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广亮 甄 峰
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了城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加速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发展问题。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镇空间快速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集约集聚利用水平低下,城乡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为了实现绿色、低碳、集聚、可持续的发展,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主要内容,推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智慧城市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为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IBM公司最早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后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旨在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产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目标,重点从智慧社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社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行动策略。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广泛关注,在国家科技部、住建部、工信部等部门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①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http://www.sdpc.gov.cn/gzdt/201408/t20140829_624003.html。。智慧城市建设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深入探讨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梳理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智慧地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有助于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实提供依据。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业、各领域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体社会的创造力。智慧城市促进城市和区域不断学习和创新,并强化了城市之间的联系网络(Campbell,2012)[1]。Caragliu 等(2011)指出,智慧城市将对智力和社会资本、包含传统交通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作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并通过参与式治理对上述资本及自然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宜居生活[2]。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带来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和生活质量。城市的智能工程和项目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空间的生活质量,并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Renata and Camille,2014)[3]。智慧城市不仅通过改变基础设施来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同时带来社会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城市与区域空间的改变。智慧城市提供了一个系统性认识城市化概念的机会,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整合到城市发展当中(Chourabi and Nam,2012)[4]。因此,智慧城市对于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5]。
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经济转型、空间优化、社会管理等不同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和提升新型城镇化。(1)智能技术创新改变城镇化发展动力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促进城镇发展动力由资源、劳动力的投入转向创新要素和智力资本的投入,推动城镇化的技术创新。(2)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经济提升城市服务质量、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变了城镇设施服务效率和模式,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带动了智慧相关领域产业的发展。(3)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推动城乡空间优化。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实现了技术、信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自由流动,加速城市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促使区域城镇由等级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并不断重塑城乡空间相互作用关系。(4)智慧城市促进了城乡治理模式的转型。电子政务、公众信息平台的出现,改变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决策的方式,有助于实现自下而上的城市规划、建设决策和管理过程,体现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创新,提高城市设施效率和空间发展质量,从而实现绿色、低碳、协调、人本的城镇化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来支撑涵盖政府、市民和企业的新城市系统。IBM将智慧城市的特点概括为更透彻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包括了基础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尽管物联网、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等智能设备和系统建设是智慧城市关注的重点,但智慧城市的功能及其对城市的系统性作用远超越了技术领域。
智慧城市具备了智能识别、技术创新、时空压缩和智慧管理等功能[6]。通过各种传感器、物联网实现智慧城市的智能识别功能,并与城市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结合,实现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引导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行、资源节约和低碳发展。智能的技术创新过程,不仅推动了信息化的深度发展,而且有利于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催生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进步减弱了活动和时间、空间的联系,出现了“瞬时时间”、“流动场所”等新的流动时空观,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加促进了“时空压缩”,使得城市和区域空间的相互作用不断被强化,城市要素的流动效率持续提升,并对城市居民活动、服务质量产生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了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型,传统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逐渐转向市民共治的自下而上模式转变,出现了精细化、人本化的治理方式[7]。
因此,发挥智慧城市的智能识别、技术创新、时空压缩、智慧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整合、城市产业发展转型、强化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实现精细化治理,并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与居民需求、人文要素的结合,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图1)。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重点从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集约的城乡空间布局、要素流动的信息平台等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8]。
与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发展质量和人的城镇化,一个以人为本、高效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重要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支撑体系,公共服务则是城市公共部门向城市居民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总体上得到很大改善。但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及其布局、服务质量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诸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防洪防汛等方面问题仍然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电力供应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转型,这势必会影响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方向就是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智慧城市是以智能城市为主体和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调了城市“人本”与“技术”的结合,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一方面,智慧城市本身需要建设智能视频监控、信息传感设备等信息采集端,宽带网络、城域无线网等信息传输设备,以及云计算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并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城市交通、市政管网融合发展,构成智慧城市基础的设施;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移动信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城市服务领域,可以提高城市教育、医疗、商业、金融、政务等公共服务效率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并实现以人本化的服务转向。利用社交网站、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平台等,实时掌握居民的需求,引导移向居民个体的流动服务模式,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效率。同时,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社交网站、视频监控、传感器等会产生具有重大商业和学术价值的大数据。利用这些大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即时发现基础设施运行及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了解市民和企业的需求,打造人本、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图1 智慧城市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框架
新型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恰恰为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智慧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智能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表现为“智慧经济”、“智慧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同时,智慧城市的技术创新功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延长传统产业价值链,改善城市经济环境。同时,就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可以降低企业运行的商务成本,提高提升生产效率。
首先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智能服务为重点,重点发展与智慧城市软硬件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来打造高端的城市服务业经济,一方面利用移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融入物流、城市商业、商务办公、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创新并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另一方面将移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交通出行等生活服务结合,促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模式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环境,并引导城市服务要素和居民需求的实时互动,以及城市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第三,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推动智慧服务业的发展,也将会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包括3D打印、终端制造、软件开发等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培育智慧产业优势和特色,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空间优化布局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的重要方向,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智能交通网络建设,提升城市和区域流动空间,加强区域内部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资本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缩短了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时空距离,实现城市之间要素的高效流动和服务质量提升。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重点通过智能技术来强化城市之间的生产网络、创新网络联系,来形成世界级的智能城市群。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和空间的要素流动,成为城市内部空间重构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依托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提升城市不同功能空间的要素流动、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空间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通过传感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和应用系统,来获取和处理城市居民活动、企业运行、环境质量等方面大数据,并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结合,来营造更加人本、绿色、集约的城市功能空间,提升城市规划解决城市问题和服务企业、居民与政府的能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遵循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将智能技术与居住区、商业中心、产业园区、休闲游憩等空间融合,增强城市空间发展内涵。将智慧、人文等要素渗透到城市有机更新中,实现存量空间的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公共交通,推广使用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便捷、高效、低碳的城市智慧交通网络。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区域和城乡空间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督、评价、调控和管理,进而引导空间布局优化和弹性有序发展。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土地利用效率低、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革新,促进了城市交通、环境、医疗、公共安全、电子政务、社交网络等各个领域的智慧应用发展。智慧应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管理服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转型,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推动智慧技术的产业化,通过管理效率提升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破解城镇化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瓶颈,缓解交通拥堵,以及应对城市安全等问题。同时,智慧应用的普及和使用,引导创新和知识积累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对城市创新环境优化、高端要素集聚、高端产业发展、城市活力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智慧城市是综合、统筹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它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管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与工具。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是智慧应用的最主要目的。在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方面,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建设。利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城市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发展。同时,智慧城市提供了一个新形式的工具去仔细观察城市居民使用城市的方式,进而通过参与式治理,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传统和现代的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智慧城市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对自然资源明智的管理。建立城乡一体的信息平台,引导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生活服务等信息,通过乡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对于城市管理来讲,有助于改变原有的条块分割、层次分明的管理体制,立足于城乡一体、部门整合、空间优化的发展思路,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
基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分析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从基础设施整合、产业发展转型、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框架,并提出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人本、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的服务效率;通过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要素流动性提升和时空压缩,不断重塑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通过智慧应用和信息平台建设,破解城镇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总之,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城市管理等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智慧城市是“智”的技术和“慧”的城市活动的结合,在强调智能技术对基础设施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运行效率提升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智能技术与城市居民活动、人文要素的互动,强化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域和城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要求和现实需求,以推动市民化和居民生活品质改善为核心,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提升城市的生态宜居、健康发展水平;同时,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突出不同的“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特点,通过智慧和人文的结合来寻求可持续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方向。
References
[1]Tim Campbell. Beyond Smart Cities:How Cities Network,Learn and Innovate[M]. Earthscan Ltd,2012.
[2]Caragliu A,Bo C,Nijkamp P. Smart Cities in Europe[J].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2011(18):65-82.
[3]Renata Paola Dameri,Camille Rosenthal-Sabroux.Smart City:How to Create Public and Economic Value With High Technology in Urban Space[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2014.Chourabi H,Nam T. Understanding Smart Cities:
[4]An Integrative Framework[C]// Proceedings of the 4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Hawaii,2012:2389-2397.
[5]席广亮,甄峰. 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智慧城市空间组织和规划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14(5):106-113.XI Guangliang,ZHEN Feng.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of Smart Cities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14(5):106-113.
[6]牛文元. 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标志[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1):34-41.NIU Wenyuan. Smart Cities:Converg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4(1):34-41.
[7]徐国强. 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探索[J]. 上海城市规划,2012(3):122-126.XU Guoqiang. Shanghai’s Path towards Smart City[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2(3):122-126.
[8]甄峰. 以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J]. 群众,2014(6):13-17.ZHEN Feng. Smart Cities:the Force of New Urbanization[J]. Masses,2014(6):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