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霞
文学在我心中首先是最好的知心朋友,一个供我发泄和倾诉情感的对象,更多的时候它会充当一张白色的宣纸,像一个泼墨者那样,我常常需要借助笔记本或者电脑把这些跃然或者潜伏于思维之渊,或者内心之空的“色彩”以及“线条” 描摹和勾勒出来,让这幅泼墨画实现画境与心灵波涛“颠簸”后的某种契合与平衡,二者达到和谐的时刻往往是文学与作者之间配合默契,关系微妙甚至是“物我合一”的“坐忘”之境。
这种境界如同心灵在大风大浪中颠簸前行,所有的郁积都如一只只单薄的小船在黑暗的夜晚中前行,文字的巧妙就在于它能在某个突然的时刻,充当某一束照亮黑暗的光,而文学则会让这束光变幻出多种色彩,在某种形而上的“浪漫氛围”中,绷紧的心灵如水流般缓缓疏解,或者实现某种宣泄的澎湃,最后于一处光明之境抵达某种彻底的安宁;抑或是于纵横阡陌中迷路的行者,突然明确某个方向时内心瞬间变得澄明,如佛祖在菩提树下静坐之后洞观人世的大彻大悟。
此种感觉,经历过的人都会体会到它的美好。
于我,写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心的需要。我的“饱满的”抑或是“堵塞的”内心需要并渴望这种宣泄和表达。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学更像是我的心灵之音的发声器。
最开始接触文学大概是小学的时候。这个阶段更多的是模仿。朱自清的《匆匆》,老舍的《养花》不知道被我在作文中引用过多少次。记得小学二年级时的一次升级考试,作文题目就是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我写了我们家的猫,记得当时特别高兴,因为我在作文里套用了老舍的《养花》中的 句子:“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只是我只取了这句中的前两句,只把“养花”改成了“养猫”而已。就这点小聪明已经把我乐坏了,一路上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我兴高采烈地一遍遍讲述着我作文的内容,阳光在微风中蹦跳的欢快节奏一阵阵加速着我们前进的车轮。
到了初中,文学就多了些“创造”。记得那时校长给我们讲如何将文章写得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他用他的摄影作品来为我们展开分析。那是一幅关于一个陕北老汉的摄影作品,老汉围着白色的头巾,嘴里叼着一个铜制的大烟锅,烟锅上还吊着一个黑色的绣花烟袋,他的脸在正午的阳光中轮廓分明,一双眼睛深陷而布满皱纹,像是某种烟雾笼罩的枯井。而他身后,远处是土山,几棵老槐树,大门,土围墙以及一只老母鸡。正如我重点突出人物一样,写作也如摄影,要找准重点,回想起来这堂课对我的一生都极具意义。
只是初中的时候,我们大都只写散文、日记。而那时我认为我写的东西很少能实现文学层面的意义。比如心情极糟的时候写的日记只有“烦死了!”几个字,更糟的情况下会没有文字,只是“单纯”的线条意义上的乱涂乱画,简直能达到把纸划破的程度。但是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借助文字来表达某种“心声”,大抵是由于性格的原因,我习惯于在文字层面掩饰自己的痛苦,那时我总是喜欢借助一些事物,通过一定的象征手法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别人自然会看得一阵云雾,只有自己最清楚,亦能达到某种发泄。
我常常喜欢把文学和“心学”联系到一起,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文学也是“心学”,它是一种心的学问。文学首先需要一颗感知敏锐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这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的基本素质。而这种素质往往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改变。但是后期的积累也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者除了有一颗敏感的内心远远不够,博览群书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土壤,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等这些纵横交错的时空网络之中的。而跻身于茫茫作品文海中,让作品能够遗世独立,往往还需要作者自身的实践或者经历,而正是作者经历其中,才会对人,对事、对社会、对历史、对生活甚至某种信仰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独立见解。这跟写作者跋涉和沉淀的过程亦非常重要。
所以一个优秀的作者必须学会阅读,善于读书,勤于思考。
大学,可能是大二上半学期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开始写诗歌、散文、小说,开始开通博客,关注征稿信息,开始投稿,直到较多的发表。这对于写作者来说当然是一个肯定,但于这种事关“名利”的追逐中我们需要保持那份最初的文学心,切不可只图一时的发表而过焦过躁,只是一味的写而忽视阅读和积累。坚持在大量的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我觉得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你在写文时的底气,就像我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陕北的山是我坚强的后盾,我想,阅读和积累必是文学最为坚强的后盾。
对于文学,我还很年轻,我还在路上,我能做的只有且读且写,且珍惜。