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角形有关的竞赛题分类探究

2014-08-07 02:41镇海蛟川书院浙江宁波315201
中学教研(数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定理试题三角形

● (镇海蛟川书院 浙江宁波 315201)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平面几何中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归结于三角形问题进行解决.三角形知识因其基础性强、起点低、能够灵活地融入到其他知识中去,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因此熟练掌握三角形边角关系、全等三角形与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应用,对于解决线角的相等、不等以及和差等数量关系,研究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很有必要.笔者以其在初中竞赛中的常见类型进行分类,拟对这类问题的常见解法作一些探讨.

1 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相关问题

三角形的3条边相互制约,3个内角之和为定值,边与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等,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等,它们在线段与角度的计算、图形的计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1 借助于三角形角的关系解题

例1已知锐角△ABC的3个内角A,B,C满足:A>B>C,用α表示A-B,B-C以及90°-A中的最小者,则α的最大值为______.

解因为α=min{A-B,B-C,90°-A},所以

α≤A-B,α≤B-C,α≤90°-A,

从而 6α≤ 2(A-B)+(B-C)+3(90°-A)=

270°-(A+B+C)=90°,

于是

α≤15°.

当且仅当A=75°,B=60°,C=45°时满足题设条件,此时α可取得最大值15°.

评注角是几何中最活跃的元素,与角相关的知识十分丰富.在三角形中,内角和定理、内外角关系定理、等腰三角形2个底角相等,利用这些独特的等量关系可以找到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分”关系.

1.2 借助于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

(201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依题意得

由式(1)得

b>c-a,

化简得

a2-3ac+c2<0,

2边同除以c2,得

从而

1.3 借助于边角关系灵活解决综合问题

例3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

老师: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2边平方和等于第3条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

小华: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

(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提出的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在Rt△ABC中,∠ACB=90°,AB=c,AC=b,BC=a,且b>a.若Rt△ABC是奇异三角形,求a∶b∶c.

图1

①求证:△ACE是奇异三角形;

②当△ACE是直角三角形时,求∠AOC的度数.

(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数学中考试题)

(1)真命题(过程略).

(3)①证明设⊙O的半经为R,因为AB是⊙O的直径,所以

∠ACB=∠ADB=90°.

从而

又因为AC2+BC2=AB2,BC=CE,所以

图2

故△ACE是奇异三角形.

②解如图2,△ACE是直角三角形.

若∠ACE=90°,则点E与点B重合,即点D与点B重合,不合题意.

若∠AEC=90°,则AE2+CE2=AC2.

当AC2+CE2=2AE2时,AE2=2CE2,从而

AB=2BC,

于是

∠BAC=30°,

因此

∠AOC=120°.

当AC2+AE2=2CE2时,CE2=2AE2,从而

即AB=BC,不合题意.

若∠CAE=90°,则AE2+AC2=CE2.

当CE2+AC2=2AE2时,AE2=2AC2,从而

AB=2AC,

于是

∠ABC=30°,

因此

∠AOC=60°.

当CE2+AE2=2AC2时,AC2=2AE2,从而

即AC=AB,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AOC=120°或∠AOC=60°.

评注试题以新定义的“奇异三角形”为背景,成功地跳出勾股定理的局限.新颖活泼的对话情景将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圆等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巧妙地融合起来.问题解决从三角形边和角的关系入口,综合运用分类、代数的变形和锐角三角函数,起点低、落点高,学生经历了模仿、辨析、应用3个环节,凸现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2 三角形“四心”的相关问题

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及重心(以下简称“四心”)是新颁发的《初中数学竞赛大纲》特别加强的内容,与四心有关的几何问题涉及知识面广、难度大、应用的技巧性强、方法灵活,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较佳题型.

2.1 借助于垂心的性质解题

例4已知锐角△ABC的顶点A到垂心H的距离等于它的外接圆半径,则∠A的度数是

( )

A.30° B.45° C.60° D.75°

图3

解如图3,锐角△ABC的垂心H在三角形的内部,设△ABC的外心为O,D为BC的中点,BO的延长线交⊙O于点E.联结CE,AE,从而CE∥AH,AE∥CH,则

OB=AH=CE=2OD,

于是 ∠OBD=30°,∠BOD=60°,

因此

∠A=∠BOD=60°.

故选C.

评注三角形3条高线所在直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由于垂足位置的不确定性,遇到高线时常用的思想方法是分类讨论、构造相似三角形、四点共圆等.

2.2 借助于内心的性质解题

例5在△ABC中,AB=7,BC=8,CA=9,过△ABC的内切圆圆心I作DE∥BC,分别与AB,AC相交于点D,E,则DE的长为______.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答过程参见本刊2014年第7期第15页.

评注三角形3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内切圆圆心.由于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遇到内心问题时的解法有构造对称图形、作高线、面积法等.

2.3 借助于重心性质解题

例6我们知道,三角形的3条中线一定会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重心有很多美妙的性质,如有关线段比、面积比就有一些“漂亮”的结论,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三角形中的若干问题.请你利用重心的概念完成如下问题:

图4 图5

图6

(2013年四川省绵阳市数学中考试题)

(1)证明由△OPD∽△OCA,得

从而

(3)解如图6,联结CO并延长交AB于点F,联结BO并延长交AC于点E,过点O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OM,ON,分别与AC,AB交于点M,N.因为点O是△ABC的重心,所以

在△ABE中,由OM∥AB知

同理可得

在△AGH中,由OM∥AG知

同理可得

从而

亦即

mn-1=(3-n)n-1=-n2+3n-1=

评注三角形3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解题时涉及到中线、比例、面积等多种知识,往往入口宽、方法多、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在各类竞赛中频繁出现.

2.4 借助于外心性质解题

例7设△ABC的外心,垂心分别为O,H,若点B,C,H,O共圆,则对于所有的△ABC,求∠BAC所有可能的度数.

解答过程参见本刊2014年第7期第14页.

评注三角形3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外心.外心问题常与中点、垂直相联系,由于外心的位置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因此分类讨论是常用的思想方法.本例从外心过渡到重心,很是自然.

3 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平面几何学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土地面积的测量,面积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联系着几何图形中的重要元素——边与角,而以三角形为载体的面积问题尤为常见.计算图形的面积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问题,求三角形面积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法、割补法、等积法、等比法等.

3.1 借助于方程模型直接解题

例8如图7,△ABC的面积是1,AD=DE=EC,BG=GF=FC,求阴影四边形MNFG的面积.

解(1)先求四边形FNEC的面积.设S△FNC=x,S△ECN=y,则

S△BNC=3x,S△ANC=3y.

图7 图8

(2)再求△BGM的面积.如图8,联结MC.设S△BGM=u,S△MEC=v,则

S△CGM=2u,S△MAC=3v,

从而

式(5)×3-式(6),得

评注通过方程模型解决面积问题是一个锐利武器,一般思路为:设元,在图形中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从而使面积问题迎刃而解.

图9

3.2 借助于等积模型解题

例9如图9,已知△ABC的面积为24,点D在线段AC上,点F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BC=4CF,四边形DCFE是平行四边形,则图9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3 B.4 C.6 D.8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联结CE,因为DE//CF,所以S△DEB=S△DEC,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CE的面积.联结AF,由EF∥CD,知S△ACE=S△ACF,又因为BC=4CF,所以S△ABC=4S△ACF.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

评注常见等积模型:(1)等底等高的2个三角形面积相等;(2)2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2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3)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等积变形,如图10,若AB∥CD,则S△ACD=S△BCD,反之,若S△ACD=S△BCD,则AB∥CD.在利用等积模型时,如何选择“中间桥梁”是关键.

图10 图11

3.3 借助于等比定理解题

例10如图11,P是△ABC内一点,BP,CP,AP的延长线分别与AC,AB,BC交于点E,F,D.考虑下列3个等式:

其中正确的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1)正确,理由:

(2)正确,理由:

(3)正确,理由:

故选D.

评注此例极为经典,囊括了燕尾定理、梅涅劳斯(Menelaus)定理(简称梅氏定理)等的探究过程,因涉及到的等比定理等知识均属于初中数学的难点,适当拓展,很是有趣.

4 构造图形解决三角形综合性问题

4.1 构造全等三角形解题

例11如图12,在△ABC中,∠B=90°,M为AB上一点,使得AM=BC,N为BC上一点,使得CN=BM,联结AN,CM交于点P.试求∠APM的度数,并写出推理证明的过程.

(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天津赛区试题)

证明过点M作AB的垂线MD,使MD=CN,联结DA,DN,则四边形MDNC是平行四边形,从而△DMA≌△MBC,于是DA=MC,而MC=DN,故DN=DA.因为∠ADN=90°,所以∠AND=45°,利用MC∥DN,得∠APM=∠AND=45°.

评注当现有图形的任何2个三角形之间不存在全等关系时,则需要添置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常见策略有:已知角平分线,可利用轴对称构造全等三角形;已知中点,可利用中心对称性构造全等三角形;已知特殊角度,可旋转特殊角度构造全等三角形.

图12 图13

4.2 构造对称图形解题

例12在△ABC中,已知∠CAB=60°,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AED=60°,ED+DB=CE,∠CDB=2∠CDE,则∠DCB=

( )

A.15° B.20° C.25° D.30°

(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如图13,延长AB到点F,使BF=ED,联结CF,EF.因为∠EAB=∠AED=60°,所以

∠EDA=60°,∠EDB=∠CED=120°.

由AD=AE=ED=BF,知

CE=ED+DB=DB+BF=DF,

于是

AC=AF,∠ACF=∠AFC=60°.

又因为∠EDB=120°,∠CDB=2∠CDE,所以

∠CDE=40°,∠CDB=80°,

∠ECD=180°-∠CED-∠EDC=20°.

在△CDA和△CBF中,

CA=CF,∠CAD=∠CFB=60°,AD=BF,

从而

△CDA≌△CBF,

于是

∠FCB=∠ACD=20°.

∠DCB=60°-∠CDE-∠FCB=20°.

评注当证明相等的2条线段或2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充分时,则需根据图形的轴对称性或其他对称性质,先证明别的2个三角形全等以补足条件.

图14

4.3 构造等边三角形解题

例12如图14,在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ADC=30°,AD=3,BD=5,则CD的长为

( ).

(201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如图14,以CD为边作等边△CDE,联结AE,可得△BCD≌△ACE,从而BD=AE.因为∠ADC=30°,所以∠ADE=90°.在Rt△ADE中,AE=5,AD=3,故

所以

CD=DE=4.

评注对于某些几何题,尤其是条件中出现或隐含着60°或120°的几何题,利用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方法,可找到简捷的解题途径.

与三角形有关的竞赛题类型多、难度大、思维要求高,但只要我们夯实基础,拓宽思路,关注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熟练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及转化、化归等思想和方法,必能有章可循.

猜你喜欢
定理试题三角形
J. Liouville定理
聚焦二项式定理创新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