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的本质及形成过程

2014-08-06 21:45王传礼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本质规律思想

王传礼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人们与外界的一切交往和一切行为无不受到思想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从人们思想实际出发,以达到解决思想问题、提升思想境界的目的。从本质上看,思想就是对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的精神因素之和,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对思想的本质、形成过程及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石,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

关键词:思想;本质;规律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92-02

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点和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教育和改造,即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以引起人们品格的完善、思想的升华、潜力的发展和行为的自觉。从某种程度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如何认识思想的本质及其形成发展规律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这些规律是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

一、思想的本质内涵

科学把握思想的本质内涵,对于考察思想的产生和扩散,探究思想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追问思想问题的实质和影响,进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般认为思想有着动态和静态两层含义:作为动态的思想,是指一种思维过程,即作为一种过程的思想活动;作为静态的思想,是指一种思维成果,即作为一种结果的思想观念。

在茫茫宇宙之中,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从此种意义上讲,思想很显然属于精神范畴。个人认为,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积极反映、主动思考的结果,一般指理性认识。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指存在于人脑中的情感、观念、意识等一切对人们行为产生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当然包括感性认识,甚至错误认识。对思想的本质内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特性:

1.思想的属人性。思想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之光。人在劳动中创造了人本身,形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把自身从动物界分化出来。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在于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1]。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根据已有的“观念地存在”而进行的,而动物的活动则是机械的没有意识到的本能活动。这种“观念地存在”就是人类的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存在物,并且只有人类才具有思想的能力。

2.思想的时代性。如前所述,思想属于精神意识范畴,任何思想总是根源于客观存在,总要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 因此我们在分析思想问题、解决思想矛盾时,必须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着手,要透过个别现象,认识其内在根源。

3.思想的动态性。尽管思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它的动态性。任何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思想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自由性、不同步性、可塑性。自由性是指思想内存于人脑之中具有很大的个性特征;不同步性是指思想和社会要求的不一致性,表现为滞后性和超越性;可塑性是指可以通过教育等手段对思想进行改造,以防止和摒除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方面,培育和发扬积极的、先进的、正确的方面,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根据之所在。

4.思想的导向性。思想的导向性是指思想的引领指导作用。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社会存在,人的生命活动是思想意识指导下的生命活动,正是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3]。人们的各项实践活动,无不渗透着意识、观念的东西,无不体现着思想、精神的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开展,而错误的消极的思想对人们的各项工作则会产生阻碍作用,甚至会使人们的活动误入歧途。因此要深刻认识思想的导向性,正确发挥思想的导向作用,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应该具有更加明确的定位,这里的思想是指一切影响人们行为活动的精神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即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思想的形成过程

人们的思想各不相同,这些千差万异的思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自古以来人们给出了诸多说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先验主义的解释,他们大都认为思想是人内心固有的,先天地存在着的。如孟子曾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4]。在西方,柏拉图也认为人的思想、品德是先天地处在理念世界中的。另一种与此相反,强调外因的作用,认为思想是后天形成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习惯是在生活实践中训练养成的,实践行为的训练和教育对于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认为无论是道德高尚的尧舜,还是品行败坏的桀纣,都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较之前者,这种思想更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原则,但却忽视了人们内在因素的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可以对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一简要概括:思想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第一,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从历史上看,正是劳动时间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同时又使人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只有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对人产生影响、发挥作用,而人类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人正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的。第二,客体即外在因素在思想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意识只能是被反映和改造了的社会存在。“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5]。在外在因素中,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是决定性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外人们所处的具体环境如家庭、社区、工作单位,以及现代化的大众传媒等等都会对各种思想的形成传播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人作为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习惯、知识结构等都会对思想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环境下,从事同一实践活动、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出现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分,原因即在于此。endprint

在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外在的客观世界通过人的主体活动和交往,将一系列思想观念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另一方面主体的实践活动又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自身。在主体内部,也存在着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主体通过各种实践与外界产生联系,受到并能有选择地接收外界的思想影响,这些新的思想与主体已有的思想相互交流与协调,形成新思想,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强化。同时进一步接收着外界的影响,如此循环,人们的思想便随着新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三、思想的规律性及在工作中的应用

1.社会存在的根本决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只能到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人们的各种思想问题,都有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特征。比如在私有制出现以前,人们是不会有私有观念的。同样在私有制消灭以后,私有观念也将随之消逝。社会存在的根本决定性,揭示了一般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也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依据。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具有广阔的视野,要把整个工作放到时代大背景中考察,了解当今社会的时代特点,追溯时代演变的历史过程,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各种思想问题的深刻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人们的实际生活。思想问题不会凭空产生,任何思想观念都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只有代表人们实际利益,关心人们的实际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

2.主体能动作用的特殊性。思想是由社会存在的决定的,并不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必然在社会上形成同一的思想。社会存在的根本决定性,也只是从最根本意义上说的。事实上,每一社会,都会产生许多社会思潮,每一个人也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思想。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机械的,照镜子似的。而是能动的,有选择的。人们的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等千差万异,因此他们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同一情境的感受、同一思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3.思想转化的规律性。思想转化就是思想由消极、落后、错误,转化为积极、先进、正确。思想转化的实现,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思想的可塑性决定了实现思想转化的可能性。思想转化也是一种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教育者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说理教育、情感融化、激励感染、制度约束等,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对错误思想和正确思想分析鉴别,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矛盾运动,使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思想转化为社会要求的正确思想。实现思想转化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它首先要求教育者树立转化落后思想的信心和决心,相信人民群众有实现思想转化的需求和能力,充分调动人们在思想转化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4] 孟子·告子上[Z].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质规律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回归本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童年的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