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锴
摘〓要: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作为中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健康的人格。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大多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的现状以及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其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一、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最终在职场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人的职业素养。对中职生而言,在职业素养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必备的“一技之长”外,最重要的是以下内容:
〓〓1. 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守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2. 交流合作的能力,集体荣誉感及团体精神;
〓〓3. 务实精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
〓〓4. 自信心,勇于承担风险,承受挫折,并具有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5. 保持进取心,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此外,影响一个人职业素养的因素还有: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知识因素、社会智力因素、工作经历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气质性格等)。作为向社会和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加工厂”和“源头”,中职学校的教育策略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二、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使中职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针对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现状,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1. 在教学环节中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产生职业意识,明白自己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职校人”
〓〓职业意识是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其范畴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作为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和教师应结合上述几点,及早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专业思想教育,务必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中职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放下职业学校低人一等的“包袱”, 树立“职业神圣”的观念。
〓〓中职学校和教师还应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的性质、工作的内容及特点、学习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专业知识是其提高自身技能的工具,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其谋生的手段,是适应社会的必要基础,使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明确的职业动机,以便及时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中职学校最好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工人是怎么进行工作的,自己有哪些差距,自己应该具有怎样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请企业经理作报告,让学生了解市场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顾客的事迹;或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用亲身的经历讲述了职业素养的重要,同时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的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 将学校和企业要求相结合来制定在校各项制度,在生活和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养成训练,形成职业习惯,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
〓〓习惯是个人素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真实写照。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5]中是这样告诫我们的:“细节源于态度,细节体现素质。”“细节的实质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从日常的生活细节及点滴做起。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呈滑坡趋势,学生身上存在不少与职业素质相悖的行为习惯,而且根深蒂固。中职学校和教师必须学习科学的管理思想,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通过管理促进教育,通过教育促进管理。
〓〓学校应结合工作中岗位的实际需要,将在校各项制度和工厂管理制度相对接,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习惯相对接。利用科学的规章制度,以《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训规章》等为准则,组织学生制定和具体实施班风、班规和实训目标及其措施,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实训技能,文明其语言、举止行为;针对部分学生学习懒散、组织纪律性差的弊病,重点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守纪意识,并使之常规化、制度化。
〓〓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达到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的对接的目标,使学生成为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的“准职业人”。
〓〓3. 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强化和巩固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提前成为“职业人”
〓〓在学生顶岗实习时,为保证学生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变,学校应出台制度,强化培训,落实机制,巩固职业素养培养成效,让学生提前成为职业人,让学生高效就业,高薪就业。
〓〓首先是开展实习前培训,让学生明确企业用人之道。学校每年对即将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为期若干天的实习前培训,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劳动法规,熟悉工作流程,掌握求职面试技巧,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遵守实习纪律,不好高骛远,恰当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以百倍的信心,良好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用人单位挑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培训内容应包括就业形势分析,劳动法规解读,就业指导,实习纪律,安全教育,应聘礼仪等,最后可以通过考核来保证培训效果。
〓〓其次是通过校企合作,确保职业素养养成的实效性。校企间签订合作协议,为了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中职毕业生,本着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校企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协议》,明确职责和义务。班主任为学生实习管理第一责任人,在学生实习期间,做好有关安全,纪律,职业道德等教育,实习单位负责业务技能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推行《顶岗实习情况月报表》制度,明确规定实习部门要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走访,不定期到企业回访了解学生实习生活情况,并向学校汇报;建立《学生实习月度考核制度》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实习安全”等进行考核,并作为优秀毕业生推荐的依据。
〓〓另外,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学生交流能力不足、心理素质普遍不高、易受家庭和社会影响等问题,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和教师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1. 通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团队精神,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课堂学习有三种情景,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合作的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最佳情景。教师应引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让其把握每一次锻炼的机会。在具体的协作过程中,尽量做到人人互动,全员参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在群体中进行活动的能力。
〓〓2.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主题班会、知识讲座、学校期刊、学校广播等多种形式,对诸如“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在当前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怎样看待就业难”等学生感兴趣或困扰学生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传授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将来可能遇到的挫折。
〓〓三、结语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得法,则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地成长,和谐地发展,最终成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劳动者。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隐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闵清;黄晓初;张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1年06期.
[5]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新华出版社.2004年.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