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

2014-08-07 11:40闫志勇
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衡水校园文化价值观

■闫志勇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

■闫志勇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更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升本以来,衡水学院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注重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了以精神凝聚为基石、以理念创新为核心、以形象塑造为平台、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行为规范为表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在陶冶和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多重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环境文化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健康的环境文化的熏陶,环境文化是强化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的坚固阵地。

近年来,衡水学院结合新校区的建设,不断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目前,校园内5个花园式绿化小区覆盖了校园空间的三分之一,园内楼亭、甬路、座椅、灯饰以及富有教育内涵的花园名称,用异石雕刻的树名等校园环境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休闲的环境,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校园道路上的安全标志及意义深刻的路名、路引标识,给学生以温馨提示和人生指引;设计独特的图书馆被赋予了“四敬文化”(静、净、竞、敬)内涵,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目标又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校园内灯箱、橱窗、广告栏,用中英文制作的名人名言、立志格言,张贴的祖国建设和学校发展的成就等内容时时刻刻给人以一种奋发向上的警示;阅报栏中每天更换的十几种报刊,随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时政新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教室、实验室、办公室悬挂的革命领袖和杰出人物的画像与名句,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情怀;以学生为主体创办的“两报一刊”即《衡水学院报》《公寓生活报》《衡水学院学报》开辟了沟通师生思想的宽松干道。以“为大学生说话,让大学生说话,说大学生的话”为宗旨的校园广播电台,每天定时播报新闻联播、校园新闻和时政专题节目,向广大师生传递了民主、平等、公正的理念;孔子塑像、“守正出新”校训、教学楼周边的标语、校园文化墙的公益宣传海报、校园大屏幕的影像等处处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为全校师生勤学力行、向善、致美、求真,形成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的价值观,满足青年学子对知识文化的强烈渴求,启迪他们的智慧提供了一个高雅、和谐、充满特色的校园氛围和文化环境。

制度文化的条律概念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在学校管理上的体现,它反映了学校调控的程度、监控的原则以及管理的张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融进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中,衡水学院结合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各项配套规章制度,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倡颂正气,抵制邪气,形成了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校风。具体做法:

结合学校迎评促建工作和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要求,衡水学院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的新格局。以文件形式颁发了《衡水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确立了“以育人为中心、整体协调、渗透融合、互补互促、相互配合”的工作原则和科学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

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之中,并具体转化为具有衡水学院办学理念的政策、制度,进而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两年来,衡水学院修订完善了《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三育人”工作条例》《衡水学院教职工行为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师德标兵的评选办法》《关于教学名师的评选办法》等265个教育、教学、管理类文件。用法律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形成了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

精神文化与理论教育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学校行为准则、道德情感、培养目标、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的具体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衡水学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内化理论教育,坚守进步教育的追求,以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凝练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观、打造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为目标,使精神文化建设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具体做法有:

构建学校宣传教育平台,以校园媒体为依托,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切实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第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衡水学院通过大力加强公共课教学平台建设,以《礼仪修养》《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为基础,建立了以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为主的通识教育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了解历史、了解社会,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成果。此外,按照计划性、教育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原则,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报告会、专题讲座、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形式,经常性地开展以“三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第二,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利用主题宣讲、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专题报告、书籍推荐、校园组歌咏唱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开展中国梦理论和实践的宣传教育,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生活化、生动化、形象化。第三,利用校园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短信平台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专题、专栏、专版,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

构建教师研究创新平台,把“三个倡导”纳入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贯穿到各个学科专业,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第一,加大理论研究力度。自2013年开始,衡水学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联合法政学院教师和政工干部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开展了专题研究,先后承担相关课题近20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衡水学院承担的《发挥校园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作用》和《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项课题荣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奖。第二,精选骨干教师,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队。衡水学院抽调17名中层干部、理论骨干教师组成了教育宣讲团队,集体备课,调动所有学术资源,制作高标准的教学课件。第三,依托名师大讲堂、社科大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载体,通过专家解读、领导讲述、典型人物践行事迹等形式,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的力度。

打造文艺创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体现到文艺作品中,让师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如衡水学院把“中国梦”的宣讲与艺术载体相结合,先后开展以主题摄影比赛、微电影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红色音乐剧比赛、戏剧小品比赛和才艺大赛等系列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初步统计,两年来,衡水学院师生共创作主题艺术作品160余件,其中,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小小的梦想》、小品《爱的音符》和歌舞《放飞梦想》等15项艺术作品,被省教育厅作为艺术精品推荐参加全国高校第二届廉洁文化作品大赛总决赛,共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衡水学院多名师生制作的《小金鱼漫游记》动漫片由河北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后,成功入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先后被文化部、河北省科技厅和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以及北京超星、万方等国内大型数据库收录和采纳。

学校艺术展演 来源/衡水学院

行为文化的实践养成

行为文化是校内开展的各种政治性、学术性和文学、体育、艺术等各类创造性活动,以及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生活等活动中表现出的文化特征、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衡水学院坚持将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师生整体文化素质和校园文化内涵、引领社会文化风尚作为行为文化建设的重点。

开展党员干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为此,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引导他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开创“教职工安居乐业、教学安定有序、学校长治久安”的生动局面。

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宣传任务。衡水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8年,衡水学院便成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履行“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除了开展各类主题及常规性志愿服务活动外,还不断拓展志愿服务范围,启动并长期开展“衡水学院青年林”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衡水学院志愿者服务团被评为衡水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多次受到教育部、团中央和省相关部门表彰。同时,通过暑期“三下乡”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建设生态文明村”“和谐社区”“感恩教育”等诸多内容的社会调查,涉及课题调研、支农支教、专业实习、政策宣讲、参观学习等各个方面,先后建立了几十家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学生足迹遍及新疆、青海、北京、山东、河南等19个省市。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锻炼和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衡水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确保了先进文化在校园中的发展,打造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并通过健康校园文化建设对广大师生以及当地群众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陶冶和引导作用。

(作者系衡水学院党委宣传部长)

猜你喜欢
衡水校园文化价值观
衡水专场(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第二届衡水湖诗歌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