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峰
“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增加了“几何直观”这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画图的价值和作用,使它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之路上的“有力拐杖”。
一、善用“画图”,正确理解题意
“画图”在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许多数学问题单从文字叙述上无法真正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通过具体直观的示意图,学生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结构。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个长方形花圃,长8米,如果将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求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尝试画图,再组织交流画法、分析题意,使学生对题目有正确的表达。
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画图策略来理解分析题意呢?教师可选定合适的内容来诱发学生画图的愿望、激发画图需要,体会画图对于理解题意所具有的直观性、简洁性,学生才能主动想画图。
二、巧用“画图”,准确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思维是不断地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画图”实际上是对现实中数学问题不断抽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去情境化”的过程,它能够摒除非数学的因素而直观呈现数量关系。在运用画图帮助分析的过程中,将文字转化成图示,发现数量关系。这一系列的画图操作与脑力分析活动完整地搭建了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过程,能真正推动学生思维不断前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
例如:百分数实际问题:甲乙两个粮仓,甲仓的粮食是乙仓的60%,如果把乙仓运40吨给甲仓,则两个仓库粮食同样多,原来甲乙两仓各有多少吨粮食?
线段图确实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好助手,学习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大多题目都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根据题目的特征和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如:事物搭配的规律、替换(鸡兔同笼)问题、间隔排列问题等都需要通过画图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能把数量关系最清晰、最直接地显示出来的、最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就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三、妙用“画图”,促进算理理解
在计算教学中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教学的两大任务。算理教学要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在中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常涉及到用小棒图、实物图或其他的示意图促进算理的理解,高年级计算教学也不例外。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学生真正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可以用“分子乘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做分母”的方法来计算。
师:爸爸今天在水果市场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家后分西瓜吃。爸爸最爱吃,切给他一半,妈妈最不爱吃,给她一半的 ,剩下的是小明的。他们一家人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1) (2)
(3)
学生自然地选择直观的操作或画图表达自己想法,在这一题中单位“1”的量发生了变化:爸爸吃的是将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而小明和妈妈吃的都是将剩下的一半看作单位“1”,并且还要把它转化成是一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如果没有示意图的支撑,很难想象这个转化的过程有多少同学能真正理解。这也正是本节课算理理解的难点所在,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在直观形象的图中得到清晰明确的解释。
四、活用“画图”,渗透思想方法
在培养学生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渗透了数形结合、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如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对应的量与率,但量与率有时是隐蔽的。因此,在解答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找出与之对应的量或率才能顺利解答,这里就渗透着“一一对应”的思想。
再如:有三堆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2/3是白子,这三堆一共有白子多少枚?通过画图,将数与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形直观地反映数的内在联系,拓宽思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顺利且快速的解决问题,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智慧得以提升。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刻画描述数学问题,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图形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所得到的数学结果。”“画图”策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适时渗透、合理引导,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上用好这根“拐杖”, 充分发挥 “拐杖”的“魔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增进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江苏】
“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增加了“几何直观”这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画图的价值和作用,使它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之路上的“有力拐杖”。
一、善用“画图”,正确理解题意
“画图”在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许多数学问题单从文字叙述上无法真正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通过具体直观的示意图,学生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结构。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个长方形花圃,长8米,如果将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求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尝试画图,再组织交流画法、分析题意,使学生对题目有正确的表达。
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画图策略来理解分析题意呢?教师可选定合适的内容来诱发学生画图的愿望、激发画图需要,体会画图对于理解题意所具有的直观性、简洁性,学生才能主动想画图。
二、巧用“画图”,准确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思维是不断地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画图”实际上是对现实中数学问题不断抽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去情境化”的过程,它能够摒除非数学的因素而直观呈现数量关系。在运用画图帮助分析的过程中,将文字转化成图示,发现数量关系。这一系列的画图操作与脑力分析活动完整地搭建了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过程,能真正推动学生思维不断前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
例如:百分数实际问题:甲乙两个粮仓,甲仓的粮食是乙仓的60%,如果把乙仓运40吨给甲仓,则两个仓库粮食同样多,原来甲乙两仓各有多少吨粮食?
线段图确实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好助手,学习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大多题目都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根据题目的特征和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如:事物搭配的规律、替换(鸡兔同笼)问题、间隔排列问题等都需要通过画图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能把数量关系最清晰、最直接地显示出来的、最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就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三、妙用“画图”,促进算理理解
在计算教学中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教学的两大任务。算理教学要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在中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常涉及到用小棒图、实物图或其他的示意图促进算理的理解,高年级计算教学也不例外。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学生真正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可以用“分子乘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做分母”的方法来计算。
师:爸爸今天在水果市场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家后分西瓜吃。爸爸最爱吃,切给他一半,妈妈最不爱吃,给她一半的 ,剩下的是小明的。他们一家人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1) (2)
(3)
学生自然地选择直观的操作或画图表达自己想法,在这一题中单位“1”的量发生了变化:爸爸吃的是将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而小明和妈妈吃的都是将剩下的一半看作单位“1”,并且还要把它转化成是一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如果没有示意图的支撑,很难想象这个转化的过程有多少同学能真正理解。这也正是本节课算理理解的难点所在,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在直观形象的图中得到清晰明确的解释。
四、活用“画图”,渗透思想方法
在培养学生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渗透了数形结合、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如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对应的量与率,但量与率有时是隐蔽的。因此,在解答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找出与之对应的量或率才能顺利解答,这里就渗透着“一一对应”的思想。
再如:有三堆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2/3是白子,这三堆一共有白子多少枚?通过画图,将数与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形直观地反映数的内在联系,拓宽思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顺利且快速的解决问题,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智慧得以提升。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刻画描述数学问题,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图形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所得到的数学结果。”“画图”策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适时渗透、合理引导,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上用好这根“拐杖”, 充分发挥 “拐杖”的“魔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增进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江苏】
“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增加了“几何直观”这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画图的价值和作用,使它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之路上的“有力拐杖”。
一、善用“画图”,正确理解题意
“画图”在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许多数学问题单从文字叙述上无法真正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通过具体直观的示意图,学生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结构。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个长方形花圃,长8米,如果将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求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尝试画图,再组织交流画法、分析题意,使学生对题目有正确的表达。
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画图策略来理解分析题意呢?教师可选定合适的内容来诱发学生画图的愿望、激发画图需要,体会画图对于理解题意所具有的直观性、简洁性,学生才能主动想画图。
二、巧用“画图”,准确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思维是不断地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画图”实际上是对现实中数学问题不断抽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去情境化”的过程,它能够摒除非数学的因素而直观呈现数量关系。在运用画图帮助分析的过程中,将文字转化成图示,发现数量关系。这一系列的画图操作与脑力分析活动完整地搭建了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过程,能真正推动学生思维不断前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
例如:百分数实际问题:甲乙两个粮仓,甲仓的粮食是乙仓的60%,如果把乙仓运40吨给甲仓,则两个仓库粮食同样多,原来甲乙两仓各有多少吨粮食?
线段图确实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好助手,学习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大多题目都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根据题目的特征和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如:事物搭配的规律、替换(鸡兔同笼)问题、间隔排列问题等都需要通过画图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能把数量关系最清晰、最直接地显示出来的、最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就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三、妙用“画图”,促进算理理解
在计算教学中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教学的两大任务。算理教学要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在中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常涉及到用小棒图、实物图或其他的示意图促进算理的理解,高年级计算教学也不例外。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学生真正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可以用“分子乘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做分母”的方法来计算。
师:爸爸今天在水果市场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家后分西瓜吃。爸爸最爱吃,切给他一半,妈妈最不爱吃,给她一半的 ,剩下的是小明的。他们一家人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1) (2)
(3)
学生自然地选择直观的操作或画图表达自己想法,在这一题中单位“1”的量发生了变化:爸爸吃的是将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而小明和妈妈吃的都是将剩下的一半看作单位“1”,并且还要把它转化成是一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如果没有示意图的支撑,很难想象这个转化的过程有多少同学能真正理解。这也正是本节课算理理解的难点所在,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在直观形象的图中得到清晰明确的解释。
四、活用“画图”,渗透思想方法
在培养学生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渗透了数形结合、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如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对应的量与率,但量与率有时是隐蔽的。因此,在解答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找出与之对应的量或率才能顺利解答,这里就渗透着“一一对应”的思想。
再如:有三堆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2/3是白子,这三堆一共有白子多少枚?通过画图,将数与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形直观地反映数的内在联系,拓宽思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顺利且快速的解决问题,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智慧得以提升。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刻画描述数学问题,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图形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所得到的数学结果。”“画图”策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适时渗透、合理引导,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上用好这根“拐杖”, 充分发挥 “拐杖”的“魔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增进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