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达
摘要:从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出发,对各阶段化学教育进行研究,并就各阶段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础教育对大学化学教育提出的挑战进行分析,为不同阶段化学教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不同阶段;化学教育;化学
一、不同阶段化学教育衔接的特点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尤其是师范类专业,大部分都把这门课程放在第一学年开设,这是与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化学从最初的元素定义(1961年)到原子说(1803年)再到元素周期表(1889年),都在围绕无机化学。化学中不仅有很多规律而且有部分重要的概念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发现的,所以说它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它具有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在学习无机化学,高中阶段的有机化学牵涉不多。资料显示: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无机化学内容占初中化学课程中的90%,高中的75%。所以说在大学阶段的无机化学包括了中学化学的大部分内容,它们又存在内在的联系,具体表现:
(一)概念的扩展。大学化学概念及内涵都比中学时候严密和丰富,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化学概念的外延,概念的扩展又体现了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结果。
(二)知识内容的延伸及扩展。大学化学比起中学阶段的化学而言,在知识的容量上以及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增加。
(三)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理论教学是对中学化学的进一步深化,而且也有本质上的突破。
二、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
中学阶段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对事物的认知尚未完全成熟,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大都十五六岁。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育基本成熟,属于青年中期。这就导致不同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思维等几方面:
(一)注意力方面。不同阶段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及广度有所不同。大学生思想相对成熟,对目的和意义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况且自身知识经验和和意志品质也有较快的发展,所以他们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长,注意的稳定性好。由于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相对较弱。注意广度上,中学生注意范远远小于大学生,他们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解决问题中就会表现出思路狭窄、灵活性差。
(二)观察力方面。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在在观察力方面有较大的发展。观察都是有目的,且这种与思维相联系的观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其本质的发展。进人大学后,他们一方面更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学习,目的性较为明确;另一方面,在系统专业学习中,除用专业角度观察事物以外,还常用与专业思维想结合的方法来观察,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
(三)记忆方式方面。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人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包含很多方面,如运动记忆、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等。人类记忆是多种记忆方式并存,且都从形象记忆开始的。中学生记忆则更倾向于形象记忆,然后发展为形象思维从而丰富了直接经验;大学生记忆则更倾向于逻辑记忆,通过对概念、定理等进行科学逻辑论证获取的。
(四)思维方式方面。人脑对现实的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就是思维,它以内隐的或外函的动作或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是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过程而实现的。中学阶段:抽象思维是以直观、具体的实物或實物形象为基础的;高中阶段:分析和概括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运用概念和理论而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该阶段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大学阶段:学生发展需要相对自由的外部环境,而大学能为学生们提供这个条件。第一,专业的发展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因大学比较注重人文精神培养以及崇尚学生自由,给学生自由空间较多,教育方式也相对自由,这就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批判性,与中学生相比,他们多了一些批判精神,也较为注重独立思考及通过实践进行解决问题的方式。总体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维深度和广度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也有质的区别。
三、大学化学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我国早在2006年就已经把“素质教育”写进了教育法之中,这也说明了我们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高级阶段则是高等教育,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只有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才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内容,但是大学教育与中学的基础性相比,更注重其专业的发展以及专业技能培养。第二,步入大学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多方面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学习方式和方法方面的变化,该阶段也是中学转入大学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也是他们心理上适应大学生活和思维方式转变的关键期。教育理念的科学与否是对未来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避免在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所致的人才培养误区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凌燕.浅谈高校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
[2] 陈学姝.对五年制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