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4-08-07 12:53卢金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西医心功能安全性

卢金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卢金峰

目的 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较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高(P<0.05);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经治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其生存率,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安全性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一类常见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为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时刻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其死亡[1-2]。以往临床上常采用西医作为主要治疗方案,虽可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不理想。现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西医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5例。常规西医组中男29例(64.4%),女16例(35.6%);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9.3±2.1)岁;其中冠心病20例,占44.4%,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16例,占35.6%,扩张型心肌病9例,占20.0%。中西医结合组中男27例(60.0%),女18例(40.0%);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8.1±2.3)岁;其中冠心病19例,占42.2%,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15例,占33.3%,扩张型心肌病11例,占24.4%。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西医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药方为:丹参12 g,五味子12 g,当归10 g,党参12 g,车前子8 g,麦冬10 g,葶苈子12 g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保证两组患者的用药原则一致,且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及恶化四个等级,其中将心功能级别得到2级及以上的明显提高评为显效;将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但不足2级评为有效;将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评为无效;将心功能级别未提高评为恶化[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较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等,治疗前后各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且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显示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一类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难治愈。而中医现代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多与心、脾、肾气虚阳虚等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胸痹、肺胀、水肿、心悸等症状[4]。以往临床上采用西医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包括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综合方法,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有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改善[5]。现我院在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所用方剂中的黄芪及当归等能够起到活血化瘀,保护心肌的功能,而车前子及葶苈子不仅能够提高心肌收缩力,同时可起到泻肺气以利水湿的功效,而丹参及川芎等能够有效的改善循环瘀血。中西医结合应用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而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较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高(P<0.05);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经治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此结果与梁钊明等[6]学者于2012年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不仅能够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增强心肌的代谢作用,还可对原发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其生存率,且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王爱珍,李晓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23(10):778-779.

[2] 吴志红,连晓芳,池云芳,等.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11(5):223-224.

[3] 向永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6例[J].甘肃中医, 2010,12(6):764-765.

[4] 张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7(4):435-436.

[5] 王振兵.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6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4):98-99.

[6] 梁钊明,盛小刚,潘光明.心衰慢性病管理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21(12):675-676.

R2-031

A

1673-5846(2014)07-0232-02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心医院,山东临沂 276017

猜你喜欢
西医心功能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