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容
实验是科学课的基础。但实验较难掌控,它受到材料、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误差。因此,教师要“下水”做实验。让学生做的实验,教师课前要先去做一做,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随着科学课程新理念的推进,绝大多数的教师已经不再是拿起材料就去上课,他们在课前已经把实验室的器材都检查过一次,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可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会出现探究体会不深刻、实验效果有误差、实验数据不准确、交流讨论不及时等各种问题。下水实验还要试些什么呢?如何让自己的下水实验更有成效,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笔者将结合一些案例,从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时间四个方面对下水实验进行微探。
一、试一试实验设计是否最佳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不仅要与研究问题匹配,恰当地解决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有较好的“内在效度”,即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使反应变量的变化完全由自变量决定;实验结果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普遍性,能够推论到其他被试或其他情境,即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可以说,一个好的实验设计等于实验成功的一半。
“空气有重量吗”(教科版三上《空气有重量吗》)实验中,先自制小天平,一端挂上瘪气球,另一端挂上重物,如笔帽、垫圈、橡皮泥等让天平平衡;然后取下气球充气后在挂上;观察天平的变化。教材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证明空气有重量。经过多次课前实验我发现:自制天平有些难度,比如按图钉、栓细线、保平衡;将气球充气后挂上,绳子没有系紧还会漏气,影响实验观察。可想而知,三年级学生精细操作能力差,完成这样的实验效果肯定不佳。另外,学生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实验操作上,分散了对实验结果的关注,他们的探究体验并不深刻。
细细研读教材,选用自制天平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经验。教材还提到杆秤和弹簧秤,由于它们最小测量值有限,故不宜用它们来称量空气。由此我想到,现在的学生更经常接触到的是电子称,把“自制小天平”换成较“精密的电子秤”直接称重读数是可行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实验设计操作起来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学生看到前后数字,比比大小就可知道气球中空气的重量。这个量化结果是空气有重量的有力证据,也可以说明空气很轻,实验现象更明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深刻。
比较这两个实验,学生都能得到“空气有重量的,但是重量很轻”这个结论。但后者在“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方面明显表现的更好,达到的效果也更佳。
设计是实验的灵魂。对于教材的设计,我们在了解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去审视、筛选、整合和创造,抱着“或许另一种设计更合适”的质疑态度,多做下水实验,从与研究问题匹配的匹配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三个方面完善教学设计,确保学生的探究体验更深刻。这也是教师践行科学精神的体现。
二、试一试实验材料是否合格
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基本条件。离开了合格的材料,实验的成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科学实验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来自实验室,如温度计、酒精灯、学生实验盒等。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进行下水实验,保证这些仪器的合格精确。另一类来自学生身边的物品,如食盐、塑料瓶、回形针等,这些材料被认为是生活中的材料,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带来带足就可以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五下《沉和浮》单元中,大量用到学生身边的物品,如胡萝卜、橡皮泥、牙签等。“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两个实验中都用到胡萝卜,教材认为它能浮在水中,并且容易准备。可是在实验中我发现学生准备的胡萝卜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浮着浮着又沉下去了,现场一片混乱,学生甚至得出大的胡萝卜浮,小的胡萝卜沉这样错误的结论。实验以失败告终。课后我多次下水实验发现,胡萝卜的比重和水差不多,加上品质问题,质地疏松的胡萝卜在水中是浮的;质地较密的胡萝卜沉在水底;浸在水中久了,切块的胡萝卜吸足水就下沉了。如果改成和水的比重相差比较大的白萝卜进行实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和误导了。
看来,科学虽然源自生活,但科学实验要高于生活。学生准备的生活材料往往就地取材,这些材料的可变因素较大,实验的可控性自然也较差。实验材料自身的不合格会造成实验的失败,甚至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怀疑和误解。
材料是实验主角。对于学生准备的材料,我们在布置学生收集材料之前,要先试行收集材料,下水检验,去检验、去筛查,确立“生活中的材料并非都是科学的材料”的思想,去掉有争议、不合格的材料,选择更准确的、更稳定的材料,保证实验的成功。
三、试一试实验操作是否顺利
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一环,它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如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教科版五下《摆的研究》)这个实验,很多学生反映操作不顺利,老师也发现得到的数据有误差。于是我进行了下水实验,发现几次测量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不一样。经分析主要是影响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即使是同一个摆,秒表计时的准确、摆动一次的计算、摆线的放手等操作都会影响数据的结果。因此,在实验中,对于秒表如何使用、计时员和操作者如何统一、摆怎么算是摆动一次、摆线如何拉直、要怎样放手让摆自由摆动都进行规范地指导和训练,这样学生的探究得心应手,得到的数据也准确了。
这次下水启示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不强,在我们看来特别简单的操作,他们也手忙脚乱,容易出现失误。如果我们及时对操作要领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就能将实验误差降低最低。
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对于实验操作,课前我们不仅要下水亲历,还要思考“学生能顺利完成吗”。这样教师估量实验难度、明确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实验结果的不当操作充分估计,及时指导,扫除障碍,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四、试一试实验时间是否恰当
科学探究包括五个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之后的表达与交流是探究的重头戏。如何合理编排时间,调控课堂节奏,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教科版五上《 阳光下的影子》)实验中,教材建议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方向。按部就班的教学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一节课40分钟,记录4个数据;等待时间过长,学生显得散漫并无兴趣;整理交流要到下节课,贻误了时机。对时间能不能有更好的编排呢?一位教师在多次下水实验发现:选择上午第二节课或下午第二节课来观察记录(如遇到不是第二节课的时候,可以跟其他老师商量调整),影长和方向变化比较明显,间隔5分钟记录一次就能采集到能说明事实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将40分钟课堂做如下安排:
一节户外课,不能始终在户外,一定要留有时间让学生静下来交流自己的发现。不然,只看见热闹的场面,而实际上学生没有任何的思考。流于形式的课堂不是我们科学课所要追求的。
时间是课堂中一个决定性的变量。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下水中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实验所需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时刻提醒自己:学生实验体验的时间够吗?留给他们交流讨论的时间够吗?如何主宰时间,决定探究了探究的程度,决定了课堂的性质。
涉水方知水深浅,弄潮儿才宜统三军。下水实验的实质就是一种用心的备课,是一种精心的预设,是“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要通过下水实验试出最典型、最纯粹的实验设计,试出最合格、最精准的实验材料,试出最及时、最适当的操作指导,试出最合理、最恰当的时间编排,达到教学的最优。
【作者单位:古田县平湖中心小学福建】
endprint
实验是科学课的基础。但实验较难掌控,它受到材料、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误差。因此,教师要“下水”做实验。让学生做的实验,教师课前要先去做一做,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随着科学课程新理念的推进,绝大多数的教师已经不再是拿起材料就去上课,他们在课前已经把实验室的器材都检查过一次,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可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会出现探究体会不深刻、实验效果有误差、实验数据不准确、交流讨论不及时等各种问题。下水实验还要试些什么呢?如何让自己的下水实验更有成效,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笔者将结合一些案例,从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时间四个方面对下水实验进行微探。
一、试一试实验设计是否最佳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不仅要与研究问题匹配,恰当地解决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有较好的“内在效度”,即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使反应变量的变化完全由自变量决定;实验结果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普遍性,能够推论到其他被试或其他情境,即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可以说,一个好的实验设计等于实验成功的一半。
“空气有重量吗”(教科版三上《空气有重量吗》)实验中,先自制小天平,一端挂上瘪气球,另一端挂上重物,如笔帽、垫圈、橡皮泥等让天平平衡;然后取下气球充气后在挂上;观察天平的变化。教材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证明空气有重量。经过多次课前实验我发现:自制天平有些难度,比如按图钉、栓细线、保平衡;将气球充气后挂上,绳子没有系紧还会漏气,影响实验观察。可想而知,三年级学生精细操作能力差,完成这样的实验效果肯定不佳。另外,学生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实验操作上,分散了对实验结果的关注,他们的探究体验并不深刻。
细细研读教材,选用自制天平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经验。教材还提到杆秤和弹簧秤,由于它们最小测量值有限,故不宜用它们来称量空气。由此我想到,现在的学生更经常接触到的是电子称,把“自制小天平”换成较“精密的电子秤”直接称重读数是可行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实验设计操作起来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学生看到前后数字,比比大小就可知道气球中空气的重量。这个量化结果是空气有重量的有力证据,也可以说明空气很轻,实验现象更明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深刻。
比较这两个实验,学生都能得到“空气有重量的,但是重量很轻”这个结论。但后者在“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方面明显表现的更好,达到的效果也更佳。
设计是实验的灵魂。对于教材的设计,我们在了解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去审视、筛选、整合和创造,抱着“或许另一种设计更合适”的质疑态度,多做下水实验,从与研究问题匹配的匹配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三个方面完善教学设计,确保学生的探究体验更深刻。这也是教师践行科学精神的体现。
二、试一试实验材料是否合格
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基本条件。离开了合格的材料,实验的成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科学实验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来自实验室,如温度计、酒精灯、学生实验盒等。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进行下水实验,保证这些仪器的合格精确。另一类来自学生身边的物品,如食盐、塑料瓶、回形针等,这些材料被认为是生活中的材料,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带来带足就可以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五下《沉和浮》单元中,大量用到学生身边的物品,如胡萝卜、橡皮泥、牙签等。“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两个实验中都用到胡萝卜,教材认为它能浮在水中,并且容易准备。可是在实验中我发现学生准备的胡萝卜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浮着浮着又沉下去了,现场一片混乱,学生甚至得出大的胡萝卜浮,小的胡萝卜沉这样错误的结论。实验以失败告终。课后我多次下水实验发现,胡萝卜的比重和水差不多,加上品质问题,质地疏松的胡萝卜在水中是浮的;质地较密的胡萝卜沉在水底;浸在水中久了,切块的胡萝卜吸足水就下沉了。如果改成和水的比重相差比较大的白萝卜进行实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和误导了。
看来,科学虽然源自生活,但科学实验要高于生活。学生准备的生活材料往往就地取材,这些材料的可变因素较大,实验的可控性自然也较差。实验材料自身的不合格会造成实验的失败,甚至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怀疑和误解。
材料是实验主角。对于学生准备的材料,我们在布置学生收集材料之前,要先试行收集材料,下水检验,去检验、去筛查,确立“生活中的材料并非都是科学的材料”的思想,去掉有争议、不合格的材料,选择更准确的、更稳定的材料,保证实验的成功。
三、试一试实验操作是否顺利
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一环,它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如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教科版五下《摆的研究》)这个实验,很多学生反映操作不顺利,老师也发现得到的数据有误差。于是我进行了下水实验,发现几次测量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不一样。经分析主要是影响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即使是同一个摆,秒表计时的准确、摆动一次的计算、摆线的放手等操作都会影响数据的结果。因此,在实验中,对于秒表如何使用、计时员和操作者如何统一、摆怎么算是摆动一次、摆线如何拉直、要怎样放手让摆自由摆动都进行规范地指导和训练,这样学生的探究得心应手,得到的数据也准确了。
这次下水启示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不强,在我们看来特别简单的操作,他们也手忙脚乱,容易出现失误。如果我们及时对操作要领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就能将实验误差降低最低。
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对于实验操作,课前我们不仅要下水亲历,还要思考“学生能顺利完成吗”。这样教师估量实验难度、明确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实验结果的不当操作充分估计,及时指导,扫除障碍,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四、试一试实验时间是否恰当
科学探究包括五个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之后的表达与交流是探究的重头戏。如何合理编排时间,调控课堂节奏,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教科版五上《 阳光下的影子》)实验中,教材建议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方向。按部就班的教学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一节课40分钟,记录4个数据;等待时间过长,学生显得散漫并无兴趣;整理交流要到下节课,贻误了时机。对时间能不能有更好的编排呢?一位教师在多次下水实验发现:选择上午第二节课或下午第二节课来观察记录(如遇到不是第二节课的时候,可以跟其他老师商量调整),影长和方向变化比较明显,间隔5分钟记录一次就能采集到能说明事实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将40分钟课堂做如下安排:
一节户外课,不能始终在户外,一定要留有时间让学生静下来交流自己的发现。不然,只看见热闹的场面,而实际上学生没有任何的思考。流于形式的课堂不是我们科学课所要追求的。
时间是课堂中一个决定性的变量。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下水中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实验所需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时刻提醒自己:学生实验体验的时间够吗?留给他们交流讨论的时间够吗?如何主宰时间,决定探究了探究的程度,决定了课堂的性质。
涉水方知水深浅,弄潮儿才宜统三军。下水实验的实质就是一种用心的备课,是一种精心的预设,是“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要通过下水实验试出最典型、最纯粹的实验设计,试出最合格、最精准的实验材料,试出最及时、最适当的操作指导,试出最合理、最恰当的时间编排,达到教学的最优。
【作者单位:古田县平湖中心小学福建】
endprint
实验是科学课的基础。但实验较难掌控,它受到材料、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误差。因此,教师要“下水”做实验。让学生做的实验,教师课前要先去做一做,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随着科学课程新理念的推进,绝大多数的教师已经不再是拿起材料就去上课,他们在课前已经把实验室的器材都检查过一次,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可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会出现探究体会不深刻、实验效果有误差、实验数据不准确、交流讨论不及时等各种问题。下水实验还要试些什么呢?如何让自己的下水实验更有成效,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笔者将结合一些案例,从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时间四个方面对下水实验进行微探。
一、试一试实验设计是否最佳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不仅要与研究问题匹配,恰当地解决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有较好的“内在效度”,即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使反应变量的变化完全由自变量决定;实验结果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普遍性,能够推论到其他被试或其他情境,即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可以说,一个好的实验设计等于实验成功的一半。
“空气有重量吗”(教科版三上《空气有重量吗》)实验中,先自制小天平,一端挂上瘪气球,另一端挂上重物,如笔帽、垫圈、橡皮泥等让天平平衡;然后取下气球充气后在挂上;观察天平的变化。教材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证明空气有重量。经过多次课前实验我发现:自制天平有些难度,比如按图钉、栓细线、保平衡;将气球充气后挂上,绳子没有系紧还会漏气,影响实验观察。可想而知,三年级学生精细操作能力差,完成这样的实验效果肯定不佳。另外,学生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实验操作上,分散了对实验结果的关注,他们的探究体验并不深刻。
细细研读教材,选用自制天平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经验。教材还提到杆秤和弹簧秤,由于它们最小测量值有限,故不宜用它们来称量空气。由此我想到,现在的学生更经常接触到的是电子称,把“自制小天平”换成较“精密的电子秤”直接称重读数是可行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实验设计操作起来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学生看到前后数字,比比大小就可知道气球中空气的重量。这个量化结果是空气有重量的有力证据,也可以说明空气很轻,实验现象更明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深刻。
比较这两个实验,学生都能得到“空气有重量的,但是重量很轻”这个结论。但后者在“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方面明显表现的更好,达到的效果也更佳。
设计是实验的灵魂。对于教材的设计,我们在了解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去审视、筛选、整合和创造,抱着“或许另一种设计更合适”的质疑态度,多做下水实验,从与研究问题匹配的匹配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三个方面完善教学设计,确保学生的探究体验更深刻。这也是教师践行科学精神的体现。
二、试一试实验材料是否合格
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基本条件。离开了合格的材料,实验的成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科学实验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来自实验室,如温度计、酒精灯、学生实验盒等。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进行下水实验,保证这些仪器的合格精确。另一类来自学生身边的物品,如食盐、塑料瓶、回形针等,这些材料被认为是生活中的材料,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带来带足就可以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五下《沉和浮》单元中,大量用到学生身边的物品,如胡萝卜、橡皮泥、牙签等。“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两个实验中都用到胡萝卜,教材认为它能浮在水中,并且容易准备。可是在实验中我发现学生准备的胡萝卜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浮着浮着又沉下去了,现场一片混乱,学生甚至得出大的胡萝卜浮,小的胡萝卜沉这样错误的结论。实验以失败告终。课后我多次下水实验发现,胡萝卜的比重和水差不多,加上品质问题,质地疏松的胡萝卜在水中是浮的;质地较密的胡萝卜沉在水底;浸在水中久了,切块的胡萝卜吸足水就下沉了。如果改成和水的比重相差比较大的白萝卜进行实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和误导了。
看来,科学虽然源自生活,但科学实验要高于生活。学生准备的生活材料往往就地取材,这些材料的可变因素较大,实验的可控性自然也较差。实验材料自身的不合格会造成实验的失败,甚至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怀疑和误解。
材料是实验主角。对于学生准备的材料,我们在布置学生收集材料之前,要先试行收集材料,下水检验,去检验、去筛查,确立“生活中的材料并非都是科学的材料”的思想,去掉有争议、不合格的材料,选择更准确的、更稳定的材料,保证实验的成功。
三、试一试实验操作是否顺利
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一环,它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如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教科版五下《摆的研究》)这个实验,很多学生反映操作不顺利,老师也发现得到的数据有误差。于是我进行了下水实验,发现几次测量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不一样。经分析主要是影响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即使是同一个摆,秒表计时的准确、摆动一次的计算、摆线的放手等操作都会影响数据的结果。因此,在实验中,对于秒表如何使用、计时员和操作者如何统一、摆怎么算是摆动一次、摆线如何拉直、要怎样放手让摆自由摆动都进行规范地指导和训练,这样学生的探究得心应手,得到的数据也准确了。
这次下水启示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不强,在我们看来特别简单的操作,他们也手忙脚乱,容易出现失误。如果我们及时对操作要领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就能将实验误差降低最低。
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对于实验操作,课前我们不仅要下水亲历,还要思考“学生能顺利完成吗”。这样教师估量实验难度、明确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实验结果的不当操作充分估计,及时指导,扫除障碍,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四、试一试实验时间是否恰当
科学探究包括五个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之后的表达与交流是探究的重头戏。如何合理编排时间,调控课堂节奏,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教科版五上《 阳光下的影子》)实验中,教材建议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方向。按部就班的教学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一节课40分钟,记录4个数据;等待时间过长,学生显得散漫并无兴趣;整理交流要到下节课,贻误了时机。对时间能不能有更好的编排呢?一位教师在多次下水实验发现:选择上午第二节课或下午第二节课来观察记录(如遇到不是第二节课的时候,可以跟其他老师商量调整),影长和方向变化比较明显,间隔5分钟记录一次就能采集到能说明事实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将40分钟课堂做如下安排:
一节户外课,不能始终在户外,一定要留有时间让学生静下来交流自己的发现。不然,只看见热闹的场面,而实际上学生没有任何的思考。流于形式的课堂不是我们科学课所要追求的。
时间是课堂中一个决定性的变量。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下水中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实验所需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时刻提醒自己:学生实验体验的时间够吗?留给他们交流讨论的时间够吗?如何主宰时间,决定探究了探究的程度,决定了课堂的性质。
涉水方知水深浅,弄潮儿才宜统三军。下水实验的实质就是一种用心的备课,是一种精心的预设,是“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要通过下水实验试出最典型、最纯粹的实验设计,试出最合格、最精准的实验材料,试出最及时、最适当的操作指导,试出最合理、最恰当的时间编排,达到教学的最优。
【作者单位:古田县平湖中心小学福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