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类型与劳工力量的经验研究

2014-08-06 17:40赵萱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期

赵萱

摘 要:验证劳工的职业类型是否决定劳工相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一个经验研究。这一理论基础是贝弗利·西尔弗在其著作《劳工的理论——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工人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类型。所用的数据是GSS1991中的部分数据,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由此对经验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

关键词:劳工力量;职业类型;GSS1991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76-05

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什么因素?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点。一种近乎于常识的说法是: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劳工的岗位的性质。也有许多理论与这种常识性假设不谋而合,强调不同职业的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埃里克·赖纳特(2007)。这些理论中的代表是贝弗利·J.西尔弗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的理论。

西尔弗将劳工对于资本的对抗方式概括为两大类:一为组织性力量,即劳工结社产生的力量;二为结构性力量,即劳工由于生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而获得的与资本对抗的力量,结构性力量又分两种,一为市场谈判能力,即劳动市场中劳工相对于资本的优劣地位,二为工作场所谈判力量,即劳工在工作场所中,由于自己在生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而产生的相对资本的优劣地位。西尔弗强调劳工对于资本的最有效的抗争力量是劳工的工作场所谈判能力。比如,在汽车装配业中,生产是集中在流水线上的,因此,流水线上任何一个工作站的停止都会逼停整条生产线,因此,只要流水线上某一环节上工人的罢工都会导致生产的停滞,迫使资方就范,因此,汽车产业工人运动几乎有高达100%的成功率。而在分散生产的产业,比如纺织业,一部分工人的罢工不足以影响其他工人,所以,纺织业工人的力量,大部分来自于组织性力量,即依赖于全厂甚至全行业的工人的罢工。而这种大罢工一般难以独立组织,因此,纺织业工人运动的成功率相比汽车产业,要低得多,多数是被镇压,较少是资方向劳方低头。因此,西尔弗认为,在组织性力量与市场谈判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处于对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那么,这样的劳动者会具有更强的工作场所谈判力量。

西尔弗的理论在同类观点中很有代表性,但这些观点和理论很多都集中于对于这种观点的理论解释和例证,很少有对于这一理论进行经验验证的研究,本文就以GSS1991的数据,对于这个理论进行经验验证。

在这个理论中,要研究相关性的两个变量是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即劳动者职业类型的重要性(自变量)与劳工与资本对抗的力量(因变量)。西尔弗将自变量对于因变量起作用的机制解释为工作场所谈判力量。

检验理论的经验数据来源为部分1991年GSS的数据,分析数据所用的工具是IBM SPSS 19.0软件。

自变量的指标化。GSS1991数据中,有一个调查问题是关于受访者的Occupational Category,即职业分类。其中的选项有:1—Managerial and Professional Specialty;2—Technical,Sales,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3—Service;4—Farming,Forest,and Fishing;5—Precision Production,Craft,and Repair;6—Operation,Fabrication,and General Labor。这些分类中,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产业工人的抗衡力量,因此,第1、2、3、4类职业可以排除。通过SPSS的筛选功能,去掉所有职业分类中是1、2、3、4的个案,这样,剩下总计383个个案。剩下的所有个案就是从事第5类职业的熟练劳工与从事第6类职业的非熟练劳工。明显地,从事精确生产、技术、修理职业的工人需要更高的技术与更长时间的训练,他们一旦罢工,短期难以寻找替代人手,会对整个生产流程产生破坏。而从事操作、装配以及普通劳动力的工作,几乎不需要什么训练与技术,这些人一旦罢工,很容易找到补偿,对生产流程产生不了太大不利。所以,前者的职业的重要性明显强于后者。

因变量的指标化。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强弱,最好的指标就是劳工的待遇,劳工的对于资本的抗衡能力强,劳工的待遇自然好,反之劳工的待遇自然不好。所以,选择GSS1991数据中的四个问题反映劳工待遇的内容来反映劳工待遇:Being Demoted or Move to Worse Position;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选项为是或否。其中,第一个问题对于产业工人来说并不合适,因为对于产业工人的处罚通常没有降职和调职,这个问题适用于白领借测,因此可以将这个问题剔除。对于以上所有选项,选择“是”的,可以说明该劳工的待遇比较差,选择“否”的无疑可以说明待遇比较好。我们下面的研究,就是检验以上三个选项都选择“否”的个案是否都明显地集中在从事精确生产、技术、修理职业的个案中,而选择“是”的个案是否都集中于从事操作、装配以及普通劳动力职业的个案中。

Occupational Category变量与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这些变量是典型的定类变量。因此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的存在应以卡方检验的方式确定,其相关强度应以Lambda大小表示。

下面依次是Occupational Category与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的相关性检验(见表1、下页表2及79页表3)。

通过上面的检验,三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这里可以得出结论:职业类型的重要性与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没有联系,但是此结论不足以推翻原结论,对于原假设的取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于结论的解释如下:

首先,本次研究是基于1991年GSS的数据,数据过于单一,仅仅反映一年的情况,缺少比较,也不够具有代表性,因此不能据此推翻假设。而且,数据的结构过于简单,对于基于重要性的劳工职业类型的划分不够详细,各职业类型在重要性方面的区别也不够具体明显。而且,对于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指标也不够全面充足,难以反映各个职业劳工的抗衡力量,应增加新的数据,比如劳工工资增长率等等。

其次,就算是原理论真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么也可以根据此次研究提出一些替代性的解释。数据的时间是1991年,此时的美国处于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环境一般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为保证自己的就业,重要岗位上的工人可能会选择接受资方降低待遇的调整措施,导致本次研究选用的衡量劳工抗衡力量的工人待遇水平之一指标失灵。而且,经济危机之下的企业除了裁员之外,还会选择提高待遇的方式,留住一些有价值、有资历的员工,以此提高员工的忠诚并且为脱困做准备。这样可能会导致依然就业的非重要岗位的工人(他们躲过了裁员,依然有工作,可以舍弃的员工已经舍弃了,留下的工人应该可以解释为对于企业有价值的)的待遇提高,这也会导致因变量的指标的失灵。另外,原理论是有前提的,即劳工的市场谈判力量是不变的,但1991年这段时间正是美国战后婴儿潮(1946—1964年诞生的一代)涌向劳动力市场的时候,这群人的数量不容小视,高达7 800万,大约占现在美国总人口的1/5,这么多人口进入市场,必会引起劳工情况的波动,这也是要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贝弗利·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M].张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 埃里克·赖纳特.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M].杨虎涛,陈国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

摘 要:验证劳工的职业类型是否决定劳工相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一个经验研究。这一理论基础是贝弗利·西尔弗在其著作《劳工的理论——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工人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类型。所用的数据是GSS1991中的部分数据,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由此对经验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

关键词:劳工力量;职业类型;GSS1991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76-05

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什么因素?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点。一种近乎于常识的说法是: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劳工的岗位的性质。也有许多理论与这种常识性假设不谋而合,强调不同职业的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埃里克·赖纳特(2007)。这些理论中的代表是贝弗利·J.西尔弗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的理论。

西尔弗将劳工对于资本的对抗方式概括为两大类:一为组织性力量,即劳工结社产生的力量;二为结构性力量,即劳工由于生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而获得的与资本对抗的力量,结构性力量又分两种,一为市场谈判能力,即劳动市场中劳工相对于资本的优劣地位,二为工作场所谈判力量,即劳工在工作场所中,由于自己在生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而产生的相对资本的优劣地位。西尔弗强调劳工对于资本的最有效的抗争力量是劳工的工作场所谈判能力。比如,在汽车装配业中,生产是集中在流水线上的,因此,流水线上任何一个工作站的停止都会逼停整条生产线,因此,只要流水线上某一环节上工人的罢工都会导致生产的停滞,迫使资方就范,因此,汽车产业工人运动几乎有高达100%的成功率。而在分散生产的产业,比如纺织业,一部分工人的罢工不足以影响其他工人,所以,纺织业工人的力量,大部分来自于组织性力量,即依赖于全厂甚至全行业的工人的罢工。而这种大罢工一般难以独立组织,因此,纺织业工人运动的成功率相比汽车产业,要低得多,多数是被镇压,较少是资方向劳方低头。因此,西尔弗认为,在组织性力量与市场谈判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处于对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那么,这样的劳动者会具有更强的工作场所谈判力量。

西尔弗的理论在同类观点中很有代表性,但这些观点和理论很多都集中于对于这种观点的理论解释和例证,很少有对于这一理论进行经验验证的研究,本文就以GSS1991的数据,对于这个理论进行经验验证。

在这个理论中,要研究相关性的两个变量是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即劳动者职业类型的重要性(自变量)与劳工与资本对抗的力量(因变量)。西尔弗将自变量对于因变量起作用的机制解释为工作场所谈判力量。

检验理论的经验数据来源为部分1991年GSS的数据,分析数据所用的工具是IBM SPSS 19.0软件。

自变量的指标化。GSS1991数据中,有一个调查问题是关于受访者的Occupational Category,即职业分类。其中的选项有:1—Managerial and Professional Specialty;2—Technical,Sales,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3—Service;4—Farming,Forest,and Fishing;5—Precision Production,Craft,and Repair;6—Operation,Fabrication,and General Labor。这些分类中,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产业工人的抗衡力量,因此,第1、2、3、4类职业可以排除。通过SPSS的筛选功能,去掉所有职业分类中是1、2、3、4的个案,这样,剩下总计383个个案。剩下的所有个案就是从事第5类职业的熟练劳工与从事第6类职业的非熟练劳工。明显地,从事精确生产、技术、修理职业的工人需要更高的技术与更长时间的训练,他们一旦罢工,短期难以寻找替代人手,会对整个生产流程产生破坏。而从事操作、装配以及普通劳动力的工作,几乎不需要什么训练与技术,这些人一旦罢工,很容易找到补偿,对生产流程产生不了太大不利。所以,前者的职业的重要性明显强于后者。

因变量的指标化。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强弱,最好的指标就是劳工的待遇,劳工的对于资本的抗衡能力强,劳工的待遇自然好,反之劳工的待遇自然不好。所以,选择GSS1991数据中的四个问题反映劳工待遇的内容来反映劳工待遇:Being Demoted or Move to Worse Position;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选项为是或否。其中,第一个问题对于产业工人来说并不合适,因为对于产业工人的处罚通常没有降职和调职,这个问题适用于白领借测,因此可以将这个问题剔除。对于以上所有选项,选择“是”的,可以说明该劳工的待遇比较差,选择“否”的无疑可以说明待遇比较好。我们下面的研究,就是检验以上三个选项都选择“否”的个案是否都明显地集中在从事精确生产、技术、修理职业的个案中,而选择“是”的个案是否都集中于从事操作、装配以及普通劳动力职业的个案中。

Occupational Category变量与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这些变量是典型的定类变量。因此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的存在应以卡方检验的方式确定,其相关强度应以Lambda大小表示。

下面依次是Occupational Category与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的相关性检验(见表1、下页表2及79页表3)。

通过上面的检验,三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这里可以得出结论:职业类型的重要性与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没有联系,但是此结论不足以推翻原结论,对于原假设的取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于结论的解释如下:

首先,本次研究是基于1991年GSS的数据,数据过于单一,仅仅反映一年的情况,缺少比较,也不够具有代表性,因此不能据此推翻假设。而且,数据的结构过于简单,对于基于重要性的劳工职业类型的划分不够详细,各职业类型在重要性方面的区别也不够具体明显。而且,对于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指标也不够全面充足,难以反映各个职业劳工的抗衡力量,应增加新的数据,比如劳工工资增长率等等。

其次,就算是原理论真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么也可以根据此次研究提出一些替代性的解释。数据的时间是1991年,此时的美国处于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环境一般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为保证自己的就业,重要岗位上的工人可能会选择接受资方降低待遇的调整措施,导致本次研究选用的衡量劳工抗衡力量的工人待遇水平之一指标失灵。而且,经济危机之下的企业除了裁员之外,还会选择提高待遇的方式,留住一些有价值、有资历的员工,以此提高员工的忠诚并且为脱困做准备。这样可能会导致依然就业的非重要岗位的工人(他们躲过了裁员,依然有工作,可以舍弃的员工已经舍弃了,留下的工人应该可以解释为对于企业有价值的)的待遇提高,这也会导致因变量的指标的失灵。另外,原理论是有前提的,即劳工的市场谈判力量是不变的,但1991年这段时间正是美国战后婴儿潮(1946—1964年诞生的一代)涌向劳动力市场的时候,这群人的数量不容小视,高达7 800万,大约占现在美国总人口的1/5,这么多人口进入市场,必会引起劳工情况的波动,这也是要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贝弗利·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M].张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 埃里克·赖纳特.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M].杨虎涛,陈国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

摘 要:验证劳工的职业类型是否决定劳工相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一个经验研究。这一理论基础是贝弗利·西尔弗在其著作《劳工的理论——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工人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类型。所用的数据是GSS1991中的部分数据,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由此对经验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

关键词:劳工力量;职业类型;GSS1991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76-05

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什么因素?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点。一种近乎于常识的说法是: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劳工的岗位的性质。也有许多理论与这种常识性假设不谋而合,强调不同职业的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埃里克·赖纳特(2007)。这些理论中的代表是贝弗利·J.西尔弗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的理论。

西尔弗将劳工对于资本的对抗方式概括为两大类:一为组织性力量,即劳工结社产生的力量;二为结构性力量,即劳工由于生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而获得的与资本对抗的力量,结构性力量又分两种,一为市场谈判能力,即劳动市场中劳工相对于资本的优劣地位,二为工作场所谈判力量,即劳工在工作场所中,由于自己在生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而产生的相对资本的优劣地位。西尔弗强调劳工对于资本的最有效的抗争力量是劳工的工作场所谈判能力。比如,在汽车装配业中,生产是集中在流水线上的,因此,流水线上任何一个工作站的停止都会逼停整条生产线,因此,只要流水线上某一环节上工人的罢工都会导致生产的停滞,迫使资方就范,因此,汽车产业工人运动几乎有高达100%的成功率。而在分散生产的产业,比如纺织业,一部分工人的罢工不足以影响其他工人,所以,纺织业工人的力量,大部分来自于组织性力量,即依赖于全厂甚至全行业的工人的罢工。而这种大罢工一般难以独立组织,因此,纺织业工人运动的成功率相比汽车产业,要低得多,多数是被镇压,较少是资方向劳方低头。因此,西尔弗认为,在组织性力量与市场谈判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处于对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那么,这样的劳动者会具有更强的工作场所谈判力量。

西尔弗的理论在同类观点中很有代表性,但这些观点和理论很多都集中于对于这种观点的理论解释和例证,很少有对于这一理论进行经验验证的研究,本文就以GSS1991的数据,对于这个理论进行经验验证。

在这个理论中,要研究相关性的两个变量是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即劳动者职业类型的重要性(自变量)与劳工与资本对抗的力量(因变量)。西尔弗将自变量对于因变量起作用的机制解释为工作场所谈判力量。

检验理论的经验数据来源为部分1991年GSS的数据,分析数据所用的工具是IBM SPSS 19.0软件。

自变量的指标化。GSS1991数据中,有一个调查问题是关于受访者的Occupational Category,即职业分类。其中的选项有:1—Managerial and Professional Specialty;2—Technical,Sales,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3—Service;4—Farming,Forest,and Fishing;5—Precision Production,Craft,and Repair;6—Operation,Fabrication,and General Labor。这些分类中,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产业工人的抗衡力量,因此,第1、2、3、4类职业可以排除。通过SPSS的筛选功能,去掉所有职业分类中是1、2、3、4的个案,这样,剩下总计383个个案。剩下的所有个案就是从事第5类职业的熟练劳工与从事第6类职业的非熟练劳工。明显地,从事精确生产、技术、修理职业的工人需要更高的技术与更长时间的训练,他们一旦罢工,短期难以寻找替代人手,会对整个生产流程产生破坏。而从事操作、装配以及普通劳动力的工作,几乎不需要什么训练与技术,这些人一旦罢工,很容易找到补偿,对生产流程产生不了太大不利。所以,前者的职业的重要性明显强于后者。

因变量的指标化。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强弱,最好的指标就是劳工的待遇,劳工的对于资本的抗衡能力强,劳工的待遇自然好,反之劳工的待遇自然不好。所以,选择GSS1991数据中的四个问题反映劳工待遇的内容来反映劳工待遇:Being Demoted or Move to Worse Position;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选项为是或否。其中,第一个问题对于产业工人来说并不合适,因为对于产业工人的处罚通常没有降职和调职,这个问题适用于白领借测,因此可以将这个问题剔除。对于以上所有选项,选择“是”的,可以说明该劳工的待遇比较差,选择“否”的无疑可以说明待遇比较好。我们下面的研究,就是检验以上三个选项都选择“否”的个案是否都明显地集中在从事精确生产、技术、修理职业的个案中,而选择“是”的个案是否都集中于从事操作、装配以及普通劳动力职业的个案中。

Occupational Category变量与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这些变量是典型的定类变量。因此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的存在应以卡方检验的方式确定,其相关强度应以Lambda大小表示。

下面依次是Occupational Category与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的相关性检验(见表1、下页表2及79页表3)。

通过上面的检验,三组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这里可以得出结论:职业类型的重要性与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没有联系,但是此结论不足以推翻原结论,对于原假设的取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于结论的解释如下:

首先,本次研究是基于1991年GSS的数据,数据过于单一,仅仅反映一年的情况,缺少比较,也不够具有代表性,因此不能据此推翻假设。而且,数据的结构过于简单,对于基于重要性的劳工职业类型的划分不够详细,各职业类型在重要性方面的区别也不够具体明显。而且,对于劳工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指标也不够全面充足,难以反映各个职业劳工的抗衡力量,应增加新的数据,比如劳工工资增长率等等。

其次,就算是原理论真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么也可以根据此次研究提出一些替代性的解释。数据的时间是1991年,此时的美国处于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环境一般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为保证自己的就业,重要岗位上的工人可能会选择接受资方降低待遇的调整措施,导致本次研究选用的衡量劳工抗衡力量的工人待遇水平之一指标失灵。而且,经济危机之下的企业除了裁员之外,还会选择提高待遇的方式,留住一些有价值、有资历的员工,以此提高员工的忠诚并且为脱困做准备。这样可能会导致依然就业的非重要岗位的工人(他们躲过了裁员,依然有工作,可以舍弃的员工已经舍弃了,留下的工人应该可以解释为对于企业有价值的)的待遇提高,这也会导致因变量的指标的失灵。另外,原理论是有前提的,即劳工的市场谈判力量是不变的,但1991年这段时间正是美国战后婴儿潮(1946—1964年诞生的一代)涌向劳动力市场的时候,这群人的数量不容小视,高达7 800万,大约占现在美国总人口的1/5,这么多人口进入市场,必会引起劳工情况的波动,这也是要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贝弗利·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M].张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 埃里克·赖纳特.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M].杨虎涛,陈国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