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1919——2012)
原名容鼎昌。原籍山东益都,1919年生于河北井陉。早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抗战开始,转学到上海,194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2年转至重庆交大。1944年被征调往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1946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锦帆集》,学识丰富,文笔朴素平实而富有真情。抗战胜利后,任《文汇报》驻渝和驻南京特派员,后调回上海编辑部,发表了一些戏剧杂论,结集为《旧戏新谈》。1949年任复刊后《文汇报》主笔。1950年调北京,担任军委总政越剧团编剧。1951年调中央电影局上海剧本创作所任编剧。1956年重回《文汇报》任编委。黄裳与巴金、施蛰存、黄永玉等文化名人均有交往,其散文在读者中享有很高声誉,著有《锦帆集》《过去的足迹》《珠还记》等,译有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猎人笔记》等。代表作《过去的足迹》。
【社会评价】
每于刊物中睹大作,病眼为明。
沉默寡言,文章锦绣。
语言的话,黄先生很干净,不拖泥带水。他把古代散文的长处都吸收进来,他古典诗词写得非常好,虽然很少写,这个在现在还是不多见的。我们现在总说国学,黄先生真正是有国学根底的,但他是往前看的,他觉得在现代还是应该写白话,但是要吸收文言。所以你看他的作品,他也研究明代小品,他是很有天分的,书读得多,文章也写得好,无论长的——他在八十年代写过几篇长篇散文,还是短的,都能融会贯通。
庾信文章老更成,他一大把年纪,依然笔健,气势如云,太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