对话,让学生认识自我,实现他们的价值观。(2)角色朗读,理解感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关键在于发挥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和意志的作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文中角色的身份去思考,去体验,让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理解文本,以文中角色的身份去思考,去体验,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3)声情并茂,情感熏陶。语文教学需要对文本理解、感悟、鉴赏品味等方式方法达到“因文悟道”,实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教学需要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三、鉴赏熏陶,情感升华
〓〓阅读是学生对课文个性化的解读过程,是在教师教的思路的引导中得到熏陶感悟,在师生的思路与文本的情感升华。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共鸣或质疑。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在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过程中加深文本的理解和鉴赏。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好语调高底,语速快慢,语间轻重与文章的情感变化合拍,提高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达到“语悟其神”的目的。阅读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评读、指名读、分组竞赛读等方式进行鉴赏,使其情感随认知同步发展,并通过面部表情、神态、动作、语言等自然表现出来。如教《船长》一文时,我让学生围绕“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轮船即将沉没时是如何忠于职守的”这一主题,通过哈尔威船长与奥克勒大副、洛克机械师的对话,深入体味哈尔威的语言、动作、神态、并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反复鉴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感悟,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得到熏陶,对主人公的崇高品质肃然起敬,产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