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蓓蓓/ 浙江省杭州越读馆
从这里到那里
——评史金霞《自由与放纵》一课
童蓓蓓/ 浙江省杭州越读馆
这是一节很不一样的课堂。
首先是海量文本的呈现,包括蔡元培《自由与放纵》、胡适先生《自由主义》、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17篇随笔、散文、诗、政论文、历史资料。
其次是大量的朗读。
第三,教师并没有在课上作讲解分析和文本细读。
设计、操作这“两多一无”的课堂风险颇多,学习者很容易在诸多文本中感到应接不暇,并由过量阅读带来压迫感。课后的教研讨论也多集中于此。作为有丰富课堂经验的史金霞老师为什么偏向虎山行?课后她说:“因为面对的是马上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今天的课不以对文本的探讨为主要内容,而是用历史的剖面,呈现从7岁至22岁各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自由与梦想的理解,希望学生能理解自由与放纵的关系,多产生些思考,明白上大学后要做什么,这是我这节课的目标。”
笔者并不是很明白“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学习背景和“不以对文本的探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教学目标是可以理解的。这并不是一节提供答案的课堂,而是分享感受和思考的课堂。
如果把眼光放得远一些,看看学生一路的学习过程,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孤独。升学至上已经成为默认的设置,他们几乎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被考试和课本塞满的青春。在课堂的后半节,学生谈自己对自由的看法时,不约而同地表达对高考的认同。当高考成为圣杯,备考就成为朝圣之路,而“后高考时期”的荒凉和迷惘就成为宿命。
民国教材的现代演绎:史金霞带领学生感受蔡元培《自由与放纵》一文。
正是因为学习者有这样的精神成长背景,这节课的意义得以建立。
教师并不是通过对某一文本的挖掘琢磨来探讨深度的问题,而是带来一支合唱团:
沿着时间的维度,从远方的民国传来自由明亮的歌声;
沿着空间的维度,从远方的学校传来低沉的抽泣;
而王小波构建的小说王国里,则传来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站在屋顶唱出的汽笛之鸣。
在这里,同时也在那里,自由在一切之内,贯穿一切之中。
如果此时停下来,对某一文本细读,很容易让彼此贯通的时空被割断,从而破坏这种运动中的平衡。由此,我更理解了史金霞老师之所以这样操作的原因。她停不下来。
为什么不可以如此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似乎陷入一种逼仄的尴尬:
每当学某人文章,就将某人说得天上有、地下无,恨不得每天给他烧上三炷香;每当学某篇文章,就360度无死角地夸赞该文,仿佛该文一出,其它文章都可以集体下拜。这种将此在与他者隔断,将当下与过去、未来隔断,将文本与心灵隔断的教学方式,造成思想上的自闭症:不能倾听多样性的声音,不能诚实地作出回应,不能在“同在”中享受思想碰撞带来的火光,自然也无法在思辨中探索更深的真实。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学习这种做法,带一支合唱团到课堂,和学生们一起从这里走向那里,从当下走到远方,自由追寻那永恒中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