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堂 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14-08-07 14:51李元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橡皮泥科学实验实验设计

李元英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我在教研活动中执教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在实验对比班的教学情况来分析目前科学教学普片存在的问题,谈谈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现状及原因:(结合我在五年级实验对比班上《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的情况进行分析)

1、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学生才进实验室,或老师教学刚到导入环节,就开始偷偷摆弄材料,到了活动环节,学生只顾着抢玩材料,不会倾听,不会观察,不会记录,不会交流,课堂上闹哄哄。

2、分组不合作,多数成观众。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但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格上的不同和探究能力上的高低等原因,真正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承担全部实验任务,成了小组探究活动的主角,其它学生成了观众的现象不在少数,这种分组不合作的现象在12个小组中有4个小组特别严重。

3、动手不动脑,摆弄无结果。很多科学实验材料都是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玩具”。如橡皮泥是学生喜欢的玩具,在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时,要做两次实验,一次是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的不同形状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的沉浮;第二次是把橡皮泥做成空心的不同形状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的沉浮。但是有的学生由于课前有看教材,所以在我问题刚提出时,学生就准备操作。这样做缺乏了有根据的猜想,缺乏对研究方案的思考与制定,也缺乏组员之间思维的碰撞。这样虽然有较长的实验探究时间,然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动了手,到底在探究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却说不上。

造成学生科学实验探究学习低效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一,平时学生很少做实验,教材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唯一信息源,看到实验材料激动不已,只顾玩弄,对科学实验探究各环节在科学探究中所起的作用不理解。其二,本校的科学课大部分是语、数教师兼职(只有六年级一位专职教师),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沟通,鲜于理解与帮助,不会合作。其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策略,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

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落实科学课常规,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学习常规不是要学生记忆背诵条文,而是理解后的行为守则,学生的自觉行动。我把关于科学课的学习常规抄写在实验室黑板的左侧,让学生每次走进实验室从头到尾读一遍,让他们明白:实验课不是体育课、也不是活动课。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约束,学生自然能初步遵守,慢慢地习惯这样的科学课堂学习。在分组活动时,能控制音量,不会认为教室是个农贸市场;也不会把分组活动误解为自由活动,漫无边际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只是明明知道还要再不小心中继续违反,大多是想动手做个究竟,想弄个明白,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他们还是学生!只要耐心教育,给他们树立合适的标杆,经常提醒督促,他们会慢慢开始遵守课堂学习常规的,这一点我们要充分相信他们。

2、遵循实验设计原则,设计有效实验

(1)实验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三、四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很不稳定,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五、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

(2)实验设计要符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

科学课具备自己的特点:讲求证据、实事求是;符合逻辑的思考;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在科学课中,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最终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那么,在设计实验时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设计的实验探究活动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3)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等等需要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在设计时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学校和周边环境去考量,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因地制宜的进行实验设计,这样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

3、指导学生整个实验过程,扶放结合有的放矢

小学科学高段实验相对于三、四年级来说较为复杂,所以对于实验和观测的要求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时候我们便会拟订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定规则,以求实验顺利有效的进行,但这种顺利和有效完全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性。如在实验操作前给学生制定这样的实验分工:操作员、发令员、计时员、记录员等。这样的实验操作安排的确能指导学生有序快速的完成验证过程,但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动手并无动脑,他们根本不用去思考我怎样能更好的操作。我们要怎么分工,谁做什么?这很重要,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分工合作。指导学生整个实验大致要经历: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小结反思等过程。实验过程中要扶放结合,教师要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有效的科学课应具有:科学性、动力性、趣味性和崇尚性。宁愿让学生不明白,也不要给孩子错误的东西。处处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时时注意教学安全,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比教给学生掌握大量知识更为重要。 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应做到:热心、有心、用心、细心。

【作者单位:宁化县东风小学福建】

endprint

猜你喜欢
橡皮泥科学实验实验设计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哪个凉得快?
无字天书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