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群众史观的理论贡献

2014-08-06 21:43王亚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邓小平贡献

王亚娟

摘 要:邓小平群众史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如重新界定知识分子的地位,丰富人民群众的内涵;重视人民群众物质利益,明确“共同富裕”发展目标;突出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科学界定领袖在政党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

关键词:邓小平;群众史观;贡献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80-02

邓小平群众史观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在总结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群众史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一、重新界定知识分子的地位,丰富人民群众的内涵

一是重新界定知识分子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同样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1]。党在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方针政策,基本是正确的。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一些“左”倾错误,不但忽视知识分子的作用,而且出现了贬低、丑化甚至迫害知识分子的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的著名论断,突出了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重新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2]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3] 。他们“正在努力和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3]。这些论述指明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劳动者,而且因其掌握科学技术较多,对社会作用较大,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引领者。

二是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内涵。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对人民群众的理解不尽相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面临着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面对新情况,邓小平指出:“在中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3]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了人民群众的范围,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为促进祖国统一和推进现代化的实现汇聚了力量。

二、重视人民群众物质利益,明确“共同富裕”发展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总结了以往对人民群众物质利益重视不够的情况,提出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思想观点,并多次强调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合适与否的标准,真正做到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4]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3]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基本的就是物质利益,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基本观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物质利益,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发挥,提出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激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992年的南方谈话,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相结合出发,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的体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一部分人穷,一部分人富,而是根据中国国情,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的成果和社会的福利。“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提出及其实现构思,既是邓小平群众史观的核心,也充分说明了邓小平对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重视,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三、突出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1977年7月,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3]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的指导思想,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强调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3]。正是在对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邓小平指出,领导者和部门领导的应该做到“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3]。因此,领导干部应该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去实地调查,了解群众情况,掌握真实资料,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作用。

四、科学界定领袖在政党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科学界定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然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部分领导人并没有处理好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专门分析了领袖的地位和作用。“文革”后,以史为鉴,邓小平对领袖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再认识。endprint

一是反对个人崇拜,正确分析领袖对党的作用。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在承认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时候,从来没有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也从来没有否认领袖人物对于政党的作用。按照列宁的著名的说法,领袖是‘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人们,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的财富。”[4] 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同剥削阶级政党的领袖不同,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在群众之中,不是在群众之上,在政党之中,不是在政党之上。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必须服从党组织的决定,遵守党组织的纪律,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必须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毛泽东思想历来认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人民。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多次反对对他本人的一些不适当不科学的评价,经常教育我们正确理解人民与领导人或领袖的关系。”[3] 领袖和群众是密不可分的,必须重视领袖的作用,必须热爱领袖。但是对领袖的爱护不等于把领袖神化,要把对领袖的热爱、拥护与个人崇拜分开。

二是批评“两个凡是”,科学界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文革”结束后,全国上下亟需拨乱反正时,1977年2月中央主要负责人又提出了“两个凡是”,严重影响了纠“左”的进程。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以科学的态度,批评“两个凡是”,认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3] 在批评“两个凡是”的同时,邓小平支持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从“左”的束缚解放出来。1981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指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他的一生来说,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3]

三是强调领导是一个集体,同时必须有一个核心。在组织建设上,邓小平强调,要努力建设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我们主张巩固集体领导,这并不是为了降低个人的作用,相反,个人的作用,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正确的发挥,而集体领导,也必须同个人负责相结合。”[4] 领导是一个集体,同时需要有一个核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2],因此“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2] 。他说: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2]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列宁、毛泽东建党思想和唯物史观,为我们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党和领袖、群众和领袖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总之,邓小平群众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史观,是我们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依据,指引着我们党在新的征途中克难攻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向胜利。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5.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373.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345.

[4]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4-271.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邓小平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贡献榜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纪念邓小平的最好方式
俞根初对腹诊的发挥与贡献
邓小平“怕”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